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蠟炬高高,龍煙細細。玉樓十二門初閉。
疏簾不卷水晶寒,小屏半掩琉璃翠。
桃葉新聲,榴花美味。南山賓客東山妓。
利名不肯放人閑,忙中偷取工夫醉。
蠟炬高高,龍煙細細。玉樓十二門初閉。
疏簾不卷水晶寒,小屏半掩琉璃翠。
桃葉新聲,榴花美味。南山賓客東山妓。
利名不肯放人閑,忙中偷取工夫醉。
蠟燭燃燒得高高,龍涎香的煙霧細細飄散。華麗的高樓十二道門剛剛關閉。稀疏的簾子沒有卷起,水晶般的寒意襲來,小屏風半掩著琉璃般的翠色。有桃葉那樣美妙的新曲,有榴花般美味的佳肴。賓客如南山的賢士,歌妓似東山的佳人。名利不肯讓人清閑,只能在忙碌中偷得片刻工夫來沉醉。
蠟炬:蠟燭。
龍煙:指龍涎香燃燒的煙霧。
玉樓十二門:形容華麗的高樓。
水晶寒:形容環境清冷。
桃葉新聲:桃葉是東晉王獻之愛妾名,這里指美妙的新曲。
榴花美味:榴花般的美食。
南山賓客:南山有賢士隱居,這里指高雅賓客。
東山妓:東晉謝安曾隱居東山,攜妓游樂,這里指歌妓。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詞的內容推測,作者可能處于官場或社交活動頻繁的環境,周旋于名利場中,感受到了名利帶來的壓力,從而創作此詞表達內心想法。
這首詞主旨是表達對名利的無奈和對清閑的向往。其特點是語言優美華麗,通過場景描寫和用典來抒情。在文學史上雖不屬經典大作,但也展現了當時文人在名利場中的心境。
忽見繁花亂客愁,東風寂寞古龍州。故園稚子無消息,坐對寒江月滿樓。
木葉吾衣草吾屨,鳥解唱歌花解舞。天際虹橋萬丈高,袖里青蛇三尺許。破帽沖開華頂云,西望衡山久延佇。堂堂名教天命之,六六洞天誰是主。五羊城中老法星,日昨江門看病去。
世間此物多為馬,寶劍還宜出上方。自怪神仙騎白鳳,不教天地點青蠅。
十年曾宿焦山寺,浪急天寒少客行。明日片帆仍遠道,一時雙眼復孤城。暮山欲盡離尊歇,黃葉全稀白發生。別后故人無限憶,隔江同見月初盈。
習靜何須隱翠微,一閒心遠便忘機。窗臨絕嶼云來近,門掩荒洲客到稀。禾黍露寒秋釀熟,兼葭霜冷夜漁歸。知君悟得幽棲趣,卻向清時■布衣。
半林斜日帶晴霞,仿佛柴桑處士家。千里田園歸未得,只疑此地有黃花。
泮水三年惟飲水,不知芹藻味何如。群鸮無故爭桑葚,挾彈何人莫問渠。禦兒溪北浣征衣,重拂蒼苔舊釣磯。有弟對床思久別,呼兒置酒話遲歸。城東老圃舊書生,緊閉柴門懶送迎。獨袖篇詩與君別,相看白首不勝情。
新生橄欖青如水,教父掌中醇酒紫。地火長焚山骨時,何人夢在西西里?
觀我觀生莫漫陳,為名為姓豈全真。自從海內稱三士,長愧山中少一人。少許驅馳思夙志,老猶崛強問馀身。所求心跡無他擾,何必漁樵是隱淪。
場圃事方畢,稻粱成已勤。兒童自逐逐,雞犬亦欣欣。啼鳥霜林暮,臥牛煙草昏。田夫樂歲稔,斗酒共醺醺。
銅章墨綬赫聲華,別有玄心飯赤霞。可是茅州句曲長,早衙押篆晚烹砂。
山頭井乾生棘蒿,山下井塌不可熬。官司白牌促上庾,富家典牛貧典女,誰其使之華陽賈。華陽賈子多少年,擁金調妓高樓邊。夜馳白馬迎場吏,曉貫青絲還酒錢。君不見場吏乘酣氣如虎,鹽丁一語遭箠楚。
罵祖當年矢在弦,嘲孫今日語如泉。毫端慣作魚龍戲,未必前修愧后賢。
舊住扶桑第幾山,偶然蹤跡落人間。蘿衣拂露辭秋壑,藤杖扶霜度曉關。滇海飛來孤月小,點蒼留得半云閒。殷勤為報圓通客,鶴背清風好共還。
疏雨殘云共晚風,長髯烏帽獨掀蓬。江山絕似元暉畫,浦樹沙禽慘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