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秦娥 梅
春寒熟。溪梅已綻枝頭玉。枝頭玉。照人明媚,殢人芬馥。
東皇為我憐幽獨。小樓細雨眠初足。眠初足。一番花信,一番裀褥。
燒燈畢。凄風楚雨人愁寂。人愁寂。三分春事,二分拋擲。
西園載酒知何日。南樓遣悶閑憑立。閑憑立。亂山無數,暮云遮訖。
春寒熟。溪梅已綻枝頭玉。枝頭玉。照人明媚,殢人芬馥。
東皇為我憐幽獨。小樓細雨眠初足。眠初足。一番花信,一番裀褥。
燒燈畢。凄風楚雨人愁寂。人愁寂。三分春事,二分拋擲。
西園載酒知何日。南樓遣悶閑憑立。閑憑立。亂山無數,暮云遮訖。
春寒料峭,溪邊的梅花已綻放,如枝頭美玉。那美玉般的梅花,光彩照人,香氣迷人讓人沉醉。春神憐惜我孤獨寂寞,在小樓聽著細雨,我剛睡足。睡足醒來,每一番花信風來,就像多了一層花墊。賞燈活動結束,凄風苦雨讓人憂愁寂寞。憂愁寂寞中,三分春光,二分已消逝。不知何時能到西園載酒游玩,我在南樓閑倚欄桿排遣煩悶。閑倚欄桿時,只見無數亂山,被暮云完全遮住。
熟:程度深,這里指春寒很厲害。
枝頭玉:喻指枝頭的梅花。
殢(tì):困擾、沉溺,這里指被香氣吸引。
東皇:司春之神。
花信:即花信風,應花期而來的風。
裀(yīn)褥:褥墊,這里形容落花堆積如褥。
燒燈:即點燈,這里指賞燈活動。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詞中情感來看,可能是詞人在某個春日,經歷賞燈等活動后,面對春景的變化,因自身孤獨寂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詞。
這首詞主旨圍繞傷春懷人,借梅花、春光等描繪,展現詞人內心的孤寂與惆悵。其特點是借景抒情、重章疊句,在婉約詞中具有一定代表性,體現了詞人細膩的情感表達。
牢落天涯邂逅逢,清愁幽恨與誰同。故園腸斷三千里,客里看花歲又窮。
車馬如流水,樓臺結彩虹。王孫來戚里,豪士遇扶風。不睹衣冠盛,空聞意氣雄。鳶肩亦何事,日暮醉新豐。
香案前頭自乞歸,歸心先逐雁西飛。豈關松菊吾身重,偶托莼鱸此意微。行樂不妨千騎擁,照人何必萬釘圍。兒曹悵惜先生笑,付與醇醪定是非。
人事常酌中,取象如敧器。器平不敧覆,有同身爽利。道心常不系,取象如虛舟。舟閒隨逝止,可比性優游。能符雙喻者,何慮復何憂。
常嘆春泉去不回,我今此去更難來。欲知別后留情處,手種巖花次第開。
醉里笙歌猶在,夢殘江漏凄清。綠楊疏影子規聲,酒醒更闌人靜。樓下一庭斜月,照來珠箔飄燈。梨花院落不分明,風定落紅未定。
石滑行綦熟,風狂很谷應。窗光明宿雪,經課對寒燈。芋火偏宜夜,生涯漸近僧。乘除百思想,何以證南能。
勝日攜尊遠,前岡緣路深。輕輿容歲暮,眾木耿嵐陰。勺水神龍宅,龕燈古佛心。悠然無與晤,欣會在沖襟。
魯國祠堂在,螺川古驛東。吉人思別駕,唐史具孤忠。礎潤香芹雨,廊回古柏風。我來拜公像,肅肅仰冥鴻。
雨過千山翠色重,群花欲盡絮飛空。牡丹寂寞芬芳晚,日暮朱欄獨倚風。
善端天賦本無殊,力穡之馀好讀書。莫訝勸農因勸學,須知公相起犁鋤。
落落漢時月,蕭蕭古戰場。揚輝子卿節,逐影細君裝。高映玉關外,低沈青海傍。不似閨中夜,祇照繡鴛鴦。
形是幻,情是夢,寢興視息隨群動。當念元來一切無,豁然頓遣心中空。
如云不厭蒼梧遠,似雁逢春又北歸。惟有隱山溪上月,年年相望兩依依。
短睡苦未安,長睡不即來。顛倒怖喜間,寸隙腸九回。中峰富蘊蓄,呼吸殷風雷。終然落無悶,天外雄崔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