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午新正書懷十首 其十
殊方節物記吾曾,海北天西一瘦藤。
烏欖雞檳嘗老酒,酥花芋葉試新燈。
瘴云度嶺濃如墨,邊雪窺窗冷欲冰。
閒展兩鄉圖畫看,臥游何必減深登。
殊方節物記吾曾,海北天西一瘦藤。
烏欖雞檳嘗老酒,酥花芋葉試新燈。
瘴云度嶺濃如墨,邊雪窺窗冷欲冰。
閒展兩鄉圖畫看,臥游何必減深登。
我還記得在這異地他鄉的節日景象,我手持瘦藤杖漂泊在海北天西。品嘗著烏欖、雞檳,喝著老酒,觀賞著如酥花、芋葉般的新燈。瘴氣如濃墨般越過山嶺,邊關的雪仿佛要透過窗戶,冷得像冰一樣。我悠閑地展開兩地的圖畫觀看,這樣臥游的樂趣又怎會比親身登山游覽差呢。
殊方:遠方,異地。
瘦藤:指手杖。
烏欖:橄欖的一種。雞檳:檳榔的一種。
酥花芋葉:形容燈的形狀。
瘴云:南方山林間濕熱蒸郁致人疾病的氣。
臥游:指欣賞山水畫以代游覽。
“丙午”為干支紀年,需結合作者具體生平確定年份。作者可能在異地任職或漂泊,在新正(正月初一)時,面對異地的節物和環境,有感而發創作此詩,以排解內心的孤寂和思鄉之情。
這首詩描繪了異地的節日景象和惡劣環境,體現了詩人漂泊的孤寂。以臥游作結,展現出豁達心境。在文學上,反映了當時的風土人情和詩人的情感世界。
錢颙畫山工畫雪,山下寒江更奇絕。萬壑千林鳥倦飛,蒼松古柏凍欲折。清人何日縱冶游,銀濤渺渺著孤舟。黃罌碧杓置篷底,定是山陰王子猷。故人高居剡溪曲,窄窄柴門鎖黃竹。遙憐孤鶴怨空山,塵榻無人伴幽獨。披蓑童頭縮猬毛,龍鱗冰片難容篙。凌競歷覽有何好,博得老眼如饞貓。沖寒乘興莫匆促,回船攏岸也不俗。故人開軒掃茅屋。品字床頭抗酒壺,留連坐到東方旭。
一聲橫笛曉林空,知是春風十日東。來歲花時在何處,探芳還有幾人同。
狼秦崇苛政,有女亦蒙冤。欲吊興亡事,神應恥重論。
我笑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相逢。歡情盡逐曉云空。愁損舞鸞歌鳳。牛女而今笑我,七年獨臥西風。西風還解過江東。為報佳期入夢。
寶閣崔嵬接漢開,朝嵐夕靄更奇哉。惜乎未暢躋攀樂,為愛龍湫當再來。
長安木葉下,匹馬問何之。去逐南鴻迅,行將北燕隨。風沙從弋繳,歲月任軒楣。毛羽寧論鎩,絳籠固可辭。滄洲吾道得,舊國宦游宜。六代豪華跡,三山縹緲思。別憐歌玉樹,贈欲把瑤枝。童稚情親日,江湖歲晚時。相逢聊此地,后會定何期。若見羊何侶,新篇慰我知。
玉露溫存絳草身,湘簾輕卷小樓春。一斜釵玉遮新白,再試霓裳替舊裙。調色淡,畫眉勻。鏡中還似那年純。容顏不為春光媚,只為君心頗自珍。
日夕穿山腹,深深至九淵。云膏含水軟,玉髓得風堅。小鑿從唐代,重封自宋年。神靈呵爾輩,斤斧莫爭先。
寺門瓦落掛霜藤,閑與君侯說廢興。秋老紫苔生臥佛,日斜黃葉映殘僧。蠹魚古壁銷千藏,風雨空堂暗一燈。勘破此中須了悟,昆明劫火向無憑。
師又丹霞去,相逢何處期。白云千嶂里,青笠獨行時。已識禪為障,方知悟是癡。寒松與白石,穩臥不須疑。
路出城東門,朝暾吐晴燄。霜華白于雪,山色青似染。群公設祖筵,治具良不儉。金盤列珍羞,玉液浮瀲滟。含情強分手,戀德猶未厭。盤山遠經過,周道平如簟。郊原杳無盡,斥堠青數點。邊墻近深溝,非有山溪險。戰守在得人,何須比天塹。夕陽返馀光,金背寒鴉閃。停裝宿高平,夜靜重門掩。挑燈倚胡床,默默自防檢。胸藏萬卷書,袖有三尺劍。茲行重王事,使命期不忝。圣賢有明訓,好惡求自慊。平生冰玉姿,肯受塵埃玷。卻笑揚子云,空能事鉛槧。
綠房千子熟,紫穗百花開。莫言行萬里,曾經相識來。
馀照忽西沈,蘿窗結暝陰。幽情誰與晤,孤思不能任。松風發遠響,石瀨荅清音。感此懷良友,因之托素琴。
萍蓬天外憶羅浮,客路風霜感百憂。孤鶴唳窮千里月,斷鴻聲徹九江秋。時情漫道同云薄,往事都教付水流。懸榻自知慚仲舉,可能徐孺共淹留。
魚入深淵鶴在陰,飛潛何幸遠庖砧。乾坤萬里云無跡,冰雪三冬柏有心。故國鉤留清夜夢,歲華分付白頭吟。莘川擬作桃源隱,共與青山閱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