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圖二十四首 其十二 炙箔
峨峨爇薪炭,重重下簾幕。
初出蟲結網,遽若雪滿箔。
老翁不勝勤,候火珠汗落。
得閒兒女子,困臥呼不覺。
峨峨爇薪炭,重重下簾幕。
初出蟲結網,遽若雪滿箔。
老翁不勝勤,候火珠汗落。
得閒兒女子,困臥呼不覺。
高高地燒著薪炭,一層層放下簾幕。蠶兒剛出來結網,很快就像雪覆蓋了箔子。老翁非常勤快,守著火汗珠子直落。得空的年輕男女,困得躺著叫都不醒。
爇(ruò):燒。
箔(bó):養蠶用的竹篩或竹席。
遽(jù):迅速,立刻。
不勝勤:非常勤快,不知疲倦。
候火:守候、照看火候。
得閒:得到空閑,有空暇。
《織圖二十四首》為南宋樓璹任于潛縣令時所作,通過組詩記錄蠶織生產全過程以勸農。此首'炙箔'描繪烘干蠶箔的環節,反映宋代江南地區蠶桑業的具體生產場景,創作背景與作者考察農事、關注民生相關。
此詩聚焦蠶事'炙箔'環節,以細膩筆觸刻畫炭火燒箔、蠶兒結網的場景,通過老翁辛勞與年輕人困倦的對比,真實呈現農家勞動的艱辛與生活常態,語言質樸,是研究宋代蠶桑文化的重要文學資料。
望氣尋君汝鄧來,乘春冰雪馬前開。周璆謬忝齋中客,徐干今推鄴下才。坐嘯試臨桐柏水,倚歌還上景夷臺。長安西去誰知己,乞取金龜醉幾回。
母聲求子妻求夫,雨中藉藉走且呼。沙邊老人叩頭訴,言是四營兵過城東隅。四營萑苻小盜賊,竄伏溪洞逃天誅。自下黃紙招降詔,召集鄉里千百俱。昔掠村野不近郛,今移全營逼通都。又聞受撫不受約,白晝帶刀街頭趨。街頭公然掠小兒,劫奪不與盜賊殊。滿郊耕牛脯作飯,官家秋來寧蠲租!往時交戰被我俘,今名「激叛」罹罪辜。梅林截渡不放過,室廬遭毀人遭屠。誰為朝廷畫此策,云欲招撫收兩湖?此輩小丑何足戰,徒虐鄉里榮其軀!老人不必涕交須,綠林青犢古來用,功成不擾理所無!爾不聞詔書久懸晉賢爵,乘輿早晚蹕洪都?爾訴所痛何區區!
當代知音少,相思在此身。一分南北路,長問往來人。是處應為客,何門許掃塵。憑書正惆悵,蜀魄數聲新。
北風忽卷山雨來,系纜不果登高臺。先生高尚隱不出,垂竿獨釣空江碧。詔書物色聘書徵,五月披裘人易識。故人轉忘天子尊,足加腹上驚星辰。先生高臥帝不悅,子竟不肯為我屈。當時求賢如此誠,先生釣魚兼釣名。先生不出臺不圮,萬古千秋名著矣。
初歲二之日,言出東城闉。緹騎隘重郛,淤車坌行塵。原野信滋腴,景物爭光新。青疇隱遙壩,弱柳垂芳津。邏卒具威械,祭墦列重茵。俗尚各有時,孝思情則均。歸途喧鼓鐃,聚觀無富貧。坤隅地力狹,百業常苦辛。設微行樂事,何由裕斯民。守侯其勉旃,亦足彰吾仁。
蘇蘇官柳曳輕煙,畫出尊前離恨天。情債欲償拚累劫,柳魂須返只明年。攪亂春愁是柳枝,銷魂多在送迎時。風絲試舞才迎到,露葉含啼又別離。蕩揚晴絲蕩揚魂,不知何處斷愁根。霏霏拂拂凝香雨,糝作青衫別淚痕。道旁搖漾拂離筵,相顧攀條涕泫然。始信有情無過柳,為君三起又三眠。搓絲撚縷玉樓西,倒浸春波碧欲迷。只怕苦風老雨后,不容飛絮不沾泥。舞罷蘇臺惹恨長,隋家宮怨入吳閶。生憎后夜梢頭月,勾引春魂落女墻。
鶯聲嚦嚦柳絲柔。泛金甌。興偏幽。為借韶華,瞬息去難留。還向花前尋韻事,彈一曲,古梁州。
春到人猶病,寒燈臥似吟。籃輿他日事,藥裹異鄉心。歲序驚沙塞,椒花憶故林。歸期仍未定,滄海夢中深。
十里樓臺映綠波,畫簾簫管隔銀河。不知春色誰家好,花里遙聞子夜歌。
垂柳揚州驛。甚無端、天風吹散,紫鶼雙翼。二十四橋重經過,小玉開門不識。經幾度、江邊寒食。騎鳳吹簫今何處,向月中、獨憑紅欄立。羅袖冷,淚痕濕。平山殘照傷心碧。付白門、辛家斑管,染香彈墨。十二碧城紅樓峭,樓上雙星的的。悵風絮、憑誰捉搦。一掬春波驚鴻影,便稽山、化土端相覓。休更擪,綠陰笛。
幽草青青繞竹扉,雨馀人在杏園西。無端黃鳥驚春夢,正向綠蘿深處啼。春園南北筍過墻,墻下離離草更香。啼鳥野花無問處,蒼山牢落下殘陽。
介然誰主復誰賓,風月婆娑卻自親。留得清名傳野史,未妨白眼向時人。
填海移山愿總虛,橫刀蹶起一長吁。眠蠶死債千絲繭,行蟻生涯九曲珠。地下不逢黃耳犬,城中偏有白頭烏。破巢完卵傷心事,風雨將雛尾畢逋。
寶叔存遺塔,影搖湖水光。層層仙露濕,苔蘚自生香。
有生憂患始,何況困長貧。詎短英雄氣,偏疏骨肉親。誰貽千日酒,醉過百年春。莫嘆朱顏改,愁多白發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