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雜事詩 其三十四
肘挾氈冠插錦貂,
肩盤金縷系紅綃。
前趨客座爭攜手,
俯拜君前小折腰。
肘挾氈冠插錦貂,
肩盤金縷系紅綃。
前趨客座爭攜手,
俯拜君前小折腰。
人們胳膊夾著插著錦貂毛的氈帽,肩上盤繞著金縷并系著紅綃帶。在前面走向客座時爭著與人攜手,在君主面前俯身小幅度彎腰行禮。
肘挾:胳膊夾著。
氈冠:用氈制成的帽子。
錦貂:錦毛貂皮,這里指插在帽子上的貂毛裝飾。
金縷:金色絲線,這里可能指裝飾在肩上的金色絲帶之類。
紅綃:紅色薄綢。
前趨:向前走去。
折腰:彎腰行禮。
《日本雜事詩》是黃遵憲出使日本期間所作。當時中國國門被打開,有識之士開始關注海外情況。黃遵憲在日本任職,對日本的政治、文化、風俗等進行了深入考察,創作此詩以記錄日本的各種雜事,增進國人對日本的了解。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日本當地的風俗場景,突出了日本服飾和禮儀方面的特色。它以獨特視角展現異域文化,在文學史上為研究當時日本社會風貌提供了生動資料。
避世金馬門,歇直承明廬。月贏一囊粟,調笑騶侏儒。
忽憶東南行,秋風熟鱸魚。聞君已先我,扁舟向江湖。
銅章垂腰問,賜履雙飛鳧。千室豈不憂,弦歌自為娛。
古稱有人民,無事專讀書。自顧都城游,刺促轅間駒。
六朝若流川,覽古半有無。山中折瑤華,千里懷離居。
真人西度關,乃祖獨知之。強著五千言,竦身棄喧卑。
靈光無時沒,人世自超忽。上下千歳間,裔孫亦清出。
論兵復擊劍,遠與道同符。功名不如意,白髪笑桑榆。
藏書天祿閣,卜居天柱山。此職無吏責,去去何時還。
山中醉白云,山下弄流水。吾已了損益,未知生死耳。
聊登千仞巔,下視寰中塵。更因長風來,揮手謝世人。
冥冥梅送雨,椮椮麥迎秋。
四月應徂暑,南方復重裘。
昆侖搖地軸,渤海漲河流。
天事無端錯,民生若許愁。
唐侯兩骕骦,夙昔困多難。
蔡國雙狐白,豈知反為患。
世衰道為遹,服美自取間。
敝缊可終身,鴻飛諒何簒。
通都天下衢,名化交百廛。
鳴雞側肩入,日暮掉臂還。
有生寄無窮,過若空中煙。
俯仰異去就,況乃多歷年。
留侯獨悟此,解組從列仙。
萬戶如脫屣,故為絕世賢。
筑山必使高,鑿井必使深。
百工戒淺近,盛德羞浮沈。
焉有尺寸枝,能棲垂天禽。
焉有升斗泉,能容橫江鱘。
借茲喻物理,足以開君心。
隘在容不足,弱在力不任。
大道如路然,固無古與今。
四月河水湍,怒風復相乘。
維絕柁亦摧,舟人廢其能。
中流急回環,頃刻不可勝。
性命委自然,豈知所依憑。
堤旁多聚觀,失色氣崩騰。
孰不愿引手,而乏鉤與繩。
嗟我亦天幸,既危乃復興。
追思方厄時,汗出如洗冰。
側聞前此者,覆溺已屢曾。
此事通為邦,長民可以懲。
因書作長詩,俾不忘戰兢。
杖履不能遠,逍遙池上林。
微風起眾響,炎日隔繁陰。
斐亹激流泉,間關語鳴禽。
放懷在離人,寄賞欣會心。
既謝朝市喧,亦忘山谷深。
雖知非吾室,猶以開煩襟。
高冠長劍非一賢,子獨困窮情可憐。
差池早為后曹掾,坎砢復就東山眠。
昔者結交期白首,邇來傾蓋凡幾年。
窮轍決江竟寥闊,缊袍共敝無由緣。
人生如處不如意,自古富貴皆由天。
天門九重不可問,咄嗟拊髀心拳拳。
秋風埽飛葉,客子鬢垂斑。
好事煩攜酒,懷情愜閉關。
坐看涼月墮,醉送暮鴻還。
后日相思意,蕭蕭叢菊間。
四時急相乘,五月大火中。天地為熾爐,萬物皆沸銅。
吁嗟望云漢,長嘯懷清風。覆載雖高厚,跼蹐似不容。
蚩蚩道旁子,奔走勞厥躬。外以塵土傷,內為利害攻。
狂酲無由濯,勢與群物終。安知逍遙游,采真得所從。
寶宇豁高嚴,劇談叩真空。虛白從中來,清涼脫樊籠。
惜哉但獨樂,不與斯人同。作詩寄妙賞,藐若凌青穹。
依隱或玩世,詭時在不逢。三復金玉音,曠然已發蒙。
君居近城市,每獨厭囂煩。
積雪成高臥,故人來在門。
埽除更爽塏,談笑寂無喧。
開窗延寒月,拂席置清樽。
真得酒中趣,安知狐白溫。
出城問窮僻,負郭正瀟灑。
主人著書長閉關,佳樹當門宜系馬。
下馬上堂還讀書,新詩古琴雙起予。
昏鴉棲雞欲斂翼,興盡將去猶須臾。
徒見城中軒冕客,不如吾人一縫掖。
安得茅茨同里居,子在東阡我南陌。
結茅更何好,列柏自成林。
素履宜獨往,幽人欣宿心。
炎輝翳羽蓋,清吹和瑤琴。
稍與事物遠,忽如丘壑深。
良無山水趣,安得契知音。
將漕煩明府,東游慰越吟。
斲冰雖楚水,乘興即山陰。
去去陶嘉月,悠悠見子衿。
因君倚城關,送目亂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