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雜事詩 其二十九
芝山宮殿剩豐碑,搖動春風見菟葵。
二百余藩齊灑涕,不堪哀誦《式微》詩。
芝山宮殿剩豐碑,搖動春風見菟葵。
二百余藩齊灑涕,不堪哀誦《式微》詩。
芝山的宮殿如今只剩下高大的石碑,春風中菟葵搖曳。二百多個藩國一同悲泣,讓人不忍哀傷地誦讀《式微》詩。
芝山:具體所指需結合日本當時地理情況,可能是當地一座有歷史意義的山。
豐碑:高大的石碑,常象征著過去的輝煌。
菟葵:一種草本植物。
二百余藩:指日本當時眾多的藩國。
《式微》詩:《詩經》中的一篇,表達了對現實的不滿和歸鄉的渴望,這里借指哀傷之辭。
黃遵憲創作《日本雜事詩》時處于日本明治維新時期。明治維新使日本政治體制發生重大變革,傳統的藩國制度瓦解。此詩反映了這一時期日本舊有政治格局的衰敗,詩人目睹這種變化,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日本明治維新后舊有藩國制度的衰敗。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和用典,以景襯情,引用《式微》詩深化主題。在文學史上,它是研究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社會變遷和詩人心境的重要資料。
昨宵官舍飲,俱是故園人。酒興吟邊逸,鄉情客里親。坐殘窗外月,傾盡甕頭春。醉覺乾坤大,狂吟若有神。
筆底江山已自靈,千峰匹馬錦囊停。荊家莫詫關仝好,大庾南頭分外青。
小窩聊當大槐鄉,酒半茶初夢味長。明日夢醒何處去,鹽車駑馬一彷徨。
游子江南生事微,五年京國夢柴扉。彈冠總為王陽在,乘櫜虛隨陸賈歸。藜藿已秋仍寄食,芰荷當暑未成衣。諸公也念求升斗,日夜高堂白發稀。
野水橋邊折得看,花頭開盡雪痕乾。剛風搖動仙云墜,一夜香深玉骨寒。
破碎珊瑚網,低徊玳瑁釵。席中虛有合歡杯。竹影依稀不見可人來。紅豆天絲斷,落花玉樹埋。空思合鏡夢邊回。盡管盆梅勝雪雪成堆。
濂溪闕里舊風煙,仰止于今五百年。太極有圖誰會得,后生立志正希賢。
炎駕煽中宇,海沸魚龍赪。梧井葉倏墜,錚然檐騎鳴。白露晃丹葉,明河瀉長楹。坐見螢火流,涼思驟能生。平生不習暑,況茲多病嬰。濯手理黃卷,前除凄以清。微飔度脩竹,木杪下秋聲。不待張朱弦,兩耳已開明。俯拾青莓苔,宿靄自盈盈。移枕頹檐下,簪紱欲忘情。
花痕月影杳難分,幻作遙天縹緲云。為遣愁懷貪白酒,漫裁詩柬報紅裙。林間沉醉聊吹笛,日下清游懶拜君。悟到忘機同一笑,悠悠鷗鳥亦相親。
南極老人星不孤,輕風灑灑披佳圖。青城何來紫煙氣,羨門園客無時無,我亦頹焉自放思蓬壺。年來鹿鹿造物驅,拮據職業形神枯。閒窗展對快碩膚,須眉欲語欣吾徒。一掌留禁釋不辜,一總陪憲飭廉隅。載讀高談稷下與吳歈,滴滴灌頂甘醍醐。曹劉可役屈宋奴,酒后耳熱歌烏烏。翩躚曳履鐘山趨,不讓當年九老在東都。道能隨物化,身肯要人扶。仆本淄黌一耄夫,蒲姿亦與名賢俱。五載艱辛東野御,居然濫吹齊之竽。夜行秉燭胡為乎,菊荒三徑真為愚。咄哉二老皆通儒,壽身壽國道味腴。君不見齯齒重生鬢欲角,增籌賜卣良非迂。
秋滿南山菊正黃,又驚明日是重陽。賢侯久訂龍山約,不似鄰封簿領忙。
慈顏九帙鬢如鴉,世族前朝宰相家。天近縣官時賜帛,春深孫子日扶車。麻姑酒是長生藥,阿母桃應幾度花。學士詩成無限思,五千里外望京華。
拍手他鄉遇故知,不妨卮酒話心期。英豪意氣猶平日,政事機關勝昔時。學悟素行那擇祿,命當清苦只吟詩。操持到此真奇士,不道今奇古亦奇。
凈凈清清凈凈清。澄澄湛湛湛澄澄。冥冥杳杳杳冥冥。永永堅堅堅永永,明明朗朗朗明明。靈靈顯顯顯靈靈。
云樹風初勁,霧窗晴尚慳。雁落野塘暝,鶴鳴水村寒。重來尋梅徑里,漸喜嫩萼堪看。向日院宇荒閑。香冷舊銅盤。幾格橫素帙,屏壁淡煙巒。弓腰冷袖,多情維憶前歡。但溫存羔酒,留連獸炭,暮江欲雪年又殘。山晚牛羊下,野荒鳧雁肥。雨腳度江遠,日光映林微。泥深何堪縱步。倚杖謾立苔磯。望極浦口云歸。寒氣透征衣。斷冰隨浪楫,斜竹偃風扉。江空歲暮,村深人跡還稀。待霜橋梅破,茅堂酒暖,放船速客延暮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