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圖二十一首 其十五 登場
禾黍已登場,
稍覺農(nóng)事優(yōu)。
黃云滿高架,
白水空西疇。
用此可卒歲,
愿言免防秋。
太平本無象,
村舍炊煙浮。
禾黍已登場,
稍覺農(nóng)事優(yōu)。
黃云滿高架,
白水空西疇。
用此可卒歲,
愿言免防秋。
太平本無象,
村舍炊煙浮。
谷物已經(jīng)收割完畢運到場上,農(nóng)事終于稍微輕松了些。金黃的谷物像云一樣堆滿高架,西邊的田地只剩下清水一片。有這些糧食可以勉強度過一年,只希望能免去秋日的防御負擔。太平本來沒有具體的景象,看那村舍上飄起的炊煙就是最好的證明。
禾黍:泛指谷物,禾指稻麥,黍指黃米。
登場:指農(nóng)作物收割后運到打谷場。
黃云:比喻成熟的谷物堆積如黃色云團。
高架:指存放谷物的架子或谷倉。
西疇(chóu):西邊的田地。
卒歲:度過一年。
防秋: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常于秋高馬肥時南侵,故秋收時需加強防御,此處代指百姓因戰(zhàn)亂或賦稅產(chǎn)生的負擔。
無象:沒有具體的外在跡象,指太平是一種自然的生活狀態(tài)。
《耕圖二十一首》為南宋樓璹任于潛令時所作,系統(tǒng)描繪農(nóng)耕全過程。此首‘登場’寫秋收后谷物入倉場景,反映南宋初期農(nóng)業(yè)恢復背景下,詩人對民生安定的觀察與贊美,暗含對輕徭薄賦、太平無爭的社會期待。
詩中以‘登場’為核心,通過豐收景象與‘免防秋’‘炊煙浮’的細節(jié),既展現(xiàn)農(nóng)事完成的輕松,又以小見大傳遞對太平的理解——非宏大敘事,而是百姓能安穩(wěn)度日的日常。語言簡潔,畫面鮮活,是農(nóng)耕詩中典型的生活美學書寫。
百年忠憤,無淚灑江濆。曹劉事,埋露草,鎖煙榛。哭英魂。此恨誰知者,時把劍,頻看鏡,徒自苦,拳破裂,眼眵昏。從古時哉去速,鄹人子、反袂傷麟。望家山何在,袞袞已鞶纓。欲刬還生。猛堪驚。膏肓危病,寧有藥,針匕具,獻無門。荊州啟,條舊畫,漢將軍。已不存。便合囊封去,倉庾地,尚間關(guān)。此不用,心漫有,恐無干。人世歡哀數(shù)耳,天或者、又假人言。又一番春盡,高柳暗如云。夢斷重閽。
昔年校士苕湖上,羨子多才冠譽髦。大學春深時雨洽,歸航冬晚朔風高。鳳飛擬見翀千仞,鶴唳何曾限九皋。顯隱由來非兩事,好培嘉谷刈蓬蒿。
白云飛度太行山,游子思親萬里還。到手功名誰不羨,綠袍爭似彩衣斑。
月淡風微料峭寒。三更蝶夢影團圞。偷垂不是離人淚,記得當時媚眼看。
堤長交柳蔭,橋狹束荷香。掩戶回逋客,憑欄狎漫郎。
鄭公龍變不容親,猶有先生不絕塵。定力不為生死動,始知天地有閑人。
仙衣自種一池荷,采采青黃當綺羅。怪底邇來秋氣早,水禽飛去曉霜多。
紅衣翠蓋玉闌邊,一曲新涼聞采蓮。芳潤似擎金掌露,清芬疑惹御爐煙。主人元是瀛洲客,勝賞真成陸地仙。別后難忘定何處,一樓風雨五更前。
壇可臨,奠可歆。對氓祉,鑒皇心。
山似龜形古戍西,路人到此欲稽疑。刳腸鉆灼猶難信,頑石何緣解有知。
崇岫控越徼,巍鎮(zhèn)峙郊甸。崒嵂億劫馀,迢遞百里見。疏嶺何岑峭,陽林郁蓊茜。峻擬玄天平,俯闞海日炫。化城依層顛,拂策陟遙峴。逢槎舊術(shù)迷,遭石新磴轉(zhuǎn)。始至嵐陰豁,暫息崖光顯。露翳若木莖,風墮曇花片。鳥啼谷互答,竹亞露猶泫。沖襟挹恬寂,素想?yún)f(xié)游衍。靜惟迦葉智,默溯龍樹辨。十喻總歸空,六塵原不眩。清朝意蕊凋,縞夜心蓮現(xiàn)。歲月紛遞馳,棟宇幾遷變。鶴往臺草荒,龍去井泉淺。刻桷鼯鼠啼,雕梁蛛網(wǎng)罥。感物置安排,看云悟舒捲。結(jié)桂緒方遙,攀蘿情莫展。景協(xié)賞為美,慮澹機自遣。愿總塵外轡,謝此區(qū)中戀。
嚴嚴齋居,清廟之側(cè)。高明澄肅,靡雕靡飾。帝時恭默,對越秉誠。有赫鑒觀,錫祚萬齡。
忽聞車馬下天來,擁術(shù)闐衢撥不開。六十七年無此客,灶前老隸亦驚猜。
八字競乘風,斜張扇子篷。飛揚紛水客,出沒一梢公。海自三門入,洋教百貨通。橫江諸大艔,最是粵船雄。
秋風槭槭澹林暉,煙靄昏昏失翠微。一段莼鱸江上興,蓬窗岑寂夢魂飛。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