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平江韓子師侍郎見寄三首 其二
靈泉杖屨浙江頭,經濟長懷尚典州。
堂上讀書朝氣爽,臺前呼月海光浮。
交情尺素勤雙鯉,筆力枯松挽萬牛。
已把三章翻樂府,為君擊節變蠻謳。
靈泉杖屨浙江頭,經濟長懷尚典州。
堂上讀書朝氣爽,臺前呼月海光浮。
交情尺素勤雙鯉,筆力枯松挽萬牛。
已把三章翻樂府,為君擊節變蠻謳。
我拄著拐杖漫步在浙江邊的靈泉旁,你心懷經世濟民之志還在掌管州郡。你在堂上讀書,早晨的氣息清爽宜人,在臺前呼喚明月,海上波光浮動。你用書信殷勤地表達情誼,筆力如同能挽萬牛的枯松般剛勁。你已把詩篇改編成樂府詩,我為你擊節,讓這歌聲在蠻地傳唱。
次韻:依照別人詩的韻腳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靈泉:浙江邊的一處泉水。
杖屨:拄杖漫步。
經濟:經世濟民。
典州:掌管州郡。
尺素:書信。
雙鯉:指書信。
枯松挽萬牛:形容筆力剛勁。
三章:指詩篇。
樂府:古代音樂官署,后指可以入樂的詩。
擊節:打拍子,表示贊賞。
蠻謳:蠻地的歌謠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當時韓子師侍郎在某地掌管州郡,詩人與之有書信往來,詩人可能是在收到韓子師的寄詩后,依照其韻腳和用韻次序進行和詩,表達對友人的情感和對其才華的贊賞。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贊賞和情誼。其突出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開闊,語言富有表現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唱和交流。
疑笑疑嗔,不冠不履。憨生稚氣仍如此。雙眸閑閱世人多,何人儂外能同你。雪嶺支筇,月湖吹笛。游蹤細數都堪喜。個中喜色底因濃,最憐鬢綠無塵滓。
俗塵汩汩負清游,重出城來已暮秋。水洗柳根攲斷岸,霜摧蘆葉擁荒洲。鄉音不到愁來雁,野性無拘羨去鷗??上б坏堂髟潞?,隔關難作夜深留。
儂家何處是,舴艋太湖頭。自識人間路,秋聲會起愁。
皇華曾此度湘流,此日重經太乙樓。桐葉三年封帝子,萍蹤千里晤君侯。風臨夏屋勞前席,云擁春臺解敝裘。圣主恩深投不遠,長沙東望即瀛洲。
□□□□□□□,□值凄涼八百秋。入院伽藍先稽首,題詩神鬼暗添愁。幾章鐫石珠璣燦,一帶臨江泉石幽。讀罷中興碑去后,逢人便舉伴茶甌。
客至書來總不知,卻緣邇日吠聲稀。蛛絲網遍常行處,猶道奔逃未肯歸。
兩個堪稱曠世才,一為報國一為梅。生前志向各殊異,咫尺墳塋豈往來?
瑩白姿容謝粉鉛,不教酒洗自嬋娟。日華暖抱溶溶雪,月影涼生淡淡煙。深鎖春愁歸院后,靜思曉夢憑闌邊。那堪掃地東風惡,抹摋清明又一年。
樹猶如此親安在,歲月去人何迅速!陟岵陟屺望不及,入室升堂成宿昔。劬勞未報棄諸孤,號泣旻天涕沾臆。走獸聞之失其群,飛鳥聞之墮其翼。物之感也有如此,宜爾諸孤哀罔極。始豐先生辭馀力,文章今擅歐蘇筆。記成不忍再三讀,未及終篇語嗚咽。乃知人皆有父母,天性油然非染習。孝思不匱永錫類,草偃風移而俗易。三復始豐記,擊節為太息。往求二木之所在,果然拔地俱千尺。孝子之父見手植,造物于斯有陰騭。君不見東坡所記三槐堂,魏公德符在他日。
黃鵠黃鵠,雙飛雙宿。中道失其雄,孤雌悲逐逐。悲逐逐,嗚嗚嗚,奮絕欲與雄俱徂。不念毀巢室,念此黃口雛。黃口之雛,伊誰之哺。忍死哺雛,庶弗殆厥祖。我雛毣毣,我心孔鞠。我雛揚揚,我心斯降。高山有鳥,九苞其章。憐我寒饑痛我孀。謂我雛兮,于燁其光。飼我以玉之粒,醴之酹,不我身□殺,也謂世之祥。嗚嗚我雄,曷弗我將。海兮桑,山兮礪,矢與雄兮俱。顧語雛,顧語雛。鳳之德,勿爾孤。
密密癡云晚自凝,飄零蹤跡斷蓬輕。幽禽底事啼長咽,流水何緣浪不平。清夢未回人換世,黃花應怨我寒盟。故園回首腸堪斷,雪滿荒山瘦馬行。
忽憶前時小院歸,杏花墻角兩三枝。夜香燒斷黃昏月,縹緲鄰家玉笛吹。
又春來戶戶迓龍年,紅紫繡江山。更河清宜頌,金甌可補,島峽瀾安。穩掛風帆千萬,游子探親還。一笑同揮淚,多少悲歡。我亦馀生自許,正出門無礙,懷與天寬。縱前塵如霧,世味雜辛酸。幸抽身深藏人海,與鷗盟、長在水云間。呼椒酒,看諸孫舞,喜上眉端。
圣主能勤御,臣心敢避痾。風傳天上漏,云集曉來珂。鹓序鳴鐘列,龍光接陛多。日臨千月莢,煙覆萬年蘿。彩簇新齊仗,衣單舊賜羅。冠裾高蹈舞,鳥雀并謳歌。香散螭頭鴨,車回鷺口鵝。遙瞻紫微里,隱隱翠華過。
一別吳山又四年,客途流落幾扶顛。諸生專業無多子,同宦居官有幾員。感舊聽殘秋夜雨,思鄉吟斷夕陽天。有時一付掀髯笑,得失原來是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