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聞蟬
落帽風吹落葉吟,
古槐衰柳氣蕭森。
憐他不識炎涼意,
空向高枝覓賞音。
落帽風吹落葉吟,
古槐衰柳氣蕭森。
憐他不識炎涼意,
空向高枝覓賞音。
重陽節的秋風吹落帽子,也吹得落葉發出輕吟;古老的槐樹、衰朽的柳樹,一片蕭瑟陰森。可憐這蟬兒不懂季節的冷熱變化,徒然在高枝上尋找欣賞它鳴聲的知音。
落帽風:用孟嘉龍山落帽典故,指重陽節的秋風。《晉書·孟嘉傳》載,孟嘉九月九日于龍山宴飲,風吹落其帽而不覺。
蕭森:蕭瑟陰森,形容秋景的凄涼。
炎涼:本指氣候冷熱,此處借指季節更替的變化。
賞音:原指欣賞音樂,此處指理解、欣賞蟬鳴的人。
此詩當創作于重陽節(九日),詩人于秋景中聞蟬鳴,見落葉、古槐、衰柳之蕭瑟,觸景生情,借蟬的形象抒發對生命際遇的感慨。具體創作時間及詩人背景無明確記載,或為秋日即景抒懷之作。
全詩以重陽節秋景為引,通過描寫蟬的“不識炎涼”與“空覓賞音”,含蓄表達對執著而不得理解者的同情,或自嘆不遇的心境。語言簡練,意象典型,托物寄情,耐人尋味。
蓬萊憐我寄芳箋,勸我無忘仁義先。幾句良言甜似蜜,數行溫語煖于綿。從來誰識龜毛拂,到底難調膠柱弦。用我必行周孔教,舍予不負萬松軒。
秦嬴鹿失楚騅已,乃公馬上空相侈。威加海內悲故鄉,四皓不來將易子。左袒終歸側室兒,右相安劉功孰比。天為一代啟仁君,景殘武縱叨馀美。少子曾孫繇博陸,昭明宣核安遐邇。雜霸貽謀初亂家,元成以下安足齒。豈知伏莽在新都,漫愁飛燕為禍始。麒麟罷禪金縢作,著石丹書符命起。卯金孺子辭未央,新室文母空投璽。白水真人弗絳衣,銅匱新皇何日止。
萌心皆拙謀,游世用直道。樂天吾何憂,發憤不知老。惟有杯中物,可以慰枯槁。三杯頰生紅,便覺顏色好。曲生端可友,金玉非吾寶。醉中亦慨然,志節還表表。
莫年筑室北山邊,自笑渾無塞屋錢。巾褐翛然窮亦樂,豈曾有夢到金蓮。
麋鹿游山性,蛟龍臥水心。得云終一起,食野不孤吟。汝去觀滄海,予常慕孔林。何時挈尊酒,同躡太山岑。
遠從云際見江楓,是夜歸心得暫通。路接艱危魂更怯,風吹斷續話誰終。幽人早覺田園好,游子兼愁霜露空。無限秋思蛩喚起,驛門孤閉亂山中。
勸郎水底莫鋪綿,勸郎石上莫栽蓮。水底鋪綿綿易爛,石上栽蓮根不堅。
何處飛來共一枝,任他頭首也相隨。梁王池上春多少,幾見開花結子時。
人生肯無為,急景殊可惜。一朝得彼姝,頗慰十年隔。死生等夢寐,況自喪亂積。遇合非所期,敢望百年匹。澆我冰雪姿,塵滓凈如拭。自當感知己,談深淚橫臆。虛窗撫逝馀,雨聲共深寂。翻然作奇想,挾之凌八極。突破豕蛇區,摧陷虎豹宅。書生一振臂,聲名爭日月。浩然發長歌,勿謂我好色。
男兒貴有四方志,生來門外懸弧矢。乾坤萬物備吾身,歷覽寧辭千萬里。張騫乘槎犯斗牛,子長足跡半九州。博識當時推獨步,史才后世誰與儔。吳君自是新安彥,劍氣時作虹光見。有策不肯干公侯,有才不屑事州縣。獨買吳江舟一葉,歷遍三江并七澤。興發閒登江上山,豪來醉弄波間月。到處交游多偉人,耳目所接皆奇珍。炯炯靈扃貫今古,翩翩襟抱超風塵。季方吾莆賢父母,嚴翁就養幾寒暑。彩衣又上閩江船,綠酒共聽烏石雨。長空雁過秋風涼,驪駒又發壺山陽。還家故舊應相語,勝覽又經天一方。
自由一切流浪中,理想獨行歸夜空。時代暫添新足跡,少年不識老心忡。歌傾熱血驚你我,夢逝天真與赤紅。獅子山前遙望起,明時焰火賀聲隆。
使君佐郡儼行春,開府知名下令新。手挈萬金收死士,身藏半綬見鄉人。部分卷甲趨春雨,弩矢成行夾畫輪。引向轅門投謁罷,試看主客集魚鱗。
今日上客至,置酒臨前楹。弦歌四座起,中有擊筑聲。此曲誰所為,絲急調不平。竊聽不敢言,下流人所輕。回視匣中衣,感德涕縱橫。
弟為龜湖妹制碑,伯姬舍我復何之。今彤史筆嗟誰炳,古錦囊詩獨姊知。起絮撒鹽才有間,燎須作粥力安施。瀾湍石畔霜風冷,行路無情亦涕洟。幼以木蘭為長兄,豈堪垂老隔幽明。空疏誰更譏匡鼎,友愛何曾詈屈平。服已降期從變禮,圣猶尚左況諸生。追嚴不必伊蒲供,自有松風與澗聲。
草低沙軟見牛羊,煙霧蒼茫落日黃。燕女如花不相識,笑傾馬湩勸人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