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王閣端午帖子 其一
對日惠心時共仰,
沐蘭嘉節慶長絲。
仰承中緒隆天愛,
永奉祥祺襲太熙。
對日惠心時共仰,
沐蘭嘉節慶長絲。
仰承中緒隆天愛,
永奉祥祺襲太熙。
面對太陽,仁愛的心意被眾人時常敬仰;沐蘭湯的佳節里,慶賀著長命縷的吉祥。敬承皇室福運,隆盛天賜的關愛;永遠奉守吉祥,延續太平安樂的時光。
對日:面對太陽,或喻與日同輝的盛德;惠心:仁愛的心。
沐蘭:端午習俗,用蘭草煮水沐浴,驅邪避穢;長絲:即長命縷,端午佩戴的五彩絲線,寓意長壽。
中緒:指皇室的福運;隆天愛:隆盛的天賜關愛。
祥祺:吉祥;襲太熙:延續太平安樂。
此詩為宋代端午帖子詩,是為郡王閣(郡王居所)而作的應景詩。端午帖子多為宮廷節慶時臣子撰寫,內容以祝福、頌德為主,反映了宋代宮廷在端午節通過詩文傳遞祥瑞的文化習俗。
全詩緊扣端午主題,借“沐蘭”“長絲”等習俗意象,頌皇室福澤、祈太平安樂,語言工整典雅,是典型的宮廷應制詩,體現了端午時節對吉祥福瑞的追求。
山高不可登,河深豈可厲。平原九萬里,翱翔足游曳。白龍在深淵,海水揚其波。誤落湘江蹊,泥沙奈爾何。白玉一杯酒,青云在軒牗。笑拉洪涯肩,軒榮復何有。山中白云歌,天上彩云緩。時乘明玕車,笑接淵明盞。我生欲何為,軒裳空依依。時增陵谷思,羲皇胡不歸。青陽動芳草,白日嗟淪老。卓犖觀前進,曠然清懷抱。
樊城多估客,貲富者稱強。明珠買歌笑,識是廣州商。聞君五湖去,三載無信息。但能念舊誼,何慮不相憶。夙昔逢歡時,想見何草草。女蘿附槿花,如何得終老。結伴三江口,游戲五湖中。不惜今憔悴,當念舊時容。
光陰不肯略從容,九十日春還又空。多少落花無著莫,半隨流水半隨風。
五日筵開亭午時。泛金卮。詠新詩。草自忘憂、虛牽續命絲。猶有三閭湘水闊,流不盡,古今悲。
搖落窮秋后,山寒木葉深。短筇乘野興,緩步得幽尋。只是他時事,真成隔世心。再來陳跡掃,孤磬起清音。
市聲隱隱散紛哤,新月如歌上小窗。孤雁靜聽聲易斷,一燈相對影成雙。紅移芍藥供書案,香壓葡萄入酒缸。莫笑頹唐征士老,尚余熱血滿胸腔。
席帽峰高眼界開,嶙峋怪石郁崔嵬。營房泥壘蜂窠似,炮置南臺更北臺。
慚非蘇子佩,聊置簡書間。尺牘予慵理,何勞汝汗顏。
枝枝嫩綠。向竹籬小圃,鴨嘴親斸。付與廚娘,亂切瓊瑤,珍重素心盈掬。安排翠釜休輕戛,要煉取、玉脂酣足。看雪瓷、奉出蘭芽,壓倒蟹胥魚鱐。知否瓊筵綺席,有人擁五鼎,珍饜梁肉。脫落殘牙,拌謝肥甘,不許蔬園羊蹴。天教領略冰霜味,莫負了、登盤寒玉。更甕中、碎漬晶鹽,好伴籜龍春熟。
伯貞遁世士,深棲向西樵。潛虬豈不媚,永謝弓旌招。清溪撫疏松,心遠趣自超。柴桑臨流潔,句曲聽風遙。邈哉二陶后,勤銘寄山椒。
種分虎齒與獅毛,瘦影亭亭品自高。傲骨崚峋難入世,恰宜清供對吾曹。
黃埃迷馬市,白帝問魚梁。松竹秋聲早,江湖客夢長。易衣欺賊眼,辟谷信仙方。尚有叩閽志,其如病在床。
嘉會樓前誰主賓,老樹挾風鳴向人。坐槎仙客不可見,江水滔滔勞問津。江沙白白楓葉紅,鱖魚撥剌波搖空。相逢漁父不相識,醉舞藤蓑明月中。
晶晶雪前黃,矯矯霜下杰。秋香寧可衰,相與全晚節。
昔年曾刻《南塘集》,今朝喜得戚家刀。刀輕如紙光如水,兩行款識秋芒豪。上鐫萬歷十年字,是時公居薊鎮地。登州戚氏岳家軍,鑄刀初成姓為記。憶昔浙閩與三邊,公所到處皆凌煙。虜酒朔風不成醉,精神炯炯三百年。幾經流傳濟南驛,徐侯得之若拱壁。銀函未改明時裝,鸊鵜血染苔花碧。我今持節過萊陽,下馬直上徐侯堂。徐侯寶刀舉相贈,知余團練兼御防。千金掛樹生不疑,楚弓楚得千古奇。即今防邊無二義,關東諸將何離披。北洋舟師更無論,一擲二千六百萬。遂令窮島逞天驕,海夾蝦夷任滋蔓。朝廷命我治鄉兵,徐侯與我同歲生。俯仰東南天半壁,酒酣斫地淚縱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