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雜事詩 其二十六
倚天銅佛古于樹,
掛月玉鏡寒生苔。
對人露立總不語,
曾見源平戰斗來。
倚天銅佛古于樹,
掛月玉鏡寒生苔。
對人露立總不語,
曾見源平戰斗來。
那高聳入云的銅佛比古樹還要古老,如掛在天上的玉鏡般的月亮讓青苔都生出寒意。它對著人直立在那里默默不語,它曾見證過源氏與平氏的戰斗。
倚天:形容銅佛高聳入云。
玉鏡:喻指月亮。
源平戰斗:指日本平安時代末期,源氏和平氏兩大武士集團之間的戰爭。
黃遵憲在日本任職期間,深入了解日本的歷史、文化、社會等。此詩創作于他對日本歷史文化的考察過程中,源平合戰是日本歷史上重要事件,黃遵憲通過此詩表達對日本歷史變遷的感悟。
這首詩以銅佛為切入點,見證日本源平戰斗的歷史,展現歷史興衰。其特色在于借物抒情,以簡潔語言傳達深刻歷史感慨,在黃遵憲日本題材詩作中有獨特價值。
日聽人間旦暮鐘,春來春去豈無蹤。庭花欲謝紅先減,林葉初齊綠漸濃。弱絮不時邀乳燕,晴絲仍自惹游蜂。綿綿神理誰堪語,獨向川原倚一筇。
蝦蟆頭上戴青苔,繡出鴛鴦孰辨猜。幾許離人消息斷,一聲鴻雁送愁來。
寇盜縱橫水旱偏。憂時無計淚潸然。文章欲紹龍門業,矩矱唯存馬政篇。思往哲,拜衣冠。儒林循吏兩堪傳。鄣東萬戶碑銜口,遺澤何因止硯田。
煙磴入風路,攲危轉深冥。通明忽到眼,石自太古青。仙人故臺在,何處乘云駢。
前山收苦霧,宿鳥有新聲。萬里南天客,三冬此日晴。
土暗塵昏天水碧,風驚雨過女真黃。鬼火光中遺石馬,仙盤柱下泣銅人。
此身好在無根蒂,興會來時便出行。天籟常吹隨物取,心弦自撥以詩鳴。孤亭兀兀凌煙起,雙創棱棱照澗清。他日北游能枉駕,久藏春釀待先生。
探花蝴蝶舞三臺,啄木掉頭鳴訝鼓。處處相逢岑大蟲,元來便是玄沙虎。
驚醒。夜來夢,皓月飛檻流光,翠竹穿簾篩影。市喧靜。坐起披衣,望遠愁凝。懷人心痛,是時急管,哀弦未堪聽。往事縈想,自覺淹煎如酒病。絮花蹤跡,沾泥尚無定。轉眼秋風,繡戶清冷。香衾零亂,墜歡從此應難整。
諸葛子作者,詩曾我細看。出山因覓孟,踏雪去尋韓。謬獨哭不錯,常流飲實難。知音知便了,歸去舊江干。
歷翠捫蒼堅,不犯塵衣涴。暗香何處花,松下微風過。當有道人來,霏煙承寶坐。
力欲謀閒天不可,黑頭指顧便成翁。馬牛生事思真愧,大小葫蘆畫總同。把酒猶堪酬白日,披襟何用辨雄風。流行坎止吾奚卜,留證江湖雪里鴻。
一回吃水一回噎,百鍊精金要人別。門前誰解倒剎竿,甕里何曾失卻鱉。
拋卻羊裘入漢庭,偶然高臥兩忘形。先生無處可伸足,太史何煩奏客星。
一枝寒艷映窗光,蕊氣侵衣斷客腸。漢上水邊千萬樹,春來何地著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