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欒子仁韻送別四首
從來尼父欲無言,須信無言已躍然。悟到鳶魚飛躍處,工夫原不在陳編。
操持存養本非禪,矯枉寧知已過偏。此去好從根腳起,竿頭百尺未須前。
野夫非不愛吟詩,才欲吟詩即亂思。未會性情涵詠地,《二南》還合是淫辭。
道聽涂傳影響前,可憐絕學遂多年。正須閉口林間坐,莫道青山不解言。
從來尼父欲無言,須信無言已躍然。悟到鳶魚飛躍處,工夫原不在陳編。
操持存養本非禪,矯枉寧知已過偏。此去好從根腳起,竿頭百尺未須前。
野夫非不愛吟詩,才欲吟詩即亂思。未會性情涵詠地,《二南》還合是淫辭。
道聽涂傳影響前,可憐絕學遂多年。正須閉口林間坐,莫道青山不解言。
自古以來孔子就說過不想多言,要知道即便不說話道理也已鮮明呈現。領悟到了鳶飛魚躍的自然妙趣,做學問的功夫原本就不在陳舊的書籍里。秉持操守、涵養心性本不是禪修,糾正偏差卻不知已經過了頭。這次離去要從根本處做起,即便已達到很高境界也無需再刻意向前。我并非不愛吟詩,只是剛想吟詩思緒就變得雜亂。若不能體會詩中性情的涵泳之地,《詩經·二南》也會被認為是淫辭。在道聽途說、以訛傳訛之前,可惜純正的學問已經斷絕多年。正應該在林間閉口靜坐,不要說青山不會說話。
尼父:指孔子。
躍然:明顯的樣子。
鳶魚飛躍:出自《詩經·大雅·旱麓》“鳶飛戾天,魚躍于淵”,比喻萬物各得其所,自然和諧。
陳編:指古書。
操持存養:秉持操守、涵養心性。
矯枉:糾正偏差。
根腳:根本。
竿頭百尺:比喻學問、事業達到很高的境界。
道聽涂傳:即道聽途說。
絕學:指中斷的學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做學問只注重書本、人云亦云,而不注重內心體悟和從根本處下功夫的現象。詩人可能是在送別友人時,借此詩表達自己對學問和做人的看法,勸誡友人要注重實際領悟和從根本做起。
這首詩主旨在于倡導正確的學問之道,強調要從自然和生活中領悟道理,從根本處下功夫,批判了當時學問的不良風氣。其突出特點是富有哲理,以詩說理。在文學史上雖不以藝術技巧著稱,但反映了當時的學術思想和社會風氣。
飛蓋滿南園,想見八仙遙集。
幾樹海棠開遍,正新晴天色。
休辭一醉任扶還,衣上酒痕濕。
便恐歲華催去,聽秋蟲相泣。
摘索衣裳宮樣。生得臉兒福相。
容止忒精神,一似觀音形像。
歸向。歸向。見者擎拳合掌。
南土。賢銅虎。
黃木灣頭騰好語。
騎羊執穗神仙五。
拭目摩肩爭睹。
無雙治行今猶古。
嘉瑞流傳樂府。
翠葆搖新竹。正榴花、枝頭葉底,斗紅爭綠。誰在紗窗停針線,閑理竹西舊曲。又還是、蘭湯新浴。手弄合歡雙彩索,笑偎人、福壽低相祝。金鳳亸,艾花矗。
龍舟噀水飛相逐。記當年、懷沙舊恨,至今遺俗。雨過平蕪浮天闊,畫艗凌波盡簇。沸十里、笙歌聲續。好是蟾鉤隨歸棹,任歡呼、船重成頹玉。猶未忍,罩銀燭。
春已半。觸目此情無限。十二闌干閑倚遍。愁來天不管。
好是風和日暖。輸與鶯鶯燕燕。滿院落花簾不卷。斷腸芳草遠。
柳岸碧漪深,底事催人行色。無計曲留情話,只別愁如織。
小蠻樊素兩傾城,幾度醉狂客。明日扁舟西去,聽歌聲不得。
錦帳寒添,畫檐雀噪,凍云布野。望空際、瑤峰微吐,瓊花初綻,江山如畫。
裁冰剪水裝鴛瓦。杳旗亭路,依稀管弦臺榭。倚小樓佳興,一行珠簾不下。
隨縷板、歌聲閑暇。傍翠袖云鬟、憐艷冶。似佯醉、不奈嬌羞,濃歡旋學風雅。
相暝色、雙鸞舞罷。紅獸暖、春生金斝。但??飲,香霧卷、壺天不夜。
緹室群陰清曉散。灰動葭莩,漸覺微陽扇。日永繡工才一線。挈壺已報添銀箭。
六幕無塵開碧漢。非霧非煙,彷佛登臺見。梅萼飄香縈小宴。霞漿莫放琉璃淺。
風雨連朝夕。最驚心、春光晼晚,又過寒食。落盡一番新桃李,芳草南園似積。但燕子、歸來幽寂。況是單棲饒惆悵,盡無聊、有夢寒猶力。春意遠,恨虛擲。
東君自是人間客。暫時來、匆匆卻去,為誰留得。走馬插花當年事,池畹空馀舊跡。奈老去、流光堪惜。杳隔天涯人千里,念無憑、寄此長相憶。回首處,暮云碧。
漠漠江皋,迢迢驛路,天教為春傳信。
萬木叢邊,百花頭上,不管雪飛風緊。
尋交訪舊,惟翠竹、寒松相認。
不意牽絲動興,何心襯妝添暈。
孤標最甘冷落,不許蝶親蜂近。
直自從來潔白,個中清韻。
盡做重聞塞管,也何害、香銷粉痕盡。
待到和羹,才明底蘊。
斜風細雨作春寒。對尊前。憶前歡。曾把梨花,寂寞淚闌干。
芳草斷煙南浦路,和別淚,看青山。
昨宵結得夢夤緣。水云間。悄無言。爭奈醒來,愁恨又依然。
展轉衾裯空懊惱,天易見,見伊難。
天末相逢,醉中不訝車茵污。
一聲鳴櫓。驚散眠沙鷺。
我是行人,卻送行人去。
聽金縷。莫辭甘醑。別淚飛寒雨。
溪山多勝事,詩酒辨清游。主人為我,增茸臺榭足凝眸。仿佛玉壺天地,隱見瀛洲風月,千首傲王侯。誰與共登眺,公子氣橫秋。
記當年,曾共醉,庾公樓。一杯此際,重話前事逐東流。多謝兼金清唱,更擬重陽佳節,挼菊任扶頭。但愿身長健,浮世拚悠悠。
暫時莫蕩出燕然。冰柱凍層檐。
時節馬蹄歸路,楊花亂撲征韉。
如今歸去,銀鐺宜見,七寶床邊。
待得退朝花底,家人爭卷珠簾。
文章驚世。半挹南宮第。
蟾窟澄輝天似洗。折得窅窊丹桂。
當年蓬矢生賢。流霞滿祝長年。
更愿巨鰲連釣,楓宸第一臚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