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雜事詩 其二
泰初一柱立天瓊,
岳降真形地始成。
西有和華東諾冊,
一夸手造一胎生。
泰初一柱立天瓊,
岳降真形地始成。
西有和華東諾冊,
一夸手造一胎生。
遠古時一根天柱立于天際,山岳降臨以真實形態讓大地形成。西邊有和華(可能指基督教的上帝),東邊有諾冊(可能是日本神話相關事物),一個吹噓是親手創造世界,一個稱是一胎而生出萬物。
泰初:指遠古、天地未分之時。
天瓊:可能指天際、天空。
岳降:山岳降臨。
和華:可能指基督教中的上帝耶和華。
諾冊:推測是日本神話中的相關概念,但具體指代需結合更多日本神話研究,這里應是與日本創世神話相關事物。
《日本雜事詩》是黃遵憲出使日本期間所作。當時中國面臨內憂外患,而日本明治維新后積極學習西方,在文化、思想等方面呈現出多元融合的態勢。黃遵憲在日本接觸到西方文化和日本本土文化,此詩可能是他對不同文化中創世觀念差異的觀察與記錄。
這首詩主旨在于對比東西方不同的創世傳說,展現文化差異。其突出特點是用簡潔語言對比不同文化元素。在文學史上,《日本雜事詩》是近代中國人了解日本文化的重要資料,此詩為研究當時文化交流提供了素材。
撥云峰下撥云亭,
萬竹凝秋列畫屏。
皇甫真人遺業在,
滿林寒葉佛燈青。
前歲泊船真州江,滿船明月搖船窗。
今年復向真州住,黃昏待月月欲吐。
明月照人無丑好,來來去去令人老。
一杯船尾得月多,聽我試唱真州歌。
真州歌將奈何大,船如屋船船官鹺。
危檣插空飛不入,鐵鎖鉤聯密如織。
語音嘈唧了不分,同是經商異南北。
居民大半趨四壩,倡女沿河晚妝罷。
短擔雙檐喚賣鮮,小舠三槳輕如駕。
連樓夾巷簇簇新,家家許住異鄉人。
共道今年生意少,下客折本上客貧。
江南春山疊疊綠,荊楚轉運遙聯屬。
南京供奉日日過,金字黃旗去還續。
君不見文信公,幾陷虎口中。
但愿路日通,不怨東西逢逆風。
精廬結搆敞虛明,曲折中如玉磬成。
藉石凈宜敷翠樾,栽花深許護柴荊。
壁間歲月藏書舊,天上功名拂袖輕。
草罷太玄無客到,晚涼高棟看云行。
花影不可埽,
縱橫月明中。
光芒裛新露,
香氣生微風。
夜永興不淺,
幽人與誰同。
物觸輕舟心自知,
風恬煙靜月光微。
夜深江上解愁思,
拾得紅蕖香惹衣。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相去萬馀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返。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
新年偏雨積,最喜鳥催晴。不是歲寒客,安知春望情。酒須紅粉送,花要白頭迎。鶯小能歌曲,參差莫斷聲。
幾日陰寒甚,年光在雨中?;ń坛钏急M,鶯使夢魂空。臘果爭兒女,春醪讓老翁。收燈今歲早,人事覺匆匆。
細雨無朝夕,沖寒客不過?;ǔ罱駳q少,酒恨去年多。未老辭耕作,閒惟事嘯歌。河清終已矣,難俟奈君何。
檐前鐵馬響咚叮
風攪池荷暗送馨
午枕夢回涼似水
臥聽鸚鵡誦心經
陰晴養花天氣
士女游衍風晨
一翻佳人拾翠
滿城桃李爭春
幾年同視草,
此日重分茅。
睦族周三等,
觀風楚四郊。
金函來上國,
醴酒出中庖。
羨爾浮湘去,
伊予獨系匏。
一陣簾前疏雨過,夕陽樓閣晴妍。小安筆硯晚風前。柳絲低拂地,蕉影半遮簾。
團扇單衫都稱意,不須紗帽閑眠。靜看庭際飏茶煙。綠陰中斷處,紅試晚花天。
茆齋小筑傍清溪,坐對云山當畫題。遙指煙林蒼翠里,有人叱犢過橋西。
把卷吟哦興正長,更勞晴雨費商量。披圖忽憶江南路,耕讀傳家舊草堂。
甘棠種遍水云區,豐稔頻年萬頃腴。士樂詩書農力穡,妙將風俗繪成圖。
子城南畔古滄浪,復樹回流匝寶坊。
幢影倒凌波石動,松陰斜拂島云翔。
幾隨詩客來投社,每憶經僧坐品香。
隔市梵音知不遠,翠煙深處有禪房。
縣曹文墨厭拘纏,野飯山行舊所便。祇道窮涂難措足,朝來風日為誰妍。
每愧敲榜辦賦租,會心還喜勸耕初。渠儂嗣饗金穰慶,老子長捐柱后書。
勝日乘閑覺半仙,笑摩老眼向風煙。平章春事禽能語,媚嫵韶光柳未眠。
桑條麥隴接比鄰,社酒家炊丐路人。風俗尚如它日否,憑誰細問故園春。
今日不知來日事,百年枉作萬年圖。青青一種芭蕉樹,春雨敷榮秋雨枯。
憶昨歲晚雪飛白,都閫門墻映紅碧。依稀記得建陽過,南北東西總為客。
建陽縣令薛給事,開尊北堂邀我至。對花云是美人蕉,不怕風霜逞嬌媚。
前月京師附書還,為傳給事死諫官。見花憐花為花惱,萬丈雪山毛骨寒。
都司劉郎舉武舉,每以危言動天子。螭頭豹尾不肯留,獨鞚花虬行萬里。
萬里邊庭絕羽書,手種芭蕉三百株。一宵蹄齧苦不戒,粉碎玉人傷綠珠。
共汝朝來有歸興,細雨沈沈滿三徑。攜鋤斸取舊根荄,且種窗前欹枕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