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帝靈駕發引挽歌詞六首 其一
紹運鐘陽九,興王撫半千。
斷鰲媧立極,翔鳳漢中天。
宵旰三星紀,希夷十閏年。
聲容彌宇宙,浯石不勝鐫。
紹運鐘陽九,興王撫半千。
斷鰲媧立極,翔鳳漢中天。
宵旰三星紀,希夷十閏年。
聲容彌宇宙,浯石不勝鐫。
宋朝國運遭遇厄運,開國之君統治近五百年。如同女媧斷鰲足以立天地四極,祥瑞的鳳凰在漢地天空翱翔。皇帝日夜操勞長達三個星紀(約三十年),清凈無為過了十個閏年。皇帝的聲名和容儀遍布宇宙,就算是像浯溪碑那樣的石刻也難以完全鐫刻記載他的功績。
紹運:國運。鐘:遭遇。陽九:古代術數家的說法,指災難之年或厄運。
興王:開國之君。半千:約數,形容時間長久。
斷鰲:傳說女媧斷鰲足以立天地四極。立極:建立準則,這里指開創基業。
翔鳳:鳳凰翱翔,象征祥瑞。漢中天:漢地的天空。
宵旰:宵衣旰食,指帝王勤于政事。三星紀:星紀是十二星次之一,三星紀約三十年。
希夷:道家指虛寂玄妙的境界,這里可理解為清凈無為。十閏年:閏年是為了彌補因人為歷法規定造成的年度天數與地球實際公轉周期的時間差而設立的,十閏年表示較長時間。
浯石:指浯溪碑,唐代元結作《大唐中興頌》,刻于浯溪石上,后人以浯溪碑比喻記載重大功績的石刻。鐫:鐫刻。
此詩應是在太上皇帝駕崩,靈駕發引時所作。可能當時宋朝面臨一定的局勢,太上皇帝在位期間有諸多作為,作者通過此詩來歌頌其功績,表達對他的追思。具體創作時間和當時的詳細社會環境,需結合更多的歷史資料來進一步確定。
這首詩主旨是贊頌太上皇帝的功績。其突出特點是運用神話典故和莊重典雅的語言,展現了皇帝的偉大形象。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非經典之作,但對于研究當時的政治文化和對帝王的尊崇觀念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霜須瘴面老垂垂,瘦搭詩肩古佛依。滅跡尚嫌身是累,此生永與世相違。殘經倦讀閑憑幾,幽鳥獨聞常掩扉。寢處法華安樂行,蕩除五十二年非。
南朝仙吏擅風流,四海論交半敝裘。粉署鳥啼花外雨,白門鴉散柳邊秋。故宮云氣銷長樂,近郭湖光起莫愁。馬踏夜分歸路晚,疏鐘遙動景陽樓。
求田莫問湖海士,得志付與閭閻兒。黃花滿把一尊酒,欲話此意非君誰。
流鶯百囀深樹,巢燕雙飛短簾。過客不慚阮籍,主人只似陶潛。
綠樹黃鸝陰復晴,春風何處不堪行。野煙著草綿綿色,江日浮花滟滟明。故國音書添夢想,異鄉節物減心情。逢人盡說兵戈事,始覺如今去就輕。
以我棲遲處,幽深難可論。無風蘿自動,不霧竹長昏。澗水緣誰咽,山云忽自屯。午時庵內坐,始覺日頭暾。
攜僧緩步聽溪聲,課仆疏筠出翠屏。泉石膏肓吾自許,馀生應不愧山靈。
歸去華陽古洞天,高情蕭爽絕凡緣。牽蘿石壁書紅葉,散發云林臥紫煙。長史玉經何日降,隱居真訣至今傳。江東卻擬尋君去,合景回風問上玄。
起瞻東震氣逾蒼,盛會難逢更盡觴。馮翼愿同周士吉,股肱惟藉舜臣良。晨趨劍佩爐煙上,晝接威顏黼座傍。少海前星占國瑞,天長地久祝時昌。
丁丁檐鐵寒聲溜。室淺宵深霜氣驟。無多睡意曙光微,不了吟情鐙影瘦。戲拈半偈閑參透。說與解人同信受。樓高影在月來先,花好香生風定后。
斜日秋瓜圃,云間雨過初。平疇交晚吹,涼意滿輕裾。草木浮元氣,河山擁草廬。拊心欣有得,重展故人書。
山前去路賒,江上片帆遠。家鄉在何處,一日腸九轉。
切切重切切,相逢復相別。君行車有輪,我車去無因。千里更萬里,宛轉車輪里。關山路崄巇,行速寧行遲。
煙岸人稀草色中,火天無處買清風。西南一望云和水,萬樹鳴蟬隔斷虹。
偶過設芳筵,相留花竹邊。離聲楚詞賦,行紀晉山川。馬識往來道,云通南北天。憶君池上月,應負幾回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