雜感三首 其三
極天烽火倦登樓,兵甲遙傳控上游。
絕徼趙佗新屬國,雄藩劉表舊封侯。
湘潭浴馬千營曉,彭蠡吹笳萬帳秋。
回首古來龍戰地,不堪江左□荊州。
極天烽火倦登樓,兵甲遙傳控上游。
絕徼趙佗新屬國,雄藩劉表舊封侯。
湘潭浴馬千營曉,彭蠡吹笳萬帳秋。
回首古來龍戰地,不堪江左□荊州。
漫天烽火讓人厭倦登樓遠望,聽聞遠方軍隊控制著上游要地。遙遠邊境趙佗般的勢力新歸附,曾如雄藩劉表般的人物舊有封侯。清晨湘潭千營戰馬洗浴,秋日彭蠡萬帳中胡笳吹響。回首自古以來的龍爭虎斗之地,江南與荊州的景象讓人不忍直視。
極天烽火:指漫天的戰火。
控上游:控制上游戰略要地。
絕徼:極遠的邊境。趙佗:秦朝將領,后在嶺南建立南越國。
雄藩:強大的藩鎮。劉表:東漢末年荊州牧,割據一方。
湘潭:地名。浴馬:給馬洗浴,指軍隊活動。
彭蠡:鄱陽湖的古稱。吹笳:胡笳吹奏,體現軍隊氛圍。
龍戰地:指兵家必爭之地。
江左:江東,長江下游以東地區。
此詩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烽火、兵甲等描述可推測,當時可能處于戰亂時期,社會動蕩不安,詩人目睹戰爭的殘酷,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戰爭與歷史變遷,其特點是將現實與歷史相結合,展現出宏大的視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有限,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詩人心境。
捉將百脈倒歸源,自會天然汞見鉛。大地山河皆至寶,誰知身里覓先天。
伊闕山高伊水清,洛陽形勝舊曾名。累朝遺跡今俱盡,斷塹荒郊只廢城。
我學如畎澮,纖流未距川。何如作難邑,袞袞膏火煎。學力未純固,誠不能不遷。所喪逮尋丈,所補無塵涓。是則百煉金,無復畏巨燃。不聞曾氏子,兢兢而虔虔。一貫融終始,虛明萬慮捐。此道甚簡易,勞苦無禹胼。體妙用亦妙,揚州十萬纏。不熟愧稊稗,未免世累攣。使者臨舊治,盛禮修同年。所道惟政事,握手意留連。車行眼偏矚,粟畦暨麥阡。父老亟來迎,喜色津津然。我非當世才,亦復見謂賢。臨違語益稠,不覺膝自前。更愿所以諳,教我理婚田。
閑與蘆花立水邊,歸心客思兩茫然。夕陽收盡天風急,一樹寒鴉落野田。
南市老街,百年古廟。申江舊夢音塵渺。小橋九曲跨清波,當時曾照人年少。別后光陰,眼前懷抱。相思化作三春草。余生更得幾回來,城隍腳下焚香禱。
南薰庭院雨疏疏,漫與張翰倒一壺。名姓巳登天府錄,行程又逐漢關符。陰陰楊柳啼黃鳥,款款蜻蜓點綠蕪。好問嫦娥月中桂,高枝還肯與君無。
一帶江鄉即畫圖,水芹春嫩好攜壺。逗人不獨金銀鯽,愛出高荷看雨湖。
秋雨垂垂風颯颯,離思禪心乍離合。湘江東畔雁初來,漁唱穿云笛韻哀。更有蘆花飛似雪,遠山重疊錦屏開。癡兒喚作真如界,苦向宗門立知解。折腳匡床冷似冰,呈似老僧心不快。
憶向江湖誦子虛,錦囊初見出驪珠。窮途剩喜逢佳士,小伎終慚謁大巫。四壁愁吟蛩對語,一燈清影鶴同孤。采詩問字俱吾事,還許乘閒載酒無。
湛湛清心玉不如,姓名蚤已薦賢書。可憐九待公車詔,依舊青衫未破除。
商山非遠遐,胡為可避世。人間已帝秦,紫芝尚周味。看瓜有奇禍,紛紛誰能避。此翁良優游,乃為秦所置。獨恨六籍尊,友愛陋儒累。儻使誠德人,羅者誰敢睨。蕭散東陵侯,隱約濟南士。清風百世存,庶激懦夫志。
碧桃花擁長春洞,秀出元英獨自芳。一點香心瞞客笑,探幽何意與劉郎。
風浪曾驚滟滪堆,憐君新手護高桅。相逢話舊渾如夢,已過年光二十回。
翠巘聳層云,珍祠古跡存。獲登千佛嶺,仰荷九天恩。塔影凌虛閣,鐘聲度遠村。僧言前太守,罕有到松門。
間氣鐘名世,山公夙壯猶。天潢稱笏冕,帝里屬箕裘。卓爾千金駿,超然五色騶。篤生端有自,溯教豈無繇。肅壸雞為儆,趨庭鯉作求。和熊寧獨柳,畫荻不專歐。真與斷機偶,那同剉薦侔。裁成筆繡虎,培就劍輸牛。偃室曾將養,潘輿亦勉游。平反歡始舉,勞逸訓常周。卻鲊堪詒美,懸魚可紹休。奉常開禮樂,廷尉著勛猷。薦沭龍章寵,咸推燕翼庥。嫠姑恩每渥,姻黨惠時流。學道真如現,達觀般若收。鶴齡逾八帙,蟠果已三偷。臺背猶兒齒,晬顏尚黑頭。壽星□玄月,嫠宿耀清秋。江漢謳聲沸,乾坤淑氣留。子依紅日近,心與白云游。法醞傳千里,天漿致十洲。有懷披綵服,無計謝珠旒。爰集嵩中祝,因添海上籌。同朝歌魯駉,昌熾在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