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諸友七寶泉燕集
磴轉青巖斷,泉歸綠竇深。擷芳遵澗曲,列席就蘿陰。
野迥寒云徹,山昏夕照沈。酒酣情未極,延賞洽幽心。
與子乖違后,年華幾度更。寧知在茲夕,忽復敘幽情。
山月含秋影,風泉急遠聲。相看吟坐久,中抱有馀清。
磴轉青巖斷,泉歸綠竇深。擷芳遵澗曲,列席就蘿陰。
野迥寒云徹,山昏夕照沈。酒酣情未極,延賞洽幽心。
與子乖違后,年華幾度更。寧知在茲夕,忽復敘幽情。
山月含秋影,風泉急遠聲。相看吟坐久,中抱有馀清。
山路轉折,青色的山巖仿佛斷開;泉水流入綠色的洞穴深處。采摘花草沿著山澗彎曲處前行,大家在藤蘿的樹蔭下列席而坐。野外空曠,寒冷的云朵通透;山巒昏暗,夕陽漸漸沉落。酒喝得暢快但興致還未消盡,盡情欣賞美景正合我清幽的心意。和你分別之后,歲月已經過了好幾個輪回。哪里知道在這個夜晚,忽然又能一起訴說幽情。山間的月亮映出秋天的影子,風聲和泉聲急促地從遠處傳來。彼此相看,吟詩久坐,心中懷有不盡的清幽之感。
磴:山路的石階。
綠竇:綠色的洞穴。
擷芳:采摘花草。
遵:沿著。
蘿陰:藤蘿的樹蔭。
迥:遠。
徹:通透。
乖違:分離。
寧知:哪里知道。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是詩人與友人在七寶泉相聚宴飲時所作。當時詩人可能久別友人后重逢,在清幽的山林環境中,引發了對時光和友情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與友人的聚會,表達相聚的喜悅和對友情的珍視。其特點是景色描寫細膩,意境清幽,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代文人聚會時的風雅情趣。
溪南舊隱,記竹間、三徑茅茨不剪。碧水一灣,清繞屋、恰傍書窗吟檻。小垡栽花,閑庭種樹,插架書千卷。蝸廬抱膝,未教俗客門款。
只今蕙帳塵生,苔階草歇,猿鶴空山怨。瘴海一官,家萬里、憶煞丹楓江岸。子美亭高,閭邱宅古,幾許閑游衍。他年卜筑,草堂應傍云巘。
故苑煙花百草香,五湖人去事茫茫。浮云幾度春陰合,猶見西山白鷺行。
花落春江一夜風,滿江煙碧撼垂虹。輕舟浮載如天上,況是殘云細雨中。
共起扶文運,儒家可不祧?
棹回滄海浪,茶約草堂瓢。
同社來雖少,分題興已饒。
竹深荷凈處,秋入雨瀟瀟。
竹風吹酒未全醒,
夢入香爐五老云。
好句得君青玉案,
起來盥手炷清熏。
檀口噴香,呵粉壁、到得幾時能熱。花底鶼鶼,并影和鳴,忍把網羅張設。杜鵑未勸春歸去,先嘔盡、一腔心血。臨岐語、怕伊忘卻,帶頭曾結。
誰個恩情肯撇。便拚死相思,也應心悅。淚眼迷離,縱卜金錢,難辨六爻單拆。銀河催趲鵲橋成,渾不管、天邊孤月。花謝也、還要問他根節。
春風如刀,
春雨如膏。
衲僧門下,
何用忉忉。
暝色薄前楹,清尊晚復傾。
長貧非罪歲,吾道且尊生。
樹有知還鳥,欄馀未落英。
秋光渾不盡,蟋蟀兩三聲。
孤月寒流影,花間露正繁。
美人在天際,清夢隔云軒。
書就逢人后,鐙深舊話存。
愁心向今夕,寂寞欲銷魂。
木盤三尺誰所斲,其制不雕復不琢。老髯好事作盤銘,銘字中央周四角。
刳木為舟長尺咫,黑白二文皆兩已。土簋土型分始見,混沌胚胎拙無比。
老髯摩挲向予語,南溟之南番所處。火燒嶼與紅頭嶼,有如東西列兩序。
火燒嶼有漢人至,舶來或載漳泉器。紅嶼諸夷但閉關,漢人不入昆明地。
葡萄酒,淡芭菰。大瀛人,以為娛,口腹同嗜彼獨無。
干戈揖讓何多事,結繩制字胡為乎。寄譯象鞮皆不用,指天捫腹聲嗚嗚。
我聞有虞制器始用漆,日本漆師稱第一。舟楫之用濟不通,火輪奇妙逾神工。
汝定哥窯紛制作,洋瓷縷采黃金錯。金車玉輅本椎輪,茹毛得飽思猩唇。
玉杯象箸莫太息,卻怪先為火化人。髯乎莫笑紅嶼器樸拙,太樸不完生詭譎。
弧矢收威震炮車,九州四海皆流血。何如民物尚得古人意,規矩高曾良不啻。
反本復始當有時,愿君寶此勿輕棄。
黃帝升天去不還,空留片石在人間。
千尋杳杳撐紅日,倚云喬木羽林閒。
時人不信飛升路,轍跡龍髯竟可攀。
欲上昆侖一振衣,
偉詞獨鑄掃因依。
江山如畫增狂想,
自有詩情壯欲飛。
腰金不足為公重,懷寶無瑕乃席珍。
琵琶亭外好風催,十幅蒲帆快溯洄。
春水倒流三峽去,夕陽斜渡九江來。
小孤翠黛波心出,彭澤煙光鏡里開。
眼底不知今古異,灌嬰陶侃自多才。
天際青山隱隱橫,
一溪流水碧無聲。
曉風殘月平沙路,
黃葉堆中信馬行。
田郎詩格如雪車,昨來新句傳移家。
夢向漪亭坐秋水,蒼筤萬個眠?麚。
冬官事少蹋壁臥,日未卓午先放衙。
殘書滿前自穿穴,紛如雁字風中斜。
未要沈范相賞識,風亭月觀吟梅花。
廬如瓜牛足搖膝,畢逋愛伴城頭鴉。
鷙鳥累百詎比數,蹀?聊度終參撾。
牽蘿補屋絕代子,慎莫無匹悲?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