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平雜詩 其七
山城落葉客衣單,
海氣陰陰夕照殘。
愁向尊君臺上望,
九秋風雨北來寒。
山城落葉客衣單,
海氣陰陰夕照殘。
愁向尊君臺上望,
九秋風雨北來寒。
山城之中落葉飄零,客居之人衣衫單薄。海上霧氣濃重,夕陽的余暉也已殘缺。滿懷愁緒地在尊君臺上眺望,深秋時節(jié),從北方吹來的風雨帶著陣陣寒意。
山城:饒平的城市環(huán)境,四周可能有山巒環(huán)繞。
客衣單:客居在外,衣衫單薄,暗示生活清苦或處境不佳。
海氣:海上的霧氣。
陰陰:形容霧氣濃重的樣子。
夕照殘:夕陽的余暉快要消失。
尊君臺:可能是饒平當地的一個高臺,具體待考。
九秋:指秋季,秋季約九十天,故稱九秋。
饒平是廣東潮州下轄縣,地處沿海。詩人創(chuàng)作此詩時可能客居饒平。秋季本就容易引發(fā)人的愁緒,詩人在山城之中,看著落葉飄零、海氣彌漫、夕陽殘照,內心的孤獨與愁悶更甚,于是寫下此詩來抒發(fā)情感。
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fā)客居愁情。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秋景烘托愁緒。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影響力,但能體現詩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細膩情感。
百戰(zhàn)歸來,半身癃廢。此生自分常無謂。晚來獨看鳥投林,宵深相伴燈城穗。笳鼓悲涼,河山破碎。陣前嘶馬搖征轡。為君重爇少年心,為君重下青春淚。
意懶云收雨,情迷水疊風。千枝又染斷腸紅。柳黛輕顰團夢墮香絨。聚散何由怨,炎涼幾處同。東君苦費一春工。依舊芳塵漸遠漸朦朧。
山陰先生讀書處,玄豹落日司嵓扃。落花滿院春寂寂,長松隔水風泠泠。有時獨隱烏皮幾,乘興自寫黃庭經。座上賓客日應滿,不知雙眼為誰青。
仙姿如玉瑩無瑕,金盞銀臺貯露華。景仰高風為相贈,一枝全勝早梅花。
同游漸損逝川波,病體支離奈老何。甲子已周仍有幾,春秋過盛亦無多。仙凡枘鑿終難合,海岳沈迷豈易磨。學道未成雙鬢雪,悠悠人事日蹉跎。
早歲識真際,前身疑凈名。窮通百年內,生死一銖輕。成佛無先后,同參有弟兄。悲傷隨世諦,益見在原情。
雞鳴弗止。弗到天明心弗喜。投轄成風。壑谷吾公宜弗通。齊盟歃酒。揚觶先聽方飲壽。盟載言何。卜晝三杯不用多。
萬善皆由一念基,學能自悟不妨遲。得他淵默天游處,何異摳衣侍子思。
草芽雨后一番青,處處郊原趁雨耕。我亦村居聊避俗,傍人錯比晉淵明。
皇帝齋心潔素誠,自朝真祖報升平。華山秋草多歸馬,滄海寒波絕洗兵。銀箭水殘河勢斷,玉爐煙盡日華生。千官整肅三天夜,劍佩初聞入太清。
朝來疲案牘,臥閣暫怡顏。原以忙成病,還因病得閒。方書隨意檢,好句放情刪。強起看花徑,行行仗小鬟。
元精鐘海岳,勛業(yè)樹乾坤。位極南曹長,階遷北院尊。晴云開水寺,旭日映江門。江門水寺張高宴,旭日晴云麗京甸。天府爭誇藻鑒名,烏臺共識冰霜面。涼風八月桂始花,碧葉飄霜疑散霞。軾前白鷺能窺隱,冠上神羊慣觸邪。神羊白鷺威千里,川后澄波凈如幾。百度風行草野間,群僚色動班行里。卻憶武皇臨御初,公居光祿禮臺予。含香近切奎三象,秉笏親陪第七車。二十年華速流電,遲暮金陵重相見。蹇劣甘投林下棲,差池豈分江皋餞。中興天子新舊邦,須公開濟啟明堂。大臣憂樂先天下,記取希文記岳陽。
苑中應起借烏軒,每汲沙泉學灌園。輦路草長巡幸少,清時誰競嗇夫言。
一片閒云出岫來,袈裟不染世間埃。獨憐陶令門前柳,青眼偏逢惠遠開。
破荒玉雪粲煙村,倚竹無言獨斷魂。三弄直須琴對越,一寒安用酒溫存。家風巢許堪同社,心事夷齊可共論。應出繽紛幾紅紫,一枝開處自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