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雜詩 其十一
覆路榕陰接海堤,
望洋東轉望洋西。
馬蛟石上看潮立,
十萬軍聲戰(zhàn)水犀。
覆路榕陰接海堤,
望洋東轉望洋西。
馬蛟石上看潮立,
十萬軍聲戰(zhàn)水犀。
榕樹的樹蔭覆蓋著道路,一直連接到海邊的堤壩,我時而望向洋面東邊,時而望向洋面西邊。我站在馬蛟石上觀看潮水,那潮水聲如同十萬軍隊駕馭著水犀在戰(zhàn)斗。
覆路:覆蓋道路。
望洋:望向海洋。
馬蛟石:地名,具體位置待考,應是靠近海邊能觀潮之處。
水犀:古代傳說中一種生活在水中的犀牛,這里借指水軍或洶涌的潮水。
作者可能在游歷澳門時,被當?shù)睾_叺木吧?,尤其是馬蛟石處壯觀的潮水景象,從而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此詩。當時澳門可能處于中外交流頻繁的時期,海邊的景象或許也見證著這種交流與變遷。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澳門海邊的壯麗景色,突出了潮水的洶涌氣勢。其特點是意境雄渾,比喻生動。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為研究當時澳門的自然風貌和文人創(chuàng)作提供了素材。
星文遙夜聚江鄉(xiāng),籬菊催春入壽觴。南岳寄書傳白鶴,中朝新彩賜神羊。玳筵分送黃封酒,紫殿遙傳白簡霜。莫倚太行頻極目,蘭臺恩澤與天長。
陰靄除已盡,山深夜還冷。獨臥一齋空,不眠思耿耿。閑來生道心,妄遣慕真境。稽首仰高靈,塵緣誓當屏。清晨叩高殿,緩步繞虛廊。齋心啟真秘,焚香散十方。出門戀仙境,仰首云峰蒼。躊躇野水際,頓將塵慮忘。
自從生長到如今,煙火何曾著一分。湘水湘波接巫峽,肯從峰上作行云。
蕭悅清竿已杳蹤,文同沈碧也難逢。銜杯傾墨一揮掃,寫出幽篁雨后濃。
老大登臨興未闌,吳門風物去重看。青春作伴三千里,白發(fā)行吟十八灘。鄉(xiāng)月到江成獨照,家山背嶺失孤巒。前途夷險君應熟,莫更臨岐說路難。
閒從山長到山中,獨上高臺眼欲空。泉未出巖聲在石,云初落沼影隨風。退藏自得衰年計,游息何妨靜坐功。莫道堂前無長物,數(shù)峰青點海天東。
一春無雨作泥香,碧瓦朝來泛霽光。留得紫薇花上露,幾招渴燕下雕梁。
青松路徑白云關,有客來尋半日閒。十載灞橋驢子上,爭如騎馬看廬山。
伯鸞兮已遠。名山兮不返。逮紺草之可結。及朱華之未晚。緤余馬于椒阿。漾余舟于沙衍。臨星朏兮樹暗??慈諣q兮霞淺。淺霞兮駁云。一合兮一分。映壑兮為飾。綴澗兮成文。碧色兮婉轉。丹秀兮芬蒀。深林寂以窈窈。上猿狖之所群。群猿兮聒山。大林兮蔽天。楓岫兮筠嶺。蘭畹兮芝田。紫蒲兮光水。紅荷兮艷泉。香枝兮嫩葉。翡累兮翠疊。非郢路之遼遠。實寸憂之相接。欷美人于心底。愿山與川之可涉。若溘死于汀潭。哀時命而自愜。
豆子山前火墨溪,迢迢一嶺與天齊。肉身安得鉆天手,肝膽崔嵬自作梯。
郭外行應好,香清荷芰風。到來茅屋下,談笑竹林中。徑草先秋綠,江云過日紅。眼前不平論,難禁白頭翁。
寓目真無際,洪流遠拍天。樓船多尺籍,沙嶼未桑田。對月還驚燧,迎潮或控弦??赡茱L萬里,盡掃海門煙。
晨興縱遙睇,云起南山臺。悠然生遠心,春風啟予懷。井地久荒蕪,老屋風易摧。王孫春草生,主人猶未來。情萌事自至,神往形亦隨。故人遠念我,寄聲相取裁。舉手謝德意,行駕未可回。
清霜紅日滿高林,煙火蕭疏灌莽深。欲和楚吟無《白雪》,能生壯色少黃金。嘗饑俊鶻呼風過,不雨寒云起夕陰。何事悲歡卻成疾,如灰已冷少年心。
玉山主人清且妍,標格噭噭人中仙。對花時復得詩句,愛客每能揮酒錢。寒鐙巢雪歌暖響,春水桃源放畫船。我將載酒即相覓,與爾醉倒薰風前。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