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記五言十首 其一
洞達開堂奧,
荒唐說剎塵。
儒醇明告子,
釋黠熱瞞人。
洞達開堂奧,
荒唐說剎塵。
儒醇明告子,
釋黠熱瞞人。
儒家思想透徹地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佛教卻虛妄地談論極微的剎塵。儒家純粹如同告子的明確主張,佛教狡猾地迷惑眾人。
洞達:透徹明白。
堂奧:廳堂與內室,比喻深奧的道理。
荒唐:虛妄不可信。
剎塵:佛教用語,指極微小的物質單位,如微塵。
醇:純粹,純正。
告子: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曾與孟子辯論人性問題,主張“性無善無不善”。
黠(xiá):狡猾,機巧。
瞞人:欺騙、蒙騙眾人。
此詩可能創(chuàng)作于宋代儒學復興背景下,作者或為維護儒家正統(tǒng)地位,針對當時佛教思想傳播對儒學的沖擊,通過對比批判佛教的虛妄,強調儒家思想的純粹與切實。
全詩主旨為推崇儒家思想的深刻與純粹,批判佛教說教的虛妄與機巧,體現(xiàn)了作者尊儒抑佛的立場,語言簡潔有力,論辯邏輯清晰,是宋代思想交鋒的文學反映。
少日牛力在,中年玉節(jié)新。平生無憚吏,老去只憂民。西溯身猶健,東歸跡已陳。丹丘方在夢,喬木想輪囷。
直氣南山相與高,爭教塵土涴青袍。征科頗似曾料理,差勝參軍作馬曹。執(zhí)版那能拜下風,世間禮數(shù)困英雄。狂歌醉舞人誰識,憔悴通泉郭代公。連昌能隔幾牛鳴,不見令人鄙吝生。乘興時思一相訪,劇談豪飲見真情。
百二關山起太行,鞏華宮樹曉蒼蒼。諸陵水落沙河闊,十口云連碣石長。士馬當年悲雨雪,君臣此日怨參商。居庸欲度頻回首,弓劍天邊白露涼。
舊游回首處,俠者憶劉生。錦瑟佳人倚,金罍上客傾。為人解紛難,不自愛身名。寶劍持相贈,知予遠道情。
小網新提出峽門,船頭潑剌見波翻。霜刀且付饔人手,雪鲙看飛老瓦盤。風景隨拈皆落句,溪山到處可開樽。何須屈指三洲路,不擲金錢負晚飧。
梅花不負經春約,冠取群芳。飛燕雙雙。愛趁東風入畫梁。翩翩玉砌飄香雪,約略年光。水怨花忙。屈指韶華已斷腸。
昭明秉岐嶷,其用稍文弱。晉安一繼之,靡靡成輕薄。而況于湘東,豹文乃羊鞟。何必侯司徒,然后成危削。奚俟宇文公,江陵方面縛。人主執(zhí)天權,操念為美惡。渾渾西京詞,已矣不可作。
云繞前岡水繞村,忽驚空谷有佳人。天寒日暮吹香去,盡是冰霜不是春。
在世同行客,君歸莫怨先。夜臺多綺歲,朝露少華顛。竹下今傷寂,花前昔記眠。莫教鄰笛奏,懷舊易潸然。
范公種竹水邊亭,漂泊來游一客星。神理不應從此盡,百年草樹至今青。
萬里音塵絕,千條楊柳結。不悟倡園花,遙同羌嶺雪。春心自浩蕩,春樹聊攀折。共此依依情,無奈年年別。
仙桃千歲紅,青爵相因依。知是瑤池使,東來幾日歸。
籬下菊盈把,尊前客盡歡。詎容風雨妒,新月滿長安。
坐看星斗落秋霄,豈有神官役鵲橋。一帶銀河中隔斷,女牛空見夜迢迢。
招提有勝踐,日暮一經過。何物媚游人,微風動池荷。尋幽意自愜,況與佳人同。俗物不到眼,談笑來天風。敲門看修竹,重理舊年夢。上山復下山,清風管迎送。寒泉漱云根,湛然涵鏡光。誰知一滴味,中有曹溪香。迂辛與臞元,得句猶有味。頹垣斂暝色,深竹貯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