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應善利真人祠 其九
外傳炯遺跡,真誥垂微言。子微有妙筆,羅列丹青傳。我生后諸子,傾心慕真詮。像設儼如在,白云聊續篇。
外傳炯遺跡,真誥垂微言。子微有妙筆,羅列丹青傳。我生后諸子,傾心慕真詮。像設儼如在,白云聊續篇。
溪橫門半掩,日暮客來過。
翠竹庵前密,青山閣上多。
景宜閑里覓,詩向醉中哦。
回首風塵滿,明朝事若何。
遲落前溪水,田家借一椽。
容身函丈地,闔眼濕薪煙。
馬飼牛欄下,人眠狗竇邊。
此行頻窘澁,吾意亦安然。
茲辰陰雨霽,佳月望云端。
徹燈不掩戶,佇對清輝寒。
嫦娥豈誤人,出入由天關。
天應怕鐫镵,故將好景慳。
坐久成嘆息,邂逅一何艱。
收視照肝肺,中有白玉盤。
光明無與比,通昔夢魂安。
君今先悟此,一笑定忘言。
雖云形影隔,是心常往還。
前詩非游戯,勿作綺語觀。
得得來幽寺,山靈為灑塵。
談禪饒釋子,覓句讓詩人。
好癖疑驚俗,機忘始見真。
平生丘壑志,舍此更何親。
云安欣及境,小剎為徘徊。
殿閣隨巖展,軒窗向水開。
僧雖持缽出,客自艤舟回。
欲住無留計,幽懷亦暢哉。
國家有禍源,王氏變新法。元祐壅其流,舊防無敢越。
逮至崇寧初,陰霾蔽日月。潰彼千仞堤,橫波不可遏。
求言奸臣計,正欲穽豪杰。君時亦抗章,痛哭深論列。
禁錮二十秋,著書憂愈切。緬觀前日事,一一符君說。
朝廷思大用,銅虎初旌別。使者復何心,吹毛聽媒孽。
皇天不慭遺,山梁遽摧折。七十五年間,飛電才一瞥。
殘編溢巾箱,光焰星斗揭。后人何酋酋,端不墜風烈。
同僚多絕識,冏冏秋月明。
遨游但詩酒,頗慰薄宦情。
否極泰將來,天衢看匯征。
顧我老無用,敢附青云名。
淫雨何淹久,朝陽四望晴。
云收山骨露,江落水痕生。
豁豁知人意,欣欣見物情。
天公因屏翳,勿使再縱橫。
姻好通來十八春,酒杯詩卷最相親。
休心失約尋真侶,轉首誰知作古人。
庵畔松篁長泣雨,室中書史暗凝塵。
我嘗一訪經行處,白日蕭條倍愴神。
累石成臺如蟻垤,對此澄江千丈闊。
春輪旋轉疾如飛,隔岸傳聲無間歇。
風標公子鏡中來,為我沙汀凝片雪。
晚晴更是斜陽好,樹外殘霞紅一抹。
平生任運息機心,麋鹿可馴禽可狎。
生憎智巧犯人為,激水翻車真太黠。
君不見海上之鷗胡不下,當時妄念差一發。
又不見漢陰抱甕用力多,區區反笑桔槔拙。
我今與物既大同,積刼情塵俱泯絕。
天機密契有誰知,強立臺名太饒舌。
臥溪古木勢蜿蜒,佇立斜陽旅思寛。
湍沒岸痕知漲溢,風生水面覺清寒。
靜容桃李敷濃蔭,暖放鳧鹥浴短翰。
隱約渭濱真髣髴,行藏都付一漁竿。
吾宗枝干衰,弱植念孤獨。
結交得此君,蒹葭倚瓊玉。
即之不忍去,爽氣如可掬。
初觀愛柯莖,久坐窮節目。
細葉裁云新,深根封蘚綠。
從今凈兩眼,不數山中木。
世路繁荊榛,相將隱空谷。
直須丹鳳來,采實虞庭宿。
日月當頭過,風光轉眼稀。
宦游元自薄,生計亦何微。
要逐時情好,難令野性違。
富貧同一飽,幸有北山薇。
一到平橋上,蕭然浄客心。
兩邊風細細,四面竹森森。
更喜清流駛,寧容畏暑侵。
我來歸不去,日永鎮長陰。
諦觀天地間,物物無非易。有情洎無情,與我固真一。
伏羲未仰俯,卦象已先畫。乾坤易之門,神機盡開辟。
周文魯仲尼,傳授何太密。古今元共處,心心印空寂。
展編韋三絕,門人豈語詰。曾高本愚魯,超然入于室。
子思中庸篇,孟軻仁義術。于易初不言,此道皎如日。
寥落余千載,學者空陳跡。條葉競尋采,幾人擷其實。
盤根有仙李,靈芽一枝出。衣缽自家傳,獨智探圣域。
契茲三圣書,羹墻面相覿。雅懷親炙愿,進退終跼蹐。
達人具大觀,胸次吞溟渤。斐章露肝膽,猶愧多言失。
儻許接玄談,平生事已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