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次暑雨
歸去柴桑懶折腰
田家雞黍坐相邀
密云畹上蒸蘭甲
疏雨籬前灑藥苗
病體近增新傲慢
紛心遙憶舊班僚
昨非今是誰看破
旋著藤蓑暑氣消
歸去柴桑懶折腰
田家雞黍坐相邀
密云畹上蒸蘭甲
疏雨籬前灑藥苗
病體近增新傲慢
紛心遙憶舊班僚
昨非今是誰看破
旋著藤蓑暑氣消
回到柴桑故里,不愿為功名折腰;農家備好雞黍,相邀同坐共飲。濃密陰云在田畝上蒸騰,滋潤著蘭草的幼芽;稀疏的雨點灑落在籬笆前,澆灌著藥草的嫩苗。病體近來更添幾分孤傲,煩亂心緒遙念昔日同僚。昨日之非今日之是,有誰能真正看破?隨即披上藤蓑,暑氣悄然消散。
柴桑:古縣名,今江西九江市西南,東晉陶淵明的故鄉,此處代指歸隱之地。
折腰:彎腰行禮,比喻屈身事人,用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典故,指不愿趨炎附勢。
雞黍:指農家的豐盛飯菜,出自《論語·微子》“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
畹(wǎn):古代土地面積單位,三十畝為一畹,此處泛指田畝。
蘭甲:蘭草的幼芽,甲指植物種子萌芽時的外皮,此處代指幼芽。
藥苗:藥草的嫩苗。
班僚:同僚,同朝為官的人。
藤蓑(suō):用藤條編織的蓑衣,用于防雨或遮陽。
詩題“莊次暑雨”點明創作于夏季避暑遇雨時。詩人或已歸隱田園,遠離官場,于田居生活中因暑雨觸發感慨,寫下此詩以抒胸臆。
全詩以田園雨景為引,通過歸隱生活的描寫,展現詩人淡泊官場、安于田園的心境,兼懷舊日同僚。語言質樸,意境閑適,是田園隱逸詩的典型之作。
去時荷出小如錢
歸見荷枯意惘然
秋后漸稀霜后少
白頭黃葉兩相憐
看殘靄、縱橫長蘆散亂,冷鷗依渚。嘆神京去遠,斜川別久,催人寒暑。最憶城北胡衕,分題對酒,上林鶯序。驅馬送君行,問塵埋張緒,風流何處。
自此成幽阻。朝華倏謝,夜螢空聚。江南歲歲延佇。誰撫韓陵私語。剩得庾信哀時,一篇枯樹,臨水傷遲暮。重簾畫燭,待話秋魂去。
二十生男不解愛,頗厭世間兒子態。年來抱女心甚憐,卻悔從前空慷慨。
女生一歲眉目揚,笑指兄姊羅成行。鏡里嬌啼映窗牖,床前學步牽衣裳。
春風吹蒐蒐不住,來從何來去何去。錦褓曾占夢月時,玉錢又哭埋香處。
乾坤得失安有憑,昨日槳極今哀生。常怪他人不快意,乃知我輩真鐘情。
皇天能生亦能死,造物弄人每如此。云散云凝亦偶然,花開花謝緣何事。
婦人性癡還過傷,奔走叫號如病狂。作詩示妻兼自解,轉見人間父母腸。
離亂身命危,煩惱頭發折。我兒在山南,百書饒苦舌。誰知我憶兒,如火煅心鐵。人生恩愛海,各自憐骨血。初謂時節好,膝下長娛悅。顧今□相遠,矛頭茍餔歠。兵馬交往來,近日尤難說。急投一隙寬,呼兒歸暫合。未問溝壑填,且偷須臾活。春來兩日強,寒氣猶凜烈。寄巢不蔽風,敗纊聊同挾。父坐母蓐臥,兄立弟裾接。分散得團欒,不語意自浹。為白潤姊知,未須生悁結。明朝倘可行,亦須回一匝。
嫁來曾不識南郵,
昨夜分明夢遠游。
椰葉桐花江上路,
瘴煙蠻雨眼中憂。
歸期有約郎應至,
卜筮無憑妾更愁。
會合幾何離索久,
不如雙燕傍池頭。
妾家有高樓,高高入青天。欲作萬丈梯,倚空無攀援。
良人在萬里,一去幾經年。長路與天接,舉足躡星躔。
妾欲尋夫婿,解甲投戈鋋。攜手上云霓,真到天河壖。
牽牛與織女,不知妾相憐。姮娥惠神藥,燕婉成天仙。
蕭蕭涼影感梧楸,迢遞層城起暮愁。
無數枯蟲催落葉,幾番寒雨作深秋。
長天野水正飛雁,荒草殘云獨倚樓。
慚愧劍鋒消落盡,十年心事一浮漚。
悶就僧幮借貝多,醉呼田父飲亡何。
潮隨峽月吟邊上,云逐江風夢里過。
三宿巢痕如隔世,一家漁具漫同波。
涉春君更還朝去,誰憑池闌話種荷?
聞君不得意,歸復掩柴關。
世路原如此,浮名亦等閒。
曲慚歌下里,書好副名山。
若問行藏事,相看鏡里顏。
雄縹雌青相掩映。愛殺銀塘鏡。日夕浣清波,春羽秋毛,個是佳人命。
珍珠一一皆穿竟,無爾妝難靚。點綴九鸞釵,葉淡花濃,要與春光競。
楊葉落盡桑葉稀,
烏鵲夜啼風掩扉。
長年塞北風霜早,
何日江南游子歸。
五十年間萬事非,放翁依舊掩柴扉。相從不厭閑風月,只有梅花與釣磯。
山村梅開處處香,醉插烏巾舞道傍。飲酒得仙陶令達,愛花欲死杜陵狂。
一花兩花春信回,南枝北枝風日催。爛熳卻愁零落近,丁寧且莫十分開。
廣寒宮中第一仙,情深不礙韻超然。勸君莫作兒女態,但向花前傾玉船。
秭歸江頭煙雨昏,客舟夜系梅花村。相逢萬里各羈旅,不待猿啼已斷魂。
青羊宮前錦江路,曾為梅花醉十年。豈知今日尋香處,卻是山陰雪夜船。
憶昔荊溪花發時,樓船泛淥日悠揚。
秉燭高歌大魚出,風涌更深殊未央。
倏忽轉盼已成跡,鞍馬共逐風塵客。
都城對面亦須臾,兼有簿書相促迫。
秋風裊裊生江湖,復送君登萬里途。
蒼茫五嶺炎荒地,無使瘴癘侵肌膚。
哇地一聲諸境現,
周行七步更多能。
老僧不是多饒舌,
要與諸人絕謂情。
蘭若生春陽,涉冬猶盛滋。
愿言追昔愛,情款感四時。
美人在云端,天路隔無期。
夜光照玄陰,長嘆念所思。
誰謂我無憂,積念發狂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