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會稽溪口躬師上人房
溪口相傳地最靈,其間風物與人清。
鐘聲夜到江頭盡,云氣朝從檻外生。
幾副輕綃供畫筆,一林脩竹寄閒情。
閉門終日無塵事,臥看南□自晦明。
溪口相傳地最靈,其間風物與人清。
鐘聲夜到江頭盡,云氣朝從檻外生。
幾副輕綃供畫筆,一林脩竹寄閒情。
閉門終日無塵事,臥看南□自晦明。
溪口一直相傳是最有靈氣的地方,那里的風景和人都很清幽。夜晚鐘聲一直傳到江頭才消失,清晨云氣從欄桿外升騰而起。幾幅薄紗可供畫家作畫,一片修長的竹子寄托著閑適的情懷。整日閉門沒有塵世瑣事,躺著看南邊天空的陰晴變化。
躬師上人:一位僧人。
輕綃:薄紗,這里指繪畫用的絹。
脩竹:修長的竹子。脩,同“修”。
晦明:陰晴,明暗。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在游覽會稽溪口時,被當地的清幽景色和寧靜氛圍所吸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心境應是閑適、愜意的。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會稽溪口的清幽之景,突出其寧靜、靈秀的特點。語言清新,意境優美,展現了詩人對閑適生活的追求,在描繪自然景色的詩歌中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境入階州勢轉雄,高山流水祛心蓬。迎風稻稚鱗鱗翠,映日椒馨曄曄紅。萬像仙靈垂幻跡,朝陽禪脫證真空。岷江一派流初遠,裘葛迭思迥不同。
真幻無端晴又雨,一春花影凄迷。捧心人在苧蘿西。江干桃汛泛,林表杜鵑啼。荷沼香凝家國恨,芳魂冷葬鴟夷。采蓮歌起浣紗溪。千秋驚絕艷,幽憤倩誰題?
至樂本無聲,簡言始遺味。至治本無為,用察乃興偽。飲水終自樂,抱獨仰何愧。強置方丈筵,欲暢顧多累。歡謔志已馳,將送禮復贅。安得同心人,忘言日相對。
古道大堤遮。殘照西斜。平原莽莽接平沙。幾處荒村人跡斷,屋角棲鴉。何處起悲笳。云水天涯。西風天末走龍蛇。河上離人三十萬,歸去無家。
誰能寫此世相圖,絕麗奇哀邁往古。留取卷葹不死心,嚼血噴天散花雨。
看盡千峰意不關,青天忽接是廬山。來朝紫氣君休怪,身在嵯峨峭舊間。
郡邑頻騷動,朝廷失撫綏。君由先圣出,政學古人為。北極回旋里,東門祖餞時。家從天上挈,官自日邊移。雪樹違燕市,風帆掠楚祠。大江開浩蕩,靈岳見參差。候吏迎皆喜,州人到恐遲。苔虛蔣琬宅,竹凈褚公池。閒暇應攜酒,登臨得賦詩。此邦稱富庶,今代益蕃滋。地氣湘潭會,天文翼軫垂。山川曾屢涉,風土向來知。粳稻金纏穗,松杉翠壓枝。魚肥春雨窟,牛滿夕陽陂。禹貢連三澨,虞巡接九疑。至仁終遠被,淳俗未全漓。豹隱多文采,鴻飛足羽儀。五兵閒警邏,千耦樂耘耔。聽訟寧求異,觀風政在茲。治成聽舉最,萬里慰懷思。
山峭。彩霞照。一顆神珠常吐耀。無窮瑞氣長籠罩。更有祥煙裊裊。三清專遣青童詔。報道無為功要。
海會寮中略問禪,高僧剛道語難傳。卻詢耶舍羅那事,俯仰人間七百年。
□羊十萬擁孤城,黃鉞將軍久控兵。海上晚風春播蕩,天邊北斗夜分明。憂愁自擬周婺婦,出處深慚魯兩生。望斷白云心欲折,篝燈含淚讀陳情。總戎羽檄似流星,將校麾旄駐野亭。江水總流兒女淚,湟池空染□羊腥。長洲二月花無主,茂苑千年草自青。讀罷陰符無一事,如何閉戶草《玄經》。
縣組遙持入萬山,棠陰俄覺頌聲間。直應小試牛刀手,鹓鷺終歸玉筍班。
寒蔭竹梢云,清分稻畦水。無令鷗鷺知,驚散菰蒲雨。
舞劍清夜闌,孤燈耿中堂。一舞空奸邪,再舞摧豪強。頻起為君舞,月出云飛揚。氣沖牛斗暗,影動蛟龍翔。悲風轉蕭颯,壯志彌慨慷。時哉不我逢,石匣深韜藏。
懶向東溟釣碧波,醉時自唱太平歌。銀竿插在靈河畔,閒把龍須作玉蓑。
看花曾醉上林春,又喜承恩出紫宸。百里牛刀初小試,九天鵬翮未全伸。薊門暮雪拈行旆,閩嶠晴云接路塵。到日想知公事簡,雁來莫惜宕書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