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國賀正旦使人到闕紫宸殿宴致語口號 其一
榆關玉塞靜無塵,嘉定如今第四春。
兩國交馳通好使,八荒同作太平人。
翠鼉鼓奏娛嘉客,白獸樽浮賞諫臣。
圣歷從茲天共遠,年年玉帛會楓宸。
榆關玉塞靜無塵,嘉定如今第四春。
兩國交馳通好使,八荒同作太平人。
翠鼉鼓奏娛嘉客,白獸樽浮賞諫臣。
圣歷從茲天共遠,年年玉帛會楓宸。
榆關和玉塞平靜得沒有一點塵土,嘉定到如今已是第四個年頭。金宋兩國互派使者友好往來,天下人一同成為太平之民。翠鼉皮蒙的鼓奏響以娛樂貴賓,白獸形的酒樽斟滿美酒賞賜諫臣。圣上的統治將如天一樣長久,每年都有各國帶著禮物到朝廷朝會。
榆關玉塞:泛指北方邊關。
嘉定:宋寧宗趙擴的年號。
交馳:互相往來。
八荒:指四面八方遙遠的地方,猶稱“天下”。
翠鼉鼓:用翠色鼉皮蒙的鼓。
白獸樽:飾有白獸的酒樽。
圣歷:指帝王紀年。
玉帛:玉器和絲織品,古代諸侯會盟朝聘時的禮物,這里泛指貢品。
楓宸:宮殿的別稱。
嘉定是宋寧宗趙擴的年號,此詩創作于嘉定四年。當時宋金兩國處于相對和平的時期,互派使者進行友好往來。金國賀正旦使者到宋朝朝廷,朝廷舉行紫宸殿宴,此詩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用于宴會上的致辭,表達對和平的期許和對朝廷的贊頌。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宋金兩國和平交往、天下太平的景象,表達對朝廷統治的美好祝愿。其特點在于語言典雅,契合宮廷場合。在文學史上雖無突出地位,但反映了當時的政治外交情況和宮廷文化。
百尺闌干望未涯,寒煙遙護海門斜。群峰亂吐昆崙日,疊浪瀕翻渤澥霞。薄暮機絲鮫客館,中天樓殿羽人家。攜來并有玄虛賦,為寄銀河八月槎。
山郭行廚近,平原小隊齊。頫窺臨石屋,飛步憶丹梯。日薄煙光暝,天垂樹影低。尋幽豁羈思,吟倚更凄迷。
終年倦城郭,夢入水云鄉。酒美俱中圣,詩成獨擅場。高風助悲壯,皎月照清狂。露下如鉛水,沾衣笑淚浪。
春暖桃柳新,六橋多士女。祇愁風雨來,路長奈何許。
飛仙挾我上瑤壇,古桂香中夜倚闌。鐵笛一聲吹月落,滿身風露不知寒。
何處尋詩。柳邊林下,萬柳萋迷。舉目河山,平頭歲月,猿鶴催歸。蕭然箬笠蓑衣。定未減、長蘆釣師。水繞孤村,月殘斷岸,小立多時。
蛙據方州妄自尊,沈郎百萬若云屯。歸舟無路尋巢穴,空有盧亭舊子孫。
城市山林路不分,晝橋騎馬是徵君。樹頭粉堞連青嶂,陌上紅塵亂白云。水巷柳深鶯喚友,陽坡草暖鹿為群?;l似東方朔,更向金門避世氛。
野菜此出珍又珍,送與西鄰病酒人。便須起來和熱吃,不消洗面裹頭巾。
煙外柳絲絲。雨困云癡。長亭秋老又多時。別后飄零誰更管,人隔相思。風已不禁吹。腰弱難支。章臺青裊一枝枝。曾是舊游攀折處,應惜芳菲。
兩鬢點霜花,漢南柳、心事蹉跎。幼輿只合居巖谷,繩床近竹,柴門臨水,任我婆娑。詩老日相過。愛蒼苔、屐齒新蹉。生涯點檢無多子,東籬種菊,南山種豆,醉后高歌。
維犧維牲,以炰以烹。植其鼗鼓,潔彼铏羹??状T茲俎,于穆厥聲。肅雍顯相,福祿來成。
代田誰為西漢議,耐旱幸有占城禾。揮鐮正見八月穫,拾穗遙憐一老歌。為言使君驅五馬,北陌東阡餉耕者。汝曹力穡更當勤,慎勿惰游辜使君。
攜手西溪陌,歡顏共舉觴。云山滿目靜,風月一襟涼。但得杯中玉,那知鬢后霜。何妨擊尊破,故作聽歌長。
空洞含陰霧,虛明漏遠天。扳游偶今日,開鑿自何年。逸興飛云外,遐思邃古前。夕陽還命駕,烏帽受風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