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鯉化圖
曝腮見角靈光發,
簸浪揚云變化生。
江側五花難系戀,
望霖天下正多情。
曝腮見角靈光發,
簸浪揚云變化生。
江側五花難系戀,
望霖天下正多情。
鯉魚曝腮露出角,靈光煥發,在波浪中翻騰、揚起云霧,變化由此而生。江邊的五彩絲線難以讓它留戀,它正滿懷深情地希望為天下帶來甘霖。
曝腮:傳說魚在龍門下不能越過,就會曝腮。這里指鯉魚處于困境。
靈光:神奇的光芒。
簸浪揚云:在波浪中翻騰,揚起云霧,形容鯉魚變化時的壯觀景象。
五花:五彩絲線,這里象征著世俗的羈絆。
望霖天下:希望為天下帶來甘霖,比喻有濟世的情懷。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可能創作于詩人看到鯉化圖后,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些問題,詩人借此圖和詩表達自己渴望像鯉魚一樣突破困境、為天下做貢獻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借鯉化圖表達濟世情懷。其特點是意象鮮明,以鯉魚象征理想人物。在文學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積極的人生態度和社會責任感。
不要鬧,不要鬧,
聽取龜兒口號。
六只眼兒睡一覺,
抵別人三覺。
塵網休重織是非,冥心何不合玄微。
莊周夢里多迷旨,惠子漁中少見機。
拶路古松和凍折,盤空枯葉帶霜飛。
一言可達知音者,還得從吾此路歸。
滿(《吟窗雜錄》作“清”)朝唯我相,秉柄無親讎。
三年司大董,最切是編修。
史才不易得,勤勤處處求。
愚從年始立,東[觀](望)思優游。
昔時人未許,今來虛白頭。
春臺與秋閣,往往興歸愁。
信運北闕下,不系如虛舟。
綿??非所好,一日疑三秋。
何當適所愿,便如適瀛洲。
(見中華書局校點本《舊五代史》卷一三一《賈緯傳》。《吟窗雜錄》卷二十八錄首四句。)
建化開遮假立名,無名之說亦難停。
其中薦得非關識,朗月當空不自明。
北京秀長稱為澤,南派傳宗祖諱能。
黃卷暫詮呼作性,教外須參有別行。
(以上八首均見《古尊宿語錄》卷三七《鼓山先興圣國師和尚法堂玄要廣集》。)
白鳥行從山嘴沒,
青鷗群向水湄分。
松齋獨坐誰為侶?
數片斜飛檻外云。
帝城多美酒,不醉別離人。
北海謀歸晚,東門送客頻。
燕啼迎館樹,草色逐征輪。
到日逢鄉友,如何話此身?
(同前第四三八三頁。)
決在臨鋒處,天然師子機。
嚬呻出三界,非祖莫能知。
(同前。)
國城南,祖師庵。
庵舊址,依云嵐。
獸馴淑,人相參。
忽有心,終不堪。
事多興廢莫持論,唯有禪宗理可尊。
似訥始平分別路,如愚方塞是非門。
刳腸祇為生靈智,剖舌多因強語言。
爭似息機高臥客,年來年去道長存。
古曲發聲雄,今古唱還同(《五燈會元》作“今時韻亦同”)。
若論第一拍(《五燈會元》作“指”),祖佛盡迷蹤。
(見《祖堂集》卷十、卷十一、《五燈會元》卷七。)
未見甘心氏,先嘗苦口師。
(見《說郛》卷六一《清異錄》。)
(〖1〗《清異錄》:“光業最耽茗事。一日,中表請嘗新柑,簪紱叢集。才至未顧尊罍,而呼茶甚急。徑進一巨觥,題詩曰〖詩略〗。”)
投足煙巒養病軀,馳求終是用工夫。
千般有作皆從智,萬種無依自合愚。
意地已拋塵事業,心田唯種稻根株。
非時免見干人世,野食山袍自有謨。
枯木巖前差路多,行人到此盡蹉??。
鷺鷥立雪非同色,明月蘆華不似他。
了了了時無所了,玄玄玄處亦須呵。
殷勤為唱玄中曲,空里蟾光撮得么?
翰苑重求李謫仙,詞鋒穎利勝龍泉。
朝趨建禮霞烘日,夜直承明月映天。
圣主重知緣國士。相公多喜為同年。
青春才子金門貴。蜀錦袍新奪日鮮。
有山有水更何憂,知足能令萬事休。
大道不從心外得,浮榮須向世間求。
沖開煙縷飛黃鳥,點破潭心漾白鷗。
好景盡歸余掌握,豈勞艱險訪瀛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