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枯崖上人催梅韻
黃葉蕭蕭雨滴階,
夢魂飛到瀑邊梅。
遙知楖栗山中老,
一日花間一百回。
黃葉蕭蕭雨滴階,
夢魂飛到瀑邊梅。
遙知楖栗山中老,
一日花間一百回。
枯黃的樹葉在風雨中紛紛飄落,雨滴打在臺階上。我的夢魂仿佛飛到了瀑布邊的梅花旁。我遠遠地料想那手持楖栗杖的山中老僧,一天要在花叢中來回走上一百回。
蕭蕭:形容樹葉飄落的聲音。
楖栗:僧人的手杖。
山中老:指枯崖上人,即詩題中的僧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在一個風雨交加的日子,詩人觸景生情,由眼前的蕭瑟之景聯想到山中的梅花和僧人,從而寫下此詩。當時詩人或許處于一種閑適又略帶向往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梅花的喜愛和對山中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虛實結合,畫面感強。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獨特的想象。
乍暖還寒懶種瓜,卻沾涕唾釣青蛙。新來避盞酣陳醋,老去著書艷苦茶。非為國,不當家,乒乓球賽也常夸。填成一首西江月,獻與春城二月花。
一體乾坤妙,諸君且未知。已將無限意,分付友山詩。
父德稱乾豈易酬,半生飛夢落侯頭。一身未遂歸寧志,聞訃可禁雙淚流。
調笑。調笑。樹上子規頻叫。聲聲只勸儂歸。歸去須憑酒杯。杯酒。杯酒。時事不堪回首。
野缽歸松下,將親聞道師。風沙不堪寄,霜笴自相宜。
車馬喧填戶不開,身雖欲槁恨難灰。空齋最苦鐘聲近,夜夜還家半路回。
一醉瓊樓玳瑁筵,塵寰已度幾光年。猶追折桂青云意,更起牽鯨碧海煙。竹管何曾題柳曲,梅章未肯換榆錢。今宵只盡杯中物,多事休談雪后天。
淺黛映纖眉。楊柳陰中玉笛吹。賺取多情雙燕子,斜飛。銜得香泥未肯歸。妍暖踏青期。促繡閨中圣得知。年少誰家金勒馬,來遲。紫陌塵香月上時。
見說辭京國,端居又一年。詩瓢寒掛月,丹灶煖生煙。謝俗怡清淡,探玄論白堅。何時造林下,煮茗試山泉。
迢遙悵望嶺南云,三度蒲觴兩地分。山色媚人行里見,蟬聲噪午客邊聞。為因馬足風塵苦,轉憶家園荔子芬。料得芳菲能待我,歸來樽酒話南薰。
春雨纏綿漲白波,使車遙駐武蘭河。隔溪水繞環衣帶,遠岫云舒幻綺羅。地利經營勞者辟,天工調燮苦人多。會當歲晚馀閒日,斗酒家家鼓腹歌!
嫩玉溫柔凈弗瑕,涼云綴葉借春華。水風池閣簾櫳靜,小試微薰著一花。
巴嶠亭前立,涪江檻外斜。雪堂開洞府,云木上煙霞。葉響非關雨,林香不是花。玉京如可到,從此問丹砂。
簪紱久已棄,行裝今甚疲。買山如略辦,畢娶更奚為。小筑開三徑,躬耕趁一犁。賴公霖雨手,忍賦語離詩。
兩重恩情系各方,馬蹄南北往來忙。萱花閬苑春偏好,喬木昆山秋欲涼。砧杵五更歸思急,關河千里客途長。到家正值鱸肥日,紅稻新收白酒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