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雜事詩 其三十五
金菊花濃罽幕張,
雞冠劍佩立成行。
司書載筆司勛賞,
拜手重光旭日章。
金菊花濃罽幕張,
雞冠劍佩立成行。
司書載筆司勛賞,
拜手重光旭日章。
金色的菊花盛開,厚實的帳幕張開,佩戴著雞冠形狀劍飾和玉佩的人們整齊站立成排。負責記錄的官員拿著筆,負責論功行賞的官員在一旁,眾人恭敬行禮,那象征榮耀的旭日章熠熠生輝。
罽(jì)幕:毛氈制成的帳幕。
雞冠劍佩:可能指官員們所佩戴的劍飾和玉佩樣式獨特,如同雞冠形狀。
司書:負責記錄的官員。
載筆:拿著筆,指記錄事情。
司勛:負責論功行賞的官員。
拜手:古代男子跪拜禮的一種,跪下后兩手拱合,俯頭至手。
旭日章:日本明治年間設立的勛章。
《日本雜事詩》是黃遵憲在日本任職期間所作。當時日本正處于明治維新時期,積極學習西方文化,進行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改革。黃遵憲通過這些詩歌記錄日本的社會風俗、政治制度等情況,向國人介紹日本的新變化。此詩描繪的可能是日本明治政府舉行的某種頒獎儀式。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日本的頒獎儀式場景,展現日本明治時期的社會風貌。它以獨特視角反映日本文化和制度,在文學史上為研究當時日本社會及中日文化交流提供了珍貴資料。
天臺幾千仞,秀色浮蒼穹。下有委羽山,迢迢赤城東。晴湍激飛瀑,靈鵲巢長松。眷彼遺世士,誅茅白云通。筑室倚飛霞,開軒待清風。種菊充糇糧,插槿當垣墉。孤高性所玩,夷曠思無窮。擊壤節酣歌,據石撫絲桐。迕俗幸無累,寡欲不期豐。誰刊蔣詡徑,庶躡羊求蹤。予將息塵鞍,賞心冀能同。
倚天長劍重須磨,越砥鵜膏今若何。聞道有人占北斗,雙龍紫氣近尤多。
紙帳夢初醒,山窗月上明。宿云離石去,幽鳥話新晴。殘月滿山阿,長松弄清影。幽禽啼數聲,吟窗人睡醒。
故人多遠識,早已宦情微。林壑但寥落,酒樽無是非。心輕五馬貴,人羨一鴻歸。予亦風塵倦,秋來思振衣。
漢苑探春跨渥駒,冰清無處指瑕瑜。風云筆?詞何健,霖雨人間望欲蘇。夢破豈知瀛島別,劍亡空訝客星孤。荒墳四尺城南畔,海鶴年年下綠蕪。
渺然大塊中,萬象具游戲。泥蟠暨天飛,造物憑所置。寂寞與豪華,過去了無二。爛柯歷千年,黃梁爭一寐。淹速雖有殊,幻漚總無異。彭殤竟同歸,易險元齊致。平原不足嬉,驚波不足惴。懷璧抑何愚,射沙復何累。同信團圞真,誰知黎丘偽。古人陟高危,轉盻成委棄。蜃樓忽以空,冰柱亦消墜。誤耽梓澤游,癡下牛山淚。俯仰百年間,幾能留一事。視昔后猶今,推遷只需次。惟彼大觀人,覷破浮生寄。三萬六千場,秖求慱一醉。不裝凈丑容,不讀梨園記。日在優娥群,時存傀儡意。謗詈且由人,笙歌亦隨地。以茲倘來緣,喚醒英雄睡。
飄盡江頭蘆荻花,疏疏黃葉見人家。由他庾信能蕭瑟,社酒雞豚樂未涯。
來南東,用生道。前旌旗,后盾纛。稱兌戈,存障堡。上韜略,匪勇暴。泯殺機,遂仁好。
鉛塹辛勤十四年,幸逢圣主得稱賢。禿毫強會悠悠事,敏政當居俗吏前。
一上居庸萬里心,居庸關上望和林。和林城遠望不見,日落云明山水深。
旂常萬乘綴旒旓,玉瓘升壇藉白茅。前月太常班鹵簿,安排法駕事南郊。
曾因肖象下箕星,夢寐猶應右武丁。顧我本非鐘鼎相,不應端笏侍天庭。
看山坐石亭。
會握青鋼劍,能銜白玉杯。虛心實腹養瓊瑰。平地一聲雷。唬殺三尸六賊。火里金蓮開坼。自然顯現個靈童。云步太虛中。
日邊紅杏瑤池柳,都是九重天上友。摶風且立白云端,佇看群星西向走。盡吸銀河斟北斗,與爾同歌將進酒。無窮宇宙有涯生,太息今朝杯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