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寺
三山漂卻此山存,南渤橫流足巨吞。寶角寒星飛水國,玉鞍神馬墮云根。磬沉響躍扶桑日,龍過身遮古寺門。我似漆膠移未得,上方鐘鼓對黃昏。
虛無一蜃結樓臺,碧瓦高連粵秀開。八水盡朝珠氣入,二丸還照佛光來。寒窗僧去難巢鶴,夜角秋深自落梅。咫尺塵寰人莫到,不堪今昔動馀哀。
三山漂卻此山存,南渤橫流足巨吞。寶角寒星飛水國,玉鞍神馬墮云根。磬沉響躍扶桑日,龍過身遮古寺門。我似漆膠移未得,上方鐘鼓對黃昏。
虛無一蜃結樓臺,碧瓦高連粵秀開。八水盡朝珠氣入,二丸還照佛光來。寒窗僧去難巢鶴,夜角秋深自落梅。咫尺塵寰人莫到,不堪今昔動馀哀。
傳說中的海上三神山已隨波漂沒,唯有此山依然留存;南海波濤橫流,足以吞沒一切巨物。寺角寶飾如寒星飛掠水國,玉鞍神馬似從云間墜落山根。寺中磬聲沉響,驚起扶桑旭日;神龍經過,身影遮蔽古寺山門。我如膠漆粘滯難以離去,面對黃昏,靜聽上方鐘鼓齊鳴。虛無的蜃氣凝結成樓閣臺榭,碧瓦高連,與粵秀山景相輝映。八方流水盡帶珠光入寺,日月雙丸映照佛光而來。寒窗前僧人離去,難留仙鶴棲息;秋深夜角聲起,梅花自落。此寺雖距塵世咫尺,卻無人能至,今昔變遷,更添無盡哀傷。
三山:傳說中海上三神山蓬萊、方丈、瀛洲,此處指被水淹沒的其他山峰。
南渤:南海。
扶桑日:傳說日出扶桑,代指太陽。
虛無一蜃:指海市蜃樓,由蜃氣(大蛤所吐)形成的虛幻景象。
二丸:指日月,因形狀如丸。
夜角:夜間的號角聲。
塵寰:塵世、人間。
海珠寺為廣州著名古剎,臨南海而建。詩人游覽時,見古寺歷經滄桑仍存,南海波濤、蜃樓佛光等奇景與寺中鐘鼓、寒窗落梅的靜謐交織,觸發其對自然永恒與人事變遷的感慨,遂作此詩。
全詩以海珠寺為中心,描繪其壯麗奇景與清幽氛圍,融合神話與現實,既贊自然之雄奇、古寺之幽寂,又因寺境隔絕、今昔對比生發出深沉的歷史感慨,是一首寫景抒情、意境深遠的紀游詩。
但見岑樓名楚塞,不知元是國西門。
風雨動經旬,空齋鎖病身。篝燈續殘晝,煨火謝陽春。忽有沖泥者,能言勝事新。始知行樂地,不著過時人。
窘無財粟振民饑,仰扣天閽愧納詞。連月心胸成菀結,通宵一雨為醫治。
夜來風似箭,晨起雪盈床。侯門教歌舞,剪彩斗紅妝。
出東門,曷不言歸。我欲從九夷,不赍八月糧,未滿十二駑駒蹄。手操蒯緱劍,囊裹一束書。但趨咸陽道上,鵲啄烏棲竟何之。竟何之,東有霍家驃騎,西有丞相屈氂。黃金如山,風雨立前,安用蒯緱束書為。黃金如山,風雨立前,安用蒯緱束書為。咄女從九夷,咸陽道上生不支。
回生空袖手,送死謾題詩。腸斷南城外,舟催閘鼓時。鄉心飛野馬,身計絆殘棋。知汝英靈在,能無念父慈。
綠華仙萼彩云間。雪消殘。擁香□。隨意輕勻淺注盡高閑。向道是梅剛不信,更誰占、東風最上番。韻絕秀絕香又絕,恨□千山復□山。才情似記何郎句,清淚斑斑。寂寞孤村籬落小溪灣。修竹蕭蕭霜月苦,好留與、青綾護曉寒。
五等諸侯稀五福,三朝官只欠三臺。下車一變熙熙景,賓閤多開印少開。
兩公清廟瑟,窈窕拂朱絲。事紀一朝勝,名從千古垂。流傳當共賦,惆悵不同時。且要君頤解,寧辭匡說詩。
長安不可見,但見暮云浮。因君北望處,動我江湖憂。
昔余輕歲月,茲也重光陰。閨中屏鉛黛,闕下掛纓簪。禪悅兼芳旨,法言戀清琴。一異非能辨,寵辱誰為心。
須信此心元有性,苦將濁酒破人愁。舊愁未解新愁至,團扇因何怯去秋。人到退時須著力,未退之時休向前。暑中團扇多勛業,一夜西風亦偶然。班氏休吟團扇句,退之枉賦短檠歌。行藏用舍皆前定,凡物逢時莫要過。篋中團扇去年攜,小字曾書老杜詩。今日秋風風漸起,要人收拾自知時。潛藏酷暑又明年,月缺秋孤快目前。團扇此時還用事,知機元要占人先。
幾片云如薛公鶴,精神態度不曾齊。安知隴鳥樊籠密,便覺南鵬羽翼低。風散又成千里去,夜寒應上九天棲。坐來改變如蒼狗,試欲揮毫意自迷。
江南憶,人在木蘭舟。煙水迷離搖淺醉,眉山依約蕩輕柔。風露下雙鷗。傷聚散,魂夢幾經秋。倚檻最宜三月暮,吹簫直到五更頭。那得更重游。
狂客狂來不費招,瑤池春宴夜聞簫。醉馀不記歸時路,猶跨青牛過鐵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