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僧自文見贈四首 其一
去思無德政,豈有吏民碑。
家乏千頭橘,官羞七尺蓍。
樵蹊談野史,茗榻和僧詩。
是事山中好,歸來始得知。
去思無德政,豈有吏民碑。
家乏千頭橘,官羞七尺蓍。
樵蹊談野史,茗榻和僧詩。
是事山中好,歸來始得知。
離任后沒有值得百姓思念的德政,哪會有吏民為我立的碑。家中沒有千棵橘樹的產業,為官也羞于用占卜之術謀利。在山間小路上與樵夫談論野史,在茶榻旁和僧人吟詩。山中的一切事情都很好,歸來之后才知道。
去思:指地方士民對離職官吏的懷念。
吏民碑:舊時為頌德政而立的碑。
千頭橘:據《襄陽記》載,李衡種橘千株,臨死對兒子說,這些橘樹就是千頭木奴,可足家用。后以“千頭橘”指財產。
七尺蓍:蓍草可用于占卜,七尺蓍指占卜之具,這里表示為官不用占卜之術謀利。
樵蹊:樵夫走的小路。
茗榻:放著茶的床榻。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是在離任后回到山間,回顧為官經歷,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環境或許官場競爭激烈,詩人對官場生活有所反思,從而更珍惜山間的寧靜生活。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山間生活的喜愛和對為官經歷的反思。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人生感悟。
秋風蕭颯兮白露晞,
五十年閨闥兮寧識馬嘶。
銜轡迫人兮,歸來一空兮不死何為。
誰為此禍兮使汝當之。
樓上燈深欲閉門,夢云歸去不留痕。幾年芳草憶王孫。
向日闌干依舊綠,試將前事倚黃昏。記曾來處易消魂。
我家八桂樹,君家桂無數。枕中鴻寶書,何如小山賦。
二室接浮丘,東來渡淮水。三花何處開,半在白云里。
婆娑古松下,憶昔仙人家。風從岱宗來,吹落秦時花。
明月生東海,萬里飛煙彩。我欲往拾之,清光在蘭茝。
品泉如品士,清修良獨難。泉側支茶爐,瑟瑟松濤寒。
手把楞伽讀,懸燈伴僧宿。夜聞風雨聲,那知在深竹。
市上懸一壺,此是長房宅。青雀飛不還,報書瑤池客。
隱矣君莫疑,閉關堪避諠。不見東方子,陸沉金馬門。
田在港西家港東,
斷橋春水步難通。
束蘆挾甕穩來去,
不礙小船分釣筒。
??北塞雁,肅肅向南飛。陽氣日南矣,爾知人未知。
年年陽氣復,是爾北歸期。王孫春草綠,爾歸歸不歸。
少年無賴好尋游。何處著閒愁。羅敷陌上,窈娘堤畔,到處淹留。
艷情綺思銷磨盡,往事似塵漚。楞伽堆案,離騷系肘。別樣風流。
相逢曾記在秦樓。軟語倚空侯。最難忘處,人稱窈窕,鄉是溫柔。
別來光景堂堂去,已事莫回頭。不堪重說,韋郎非少,阿杜經秋。
賈舶魚航雪里來,冷煙殘店竹檐開。難逢公子重迎亥,欲訪吳門舊姓梅。兕酒已聞狂士哭,犢裙翻見美人哀。逋臣漫向魚鹽逐,一曲長歌日暮回。
鼓刀擊筑更誰堪,敢向清時說盍簪。頻歲避人如旅雁,終年糊口似春蠶。挾龜問卜疑傖叟,遠磬焚香辨野庵。七寶十車渾是夢,莫誇鄰女早提籃。
鉤罾結罟小橋西,花雨沾衣細作泥。過野不存廉吏犬,繞籬仍縛杜陵雞。千尋春水深成窟,百尺潛魚大似犀。回首萬殘如市后,夕陽人散鷓鴣啼。
桑麻無術故山求,歸興聊從物外游。萬里詞臣懷海市,千家鮫室雜蜃樓。丈人屢覓開元歷,長者常披五月裘。怪底獵心猶未槁,逐看蠻女打春毬。
對此團圓喚奈何,良宵常在異鄉過。
座無舊雨談風月,案有新詩且嘯歌。
朗照定知今夕共,旅愁偏恨此時多。
寒氈碌碌居人后,愧把雄心訴素娥。
背于身不見,
亦不見庭人。
物我俱無與,
方知止處真。
名園通遠郭,三徑有遺蹤。
醉日花容媚,隨風竹影重。
清歌回獨鳥,香袖趁馀蜂。
舞罷酣春閣,悠然對喜峰。
海潮東下赤嵌城,日月蒼涼禾黍平。
山過鯤身皆列郡,波連熊指忽交兵。
千年寂寞明珠貢,百丈珂峨戰艦橫。
欲問蓬萊問徐福,蛟臺蜃閣故崢嶸。
靈胥白馬擁濤來。蕩絕地天開。
蛟龍何事余怒,入壑吼春雷。
花四濺,白皚皚。撼前崖。
射潮弓弱,溯漢槎遙,人隔蓬萊。
剩粉零膏手澤新,
青箱翠匣鎖輕塵。
最憐弱女偏珍惜,
不肯開奩付與人。
景物江南處處紅,
湖邊桃李笑春風。
仙蹤綠野人何在,
好似迷離入定中。
秋風蕭颯兮白露零,汝墳何在兮何草為青。
昨秋此日兮猶冀汝生,灑墨我別兮人間父子之情。
我枯如臘兮涕更縱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