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雜事詩 其九十五
覆鵜產殿映燈紅,
湯餅筵開笑語中。
五月吾妻橋上望,
畫旗爭飏鯉魚風。
覆鵜產殿映燈紅,
湯餅筵開笑語中。
五月吾妻橋上望,
畫旗爭飏鯉魚風。
覆鵜產殿被紅燈映照得通紅,湯餅宴上充滿了歡聲笑語。五月在吾妻橋上眺望,畫旗在鯉魚風中爭相飄揚。
覆鵜產殿:日本建筑名,具體所指待考,此處代指日本傳統建筑。
湯餅筵:即湯餅宴,原指中國舊俗中嬰兒出生三日或滿月時的宴席,此處指日本類似的慶祝場合。
吾妻橋:日本東京著名橋梁,江戶時代起即為交通與商業樞紐,是觀察民俗的重要地點。
鯉魚風:五月的季風。日本男孩節(端午節)有懸掛鯉魚旗的習俗,旗幟隨風吹動如鯉魚游動,故稱此風為鯉魚風。
黃遵憲于1877-1882年任清廷駐日參贊期間,遍歷日本考察風俗,《日本雜事詩》以詩歌形式記錄日本社會文化。此詩寫于明治時期,正值日本傳統民俗與近代化交融階段,詩中‘鯉魚風’‘畫旗’等細節,反映日本男孩節懸掛鯉魚旗的習俗,是作者對日本民間節慶的直觀記錄。
此詩聚焦日本五月民俗場景,通過殿內宴飲與橋上觀旗兩個片段,簡潔勾勒節日氛圍,體現《日本雜事詩》‘以詩存史’的特點,是研究明治時期日本社會風俗的重要文學資料。
長隨書與棋,貧亦久藏之。
碧玉琢為軫,黃金拍作徽。
典多因待客,彈少為求知。
近日僮奴惡,須防煮鶴時。
休嘆浮生榮與辱,且聽終日水潺潺。
遙穿暝靄孤鴻去,橫截野煙雙鷺還。
佳樹排青巖下圃,好峰環翠縣前山。
報言名利差輕者,少輟光陰到此間。
嘉祐壬寅歲,新巢始孱功。仍分道德里,更近帝王宮。
檻仰端門峻,軒迎兩觀雄。窗虛響瀍澗,臺逈璨伊嵩。
好景尤難得,昌辰豈易逢。無才濟天下,有分樂年豐。
水竹復心里,鸎花淵藪中。老萊歡不已,靖節興何窮。
嘯傲陪真侶,經營賀府公。丹誠徒自寫,匪報是恩隆。
此去替期猶半歲,商山窮僻少醫名。
感傷多后風防滯,暑濕偏時疾易生。
圣智不能無蹇剝,賢才方善處哀榮。
斯言至淺理非淺,少補英豪一二明。
舍我靈龜,觀我朵頤。
背義從利,人無遠思。
賁于丘園,束帛戔戔。
既能圖大,小在其間。
洛人好種花,唯我好種竹。
所好雖不同,其心亦自足。
花止十日紅,竹能經歲綠。
俱霑雨露恩,獨無霜雪辱。
天下系休戚,世間誰擬倫。
三朝為宰相,四海作閑人。
照破萬古事,收歸一點真。
不知緣底事,見我卻慇懃。
人言別有洞中仙,洞里神仙恐妄傳。
若俟靈丹須九轉,必求朱頂更千年。
長年國里花千樹,安樂窩中樂滿懸。
有樂有花仍有酒,卻疑身是洞中仙。
生來未始事田疇,無歲無時長有秋。
隨分杯盤俱是樂,等閑池館便成游。
風花雪月千金子,水竹云山萬戶侯。
欲俟河清人壽幾,兩眉能著幾多愁。
人不善飲酒,唯喜飲之多。
人或善飲酒,唯喜飲之和。
飲多成酩酊,酩酊身遂疴。
飲和成醺酣,醺酣顏遂酡。
瓊苑群花一夜新,瑤臺十二玉為塵。
城中竹葉涌增價,坐上楊花盛學春。
時會梁園皆墨客,誰思姑射有神人。
余糧豈止千倉望,盈尺仍宜莫厭頻。
人生固有命,物生固有定。
豈謂人最靈,不如物正性。
或聞陰有鬼,善能致人死。
致死設有由,死外何所求。
又況人之命,系天不系佗。
陰鬼設有靈,獨且柰天何。
生不爭名與爭利,夫君何故鮮歡意。
以道自重固有之,非理相干是無謂。
白日升天恐虛傳,金貂換酒可曾醉。
誰云憂撓大于山,亦是人間常式事。
有客無知,為性太質。不忮不求,無固無必。
足躡天根,手探月窟。所得之懷,盡賦于筆。
意遠情融,氣和神逸。酒放微醺,綃鋪半匹。
如風之卒,如云之勃。如電之歘,如雨之密。
或往或還,或沒或出。滌蕩氛埃,廓開天日。
鸞鳳翺翔,龍蛇盤屈。春葩暄妍,秋山崒屼。
三千簪裾,俯循儒術。百萬貔貅,仰聽軍律。
松桂成林,芝蘭滿室。蜀錦初番,朝霞乍拂。
白璧一雙,黃金百鎰。羲之來求,牧之來乞。
物外神交,人間事畢。觀者析酲,收之愈疾。
五十年來讀舊書,世間應笑我迂疏。
因思偊女忘今古,遂悟輪人致疾徐。
道業未醇誠可病,生涯雖薄敢言虛。
時和受賜已多矣,安有胸中不晏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