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郎中挽詞二首 其一
劇郡思賢牧,
名曹失望郎。
六參能幾日,
兩鬢未全霜。
霅水新阡遠,
桐川舊隱荒。
絕憐垂白母,
淚血獨還鄉。
劇郡思賢牧,
名曹失望郎。
六參能幾日,
兩鬢未全霜。
霅水新阡遠,
桐川舊隱荒。
絕憐垂白母,
淚血獨還鄉。
大郡正思念賢能的州牧,尚書要職卻痛失優秀郎官。你在朝任職能有幾日?雙鬢尚未全白便已離世。霅水之畔新墓離得遙遠,桐川舊居如今一片荒涼。最可憐你白發蒼蒼的老母,含淚帶血獨自返回故鄉。
劇郡:政務繁重的大郡。
賢牧:賢能的州郡長官。
名曹:指尚書省中重要部門。
望郎:指尚書郎,此指李郎中。
六參:唐代官員每六日一朝參,代指任職時間短暫。
霅(zhà)水:浙江湖州霅溪,此指李郎中安葬之地。
新阡:新墓地。
桐川:地名,或指李郎中舊居所在(具體所指待考)。
舊隱:舊日隱居或居住之地。
垂白母:白發老母。
淚血:因極度悲傷而泣下沾血,形容哀痛之深。
此詩為哀悼李郎中而作。李郎中曾任郎官,或與詩人有交游。詩中提及“六參能幾日”“兩鬢未全霜”,可見其任職短暫、英年早逝;“霅水新阡”“桐川舊隱”表明其安葬與舊居之地,創作背景當為李郎中去世后,詩人感其才德、哀其早逝而作。
全詩緊扣“挽”字,從生前才德、任職之短,到身后墓地荒涼、舊居冷落,終至老母悲慟,層層遞進,將對逝者的痛惜與對生者的同情交融,是一首情感真摯、結構嚴謹的挽詩佳作。
六十三年失故雄,吾家壽母亦相同。九旬又得春秋一,百歲長居燕喜中。黃鵠貞良如魯女,白華芳潔有孫嵩。天憐守義教難老,紺發垂芬入管彤。
白水青山此卜居,水光山色澹幽虛。門前亦種先生柳,地僻能來長者車。日落兒童隨杖履,夜深松月上琴書。偶因消渴文園是,浪得虛名谷口如。
歲當辛巳臘月暮,高閣淩云試一登。雪里梅花紅淡淡,天邊松樹翠層層。關門疏鑿思文獻,錫杖飛來記慧能。掛角招提今在否,試將往事叩山僧。
上牢雖遲下牢險,玉箸分殘女兒臉。
荊山一望氣嶙峋,玉韞山中泣鬼神。莫怪陵陽當日淚,即今抱璞獻何人。
纜解沙鷗且莫疑,溪梅剛遇放花時。諸君試共參天意,釋子還能禮祖師。山色留連皆惜別,風光過取不嫌私。他年歸問桐江路,卻把嚴光作故知。
百痾從中來,悟罷本誰病。西風將小雨,涼入居士徑。苦竹繞蓮塘,自悅魚鳥性。紅荷倚翠蓋,不點禪心靜。
芒鞋不踏利名場,冷淡為歡意自長。故就明窗書小字,好紉幽佩吊沉湘。不驚渤澥桑田變,倦醉佳人錦瑟旁。才大古來無適用,坐看百物自炎涼。
雙雙稚子戲柴關,摶土為人半印錢。更過十年那有此,短蓑篷笠種荒田。
百戰侯封表賜塋,廬山一一仿長平。清朝戢武留顏色,白首降羌記姓名。敢謂文章歸阿士,于今意氣少劉生。燕然尚有將軍石,倘許如椽再勒銘。
桂影當樽蓮漏巖,翠樓良夜捲珠簾。今來望月成追憶,懷抱逢秋一倍添。
老年不著梅花眼,得見梅花子細看。我不似梅梅似我,風流心事一般般。一點春風天正冬,不妨花下倒金鐘。扳條揀蕊輕輕折,只嗅清香醉殺儂。數點枝頭黏白玉,一年春意動黃鐘。為渠拚受風流罪,只恐風流不到儂。秋水娟娟隔美人,江東日暮幾重云。孤燈竹屋霜清夜,夢到梅花即見君。
鶴鳴勞永嘆,采菉傷時暮。念君方遠游,望妾理紈素。秋風吹綠潭,明月懸高樹。佳人飾凈容,招攜從所務。
芳草有奇姿,直木無曲干。結交為兄弟,黽勉涉世難。臨分理妙曲,聞者竊驚嘆。知音諒不違,衷情自此見。
遠傳珍賜向巖居,風雨遙深擁弊廬。稚子掃云沖曉徑,野人清盥折緘書。幽懷閱世常憐癖,碩德如公自不迂。再拜峰頭勤使者,白云瞻望更踟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