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謝喻巖叟讀予近作二首 其一
觀君于勢利,如帚掃絲窠。
閱世云翻雨,持心濟貫河。
端居冠必整,閒賦硯頻磨。
我豈無新作,何堪對雅歌。
觀君于勢利,如帚掃絲窠。
閱世云翻雨,持心濟貫河。
端居冠必整,閒賦硯頻磨。
我豈無新作,何堪對雅歌。
看您對待權勢利益,就像用掃帚清掃絲線織成的巢穴般不屑。經歷世事如同云變幻成雨般無常,您卻能堅守本心,其心可貫穿河流。平日閑居時一定把帽子戴得端端正正,閑暇賦詩時頻頻研磨著硯臺。我難道沒有新的作品嗎?只是怎敢拿出來與您高雅的詩歌相對比。
絲窠:絲線織成的巢穴,比喻權勢利益如同難以擺脫的糾纏之物。
云翻雨:化用“翻云覆雨”,形容世事變化無常。
濟貫河:意思是心意堅定,可貫穿河流,形容堅守本心。
端居:閑居。
雅歌:高雅的詩歌。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詩人在與喻巖叟交往過程中,喻巖叟閱讀了詩人的近作,詩人以這首詩回應。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追名逐利的風氣,而喻巖叟堅守自我,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友人不慕權勢、堅守本心的品格。其突出特點是運用比喻和對比的手法生動展現友人形象。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相互欣賞、交流的文學氛圍。
藻煙布地不須芟,云鳥依人著隱銜。雨歇江干流一裛,風平樹杪沒孤帆。冬深蜃島天長黑,潮入漁汀水不咸。只好釣車聊日計,海門到處斗巉巖。
高閣生遠興,飄然在五湖。暮云低不散,遠樹近看無。說偈參蓮座,游蹤渺玉壺。長天一回首,唯有月明孤。
江南水國春光饒,清明上巳多招邀。花陰連絡青草岸,柳色掩映紅欄橋。歌調謳啞雜吳俗,髻鬟疏削傳南朝。誰憐北客歸未去,楚魄湘魂惟暗消。
抉石奔泉意已微,手心相應會天機。悠然獨羨陶居士,魚自潛淵鳥自飛。
臥病江皋久,空懸漁父期。秋風不可觸,一夕鬢成絲。海暗鴻聲疾,山寒日影遲。祗應與黃菊,榮落在東籬。
梅黃雨霽帶陰輕,送客西門驛路平。會多忽別疑且驚,愁心應手弦凄清。荷花鏡里紅侵舫,時共耽游楫徐漾。思君苕溪若天上,空佇清歌對誰唱。
生恨不生空劫邊,親見藏海生紅蓮。此身豈有八萬四千歲,過現當來在眼前。半生枉學道,問著總茫然。學道不學儒,學道不學仙。學道不學律,學道不學禪。學道不學魔與外,學道不學圣與賢。止學自家真面目,娘胎透脫金剛圈。也不參究,也不攀緣。也不入保社,也不赴經筵。一口無底缽,一個破蒲團。盡人與我皆有分,饑來吃飯困來眠。此是新年新佛法,珍重逢人莫浪傳。
流塵拂還集,絜糒儼然陳。歌吹自朝暮,君王寧復聞。松柏有時摧,妾非百年人。愿為陵上土,歲久得相親。
羅浮杳何處,滄海望無垠。步武連兄弟,嘯歌同友人。幾莖黃竹杖,十里綠莎茵。一枕峰頭夢,悠然隔世塵。
高衢牢落亂離情,三畝儒宮野草生。火后壁經蝌蚪缺,鋤殘筆冢蠮螉鳴。黃云脫屣留芳躅,白發峨冠想濯纓。世去百年居又近,自傷遲暮道無成。
一宿山中寺,王郎兩月情。榻云春坐煖,窗月夜看晴。茗供新分水,鐘聲遠隔城。知微請題畫,政及我詩成。
挪藍春水暖初流,擘絮晴云濕未收。相約杖藜同步出,有詩多在小橋頭。
浴蘭同故事,戲草楚遺風。不是天家意,勤勞念女紅。洞戶花陰淺,天階日景遲。粽成八九子,縷結就千絲。蟠桃映砌晨煙薄,紫桂凌霄晝露晞。窈窕漢宮三十六,齊將綵縷祝坤闈。暑服初頒五柞宮,內墀佳氣郁蔥蔥。須知海宇升平事,半是關雎輔佐功。方均寶笈千齡藥,又賜金盤五色瓜。從此仙源深福遠,綿綿不獨頌周家。
客子山行不覺風,龍吟虎嘯滿山松。綸巾一幅無人識,勝業門前聽午鐘。
才初看君栽小園,已報新花著桃李。感時眷物情何多,發詠長篇托興比。為言桃李富花實,君子盛德尤所似。茜茜相倚臨芳辰,輔導春功如宰揆。旁有百卉爭妍舒,特煩花匠施劂剞。誇紅斗紫亦可憐,各事繁華一時爾。繁盛寧將此花同,令人慕玩狂不已。羲和奔御催春歸,祗得銜杯且歡喜。君看灼灼枝上英,半雜泥塵成落蕊。盛衰不獨草木然,人事悠悠盡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