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二月春花厭落梅。仙源歸路碧桃催。渭城絲雨勸離杯。
歡意似云真薄幸,客鞭搖柳正多才。鳳樓人待錦書來。
二月春花厭落梅。仙源歸路碧桃催。渭城絲雨勸離杯。
歡意似云真薄幸,客鞭搖柳正多才。鳳樓人待錦書來。
二月里春花正盛,卻厭煩見到落梅。在如仙境般的地方游玩歸來,碧桃似乎在催促著行程。渭城的細雨仿佛在勸人飲下這離別的酒。歡聚的情意像云一樣輕薄易散,實在薄情,遠行的人揮著馬鞭,柳絲搖曳,他顯得那么瀟灑。而在高樓中的女子正盼望著遠方的錦書到來。
厭:厭煩。
仙源:指仙境般的地方。
渭城絲雨:化用王維《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暗示離別。
薄幸:薄情。
客鞭:遠行之人的馬鞭。
鳳樓人:指女子。
錦書:書信。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詞的內容來看,可能是作者在春日送別友人時所作,同時也融入了女子盼歸的情感,或許與當時社會的離別文化以及人們對情感的重視有關。
這首詞主旨圍繞離別與相思。其特點是景中含情,情感細膩。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體現了婉約詞的風格特色,以細膩的情感和優(yōu)美的語言展現了離別相思的主題。
遲日烘晴,輕煙縷晝,瑣窗雕戶慵開。人獨春閑,金猊暖透蘭煤。山屏緩倚珊瑚畔,任翠陰、移過瑤階。悄無聲,彩翅翩翩,何處飛來。片時千里江南路,被東風誤引,還近陽臺。膩雨嬌云,多情恰喜徘徊。無端枝上啼鳩喚,便等閑、孤枕驚回。惡情懷,一院楊花,一徑蒼苔。
東風歸去一星官,堂上東頭是豸冠。如問翰林誰最健,此翁老未入詩壇。
滿目青山似畫圖,道人于此即安居。不知世上功名好,但覺門前車馬疏。風月四時同笑傲,乾坤千古一蘧廬。我生亦有林泉癖,欲老衡茅愧不如。
雪落黃泥坂,江空采石磯。老龍寒臥蟄,棲鵲夜驚飛。笙籟無時息,漁樵落日稀。明年春色里,還此看林霏。
名園圍近市廛間,酒伴詞人日往還。竹里云歸團綠影,城頭過雨出青山。開尊興劇談鋒折,入座涼生茗椀閒。車馬向多門外跡,可能容易掩柴關。
一疏千言動紫宸,三臺九列望經綸。猶聞絕島追窮寇,未擬清時放直臣。日月并懸新折檻,風云長逐舊埋輪。更闌秉燭真如夢,把袂狂歌各愴神。
迢遞桃源近,逶迤竹徑開。溪根春水漱,野筍暖風催。暫協(xié)尋山趣,慚非遺世材。林間遇麋鹿,猶是漫驚猜。
天上還家日,沙邊解纜時。亂山含宿翠,飛鳥戲晴絲。野眺偏宜遠,江行不厭遲。正期游汗漫,何幸值雍熙。
年年燕塞動悲風,應是人心愿未終。死去果然難遽滅,九原還得再相逢。
的的朱榴夏始成,水簾冰簟益分明。偏枝不動宜雛燕,接葉時披稱小鶯。
中書重拜郭汾陽,特遣臺臣鎮(zhèn)大梁。汲黯匡君惟臥治,倪寬飾吏用文章。大堤日落黃河滿,畫省春深綠樹涼。梁梀全材今屬望,早歸帝室構明堂。
東漢多逸民,山棲久懷璧。法真亦逃名,詎屑三公職。求蟬在明火,求士當務德。此道今何如,其人安可識。
日光玉潔千峰立,快雪晴時一氣凝。當晝壚亭摧掃巷,犯寒漁榜借收冰。松皮石裂號饑鼠,窗隙塵消觸凍蠅。青茁菜芽渾可愛,倩誰春餤捲紅綾。
海嶠經行遍,還為閩嶺游。清泉滌馀瘴,小雨報新秋。多謝故人意,來銷羈客愁。慇勤問淮楚,兵革已寧不。
幾年清濟沁詩脾,端為官家養(yǎng)桷榱。恐是錦屏應飽看,莫嫌來取棟梁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