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自城舟行旋月橋四首 其三
篷窗點滴夜迢迢,
蠟燭啼紅焰未消。
最是夢回聽不得,
風聲和雨送春潮。
篷窗點滴夜迢迢,
蠟燭啼紅焰未消。
最是夢回聽不得,
風聲和雨送春潮。
夜晚,船篷窗戶上雨滴落下,時間顯得格外漫長,蠟燭淌著紅淚,火焰仍未熄滅。最讓人難以忍受的是,從夢中醒來,聽著風聲和雨聲,伴隨著春潮的聲音。
篷窗:船篷上的窗戶。
迢迢:形容時間漫長。
啼紅:蠟燭燃燒時淌下紅淚,這里把蠟燭擬人化。
春潮:春天的潮水。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是在晚春時節,詩人乘船出行,夜晚在舟中所感。當時可能社會環境相對平靜,但詩人自身或許處于一種對時光流逝有所感慨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借晚春雨夜之景抒發對春天逝去的惋惜。其特點是借景抒情,以細膩的環境描寫來烘托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非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作品,但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的觀察和情感的敏銳捕捉。
寒雨宵深,獨坐繩床,悽然自思。憶荊釵典盡,非關沽酒,銀鐙話冷,為助翻詩。病少姑憐,貧還兒累,弱骨愁腸強自支。黔婁婦,嘆華年更短,未展雙眉。白頭紫誥相違。又豈料、瑤簪墮一枝。想夜臺風凍,羅衾漸慣,香魂步怯,紙帳來遲。世外孤零,人間憔悴,兩地情懷兩地知。無眠夜,對茶甌鏡匣,依舊年時。
天威亂糝瓊蕤密。一光吞盡千山碧。梅與雪爭妍。孤香風暗傳。玉骨從來瘦。不奈春僝僽。羌管一聲殘。水鄉生暮寒。
長嘯青油幕,雄談白氎巾。射雕新驃騎,圖象舊麒麟。雪照梁園夜,風高瀚海晨。遙遙雙鯉下,猶憶尚玄人。
幽尋意方結,奈此世累牽。凌晨驅馬別,持杯且為傳。相求苦非遠,山路多風煙。所貴明哲士,秉道非茍全。去矣崇令德,吾亦行歸田。
囊衣托載道傍車,人事匆匆歲欲徂。風雨四更雞亂叫,關河千里雁相呼。蕪菁散漫根猶美,桑柘蕭條葉漸枯。卻向高丘重回首,五云繚繞帝王都。
無僧禪寺古,門關少人來。于焉聊小憩,兩廡取次開。脩垣去榛棘,掃地除莓苔。像設已漫漶,檐隅亦傾頹。孤燈媚禪龕,濁酒湛客杯。俗嚚治難化,民疲心可哀。蹇予施政拙,牧馭非良才。耿介自獨立,肯受庸眾咍。顧瞻此庭戺,佇立空徘徊。惟馀松與柏,風雨不可摧。夭矯虬龍姿,偃蹇梁棟材。丁寧勿剪伐,留護晴云堆。
老馬伏櫪鳴,終有萬里志。枯桐爨下焦,中抱千古意。凡物有所遭,時亦有泰否。古木根柢深,春風有時至。
計利無非患得心,誰能枉己直于人。既甘隱忍無羞惡,氣餒如何更復伸。
石湖春水如酒濃,玻瓈萬頃開龍宮。我時泛舟過湖曲,無數桃花發舊叢。
紫陽如佳人,晻靄送征舳。含愁入長眉,盡斂故時綠。語兒已在眼,歡迎走僮仆。舊社問枌榆,新徑開松菊。還家聊作客,行色催輦轂。同升紗籠人,拔士有豐祿。會當出水鏡,一洗凡眼肉。躋榮赤墀涂,雁門詩可復。
南北軍書走羽毛,城頭喜見赤云高。頗聞關隴盡歸馬,不獨甌閩行賣刀。壕吏捉人那復有,田翁泥飲不辭遭。會看四海收鼙鼓,郡邑官閑得坐曹。
芳亭飲。仙帷寢。蘭姬曾遺茱萸錦。蒼鳧舄。紅鸞席。煙林凝紫,土花生碧。憶憶。
夜夢鈞天去不還,送車千乘出長安。醉翁亭遠名空在,會老堂深壁未乾。墓草荒涼秋日暗,松林蕭索晚風寒。北山有石誰能取,四十年名不易刊。
美人香草。認取湘娥新粉稿。悽絕天涯。不畫櫻桃畫此花。修簫月底。昨憶令君芳竟體。禁得沈吟。一點紅心是素心。
宮樣迎春髻。玉步金蓮細。初度是今朝。嫦娥降九霄。蘭玉行榮貴。德備共姜義。夏半月團圓。稱觴祝壽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