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亭十詠 其三 吳王獵場
昔在全吳日,從禽耀甲戈。
百車嘗載羽,一目舊張羅。
地變柔桑在,原荒蔓草多。
思人無復見,落日下山坡。
昔在全吳日,從禽耀甲戈。
百車嘗載羽,一目舊張羅。
地變柔桑在,原荒蔓草多。
思人無復見,落日下山坡。
過去在吳國全盛之時,吳王帶著軍隊打獵炫耀武力。曾有百輛車裝載著獵物的羽毛,一處地方就張滿了羅網。如今土地已變,只有柔桑還在,原野荒蕪,到處是蔓草。思念古人卻再也見不到了,只有落日慢慢沉下山坡。
全吳:指吳國全盛時期。
從禽:追逐禽獸,即打獵。
載羽:裝載著獵物的羽毛,代指獵物。
一目:一處地方。張羅:張開羅網。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詩人游覽吳王獵場舊址,當時吳國早已滅亡,曾經的輝煌不再。詩人目睹獵場如今荒蕪之景,結合歷史興衰,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歷史興衰,其突出特點是通過今昔對比展現滄桑巨變。在文學史上,它以小見大,從一個獵場的變遷反映朝代興亡,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學價值。
錦雞喚紅日,淥水絢青春。垂楊十馀里,樓閤不生塵。燕歲鶯年遂相慕,鴉黃蛾綠新流顧。誰家女雛好嬌啼,牽車為向華山度。
綠滿園林紅已稀,濕煙和柳共霏微。誰家油壁春寒里,獨輾天街曉雨歸。
念昔延英對,皇心眷瑣材。翻身辭璧水,舉武上蓬萊。日轂扶今圣,槐庭上亞臺。大恩無路報,淚血濺馀哀。
連天湖水碧無痕,煙柳長堤落日圓。放棹云霞深處去,波光山色可銷魂。
九夏行殘暑氣侵,孤城風雨客途心。原非有我忙偏劇,只是投人意便深。宿虬劃雷驚欲動,濕云過樹斷還沉。廿年萬里探奇跡,惆悵而今祇獨吟。
倘使身為老技師。山崩地裂可先知。仙丹一粒足充饑。閬苑晴光皆入畫,人寰正氣總成詩。一花能放四時枝。
久病臥江村,發白面黧黑。艱難念溫飽,日夜積涓滴。聚壤糞園桑,荷鋤耘壟麥。茍失一日勤,農事深可惜。小兒念乃翁,卒歲共欣戚。跂望明年春,社雨泥一尺。
燈影高低萬竹間,暫移尊酒一開顏。杯浮夜色如邀月,風送涼聲似在山。火樹近從南尉得,燭龍遙自葛陂還。高齋秋氣長如此,密筍當門且勿刪。
河漢盈盈夜遽央,淡日欲出流云涼。捲簾默坐看流水,風送一番松桂香。
彭城老父,陸沉皓首。炎鼎將移,麟搉鳳蹂。吊哭低回,曾非儕友。薰膏之規,哲士宜守。
二分明月好,深夜自光輝。玉兔臼常滿,金猊香漸微。車放寒薦酒,橘柚晚侵衣。遙念青溪口,憑闌盼我歸。
近浦霏開略彴,遠山云沒招提。樹底人家欲曉,隔籬彷佛雞啼。潮退寒洲聚沫,雨收春嶂蒸云。歷歷舊經行處,江村曙色初分。
盧子躘踵也,賢愚總莫驚。蚊?當家口,草石是親情。萬卷堆胸朽,三光撮眼明。翻悲廣成子,閑氣說長生。
階前漫有忘憂草,帳里空垂辟悶犀。惟有相思助吟興,一篇才了又重題。
江帆懸曉風初正,江草回春日向遲。一曲鰲峰何限興,十年棠野有馀思。樽前談藝曾操縵,圯上傳書自握奇。誰道衰翁虛伏枕,夢隨竹馬引牙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