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江景孚二首
昔獻金門賦,曾追玉署游。碧山憐息馬,丹壑嘆藏舟。壯志風云散,遺書館閣收。延陵徒把劍,何日掛松楸。
子已先朝露,文章失鳳毛。人皆惜年少,天亦厭才高。學草馀池墨,流芳托楚騷。因之念朋侶,寥落半蓬蒿。
昔獻金門賦,曾追玉署游。碧山憐息馬,丹壑嘆藏舟。壯志風云散,遺書館閣收。延陵徒把劍,何日掛松楸。
子已先朝露,文章失鳳毛。人皆惜年少,天亦厭才高。學草馀池墨,流芳托楚騷。因之念朋侶,寥落半蓬蒿。
其一:當年你曾在金馬門獻上賦作,我也曾追隨你同游官署。青山憐憫你停駐的馬匹,赤谷悲嘆你如藏舟般逝去。壯志如風云消散,遺作被館閣收藏。我空有延陵季子掛劍的心意,何時能到你的墓前祭奠?其二:你已如朝露般先逝,文壇失去了鳳毛麟角的人才。人人痛惜你青春年少,上天也嫉妒你的才華高絕。學書的池邊還留著殘墨,流芳后世全靠你如《楚辭》般的文章。由此想起舊日朋侶,大多已零落如蓬蒿。
金門賦:指在金馬門獻賦,漢代文人向皇帝進獻辭賦的進身之階
玉署:指官署,此處代指文人聚集的清貴機構
藏舟:典出《莊子·大宗師》,喻指事物變化不可留,此處指友人離世
延陵徒把劍:用季札掛劍典故(《史記·吳太伯世家》),喻重信義的悼念之情
鳳毛:喻指稀少而珍貴的人才,此處贊江景孚才華出眾
楚騷:代指《楚辭》,此處指江景孚文采可與屈宋比肩
蓬蒿:雜草,喻指友人零落、境遇凄涼
此詩為哀悼早逝友人江景孚而作。江景孚才華橫溢卻英年早逝,作者痛惜文壇失才、摯友永別,故通過回憶往游、贊嘆文采、感慨天命,抒發深切哀思。具體創作時間當在江景孚離世后不久。
兩首詩以“哭”為核心,首章追憶往游、嘆其志逝,次章痛惜才夭、念及朋侶,既贊友人“鳳毛”之才,又悲“天厭才高”之命,情感沉郁真摯,是古典悼友詩的典型之作。
枝頭花落減春光,游子歸期正渺茫。啼鳥數聲驚夢斷,一庭芳草又斜陽。
紫桂吹香媚小山,月華的皪滿林間。坐來涼氣生虛室,知是山云作雨還。
青山云影日悠悠,卻怪隨龍上下游。能捲滄溟為雨去,白云依舊宿林丘。
力作力作,蠶絲一百箔。壟上麥頭昂,林間桑子落。愿儂一箔千兩絲,繅絲得蛹飼爾雛。
銀潢耿耿,正露零仙掌,塵空天幕。碧玉扶疏□萬朵,偏稱水村山郭。巧醞檀英,密包金粟,只待清秋著。三春桃李,自應束在高閣。好是月窟奇標,東堂幽韻,不管西風惡。獨立盈盈回首笑,白葦丹楓索索。折向冰壺,莫教紗帽,醉里輕簪卻。濃芳長在,□疑身在云壑。
卻病因之廢酒杯,杜門誰復攬崔嵬。一庭秋氣人先覺,累日霜風菊又開。遂付蟲沙期共滅,并疏文字但馀哀。朋儕亂后凋零甚,悵望斜陽更不回。
露蘭研粉壽陽妝,簾內新燒百刻香。圓舌教成鸚鵡語,偷將玉笛送寧王。
惱殺燕臺騧,發足千里遠。只解馱郎行,不解送郎轉。
璧水相逢似夢中,天涯蹤跡偶然同。為君鼓棹吹長笛,誰似乘流更御風。
警水勤明主,匡時得上公。業從專鉞久,恩向錫圭崇。清濟蓮花府,黃流瓠子宮。十年驅節地,重入指揮中。
閉門覓句每無悰,句在茅茨煙雨中。和煙和雨收拾取,等晴卻寫與東風。
荊卿墳上草離離,郭隗臺前對落暉。戰國山河秋氣肅,中原豪杰曉星稀。乾坤納納無人識,南北年年有雁飛。誰似蘆溝橋畔柳,安排青眼送將歸。
禁寺紅樓內里通,笙歌引駕夾城東。裹頭宮監堂前立,手把牙鞘竹彈弓。
三日雨不止,陰云生我堂。曉寒如臘月,凍坐憶朝陽。過雁低薄屋,高梅飄度墻。呼童傾一榼,獨對孟光嘗。
春來日日望郎歸,轉覺天涯信字稀?;厥子煮@三月暮,東風門巷柳花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