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續懷人詩 其四
金華講殿共論思,
圣祖文宗舊典貽。
指問雞樓庭下樹,
可容別筑鳳凰池?
金華講殿共論思,
圣祖文宗舊典貽。
指問雞樓庭下樹,
可容別筑鳳凰池?
曾在金華講殿一同討論思考,圣祖和文宗留下的舊典傳承至今。手指著雞樓庭下的樹詢問,這里能否另外修筑鳳凰池呢?
金華講殿:可能是一個特定的講論場所。
論思:討論思考。
圣祖文宗:一般指前代賢明的君主。
舊典:舊有的典章制度。
貽:遺留、傳承。
雞樓:具體所指需結合創作背景,可能是特定建筑。
鳳凰池:原指禁苑中池沼,后多代指宰相職位或中樞機要之地。
《己亥續懷人詩》創作于己亥年。龔自珍生活在晚清時期,政治腐敗,社會矛盾尖銳。此詩可能是詩人在與他人探討政治時,回顧前代典章制度,對當時的政治現狀有所不滿,期望能有新的政治變革和發展空間,于是創作此詩表達內心想法。
這首詩主旨在于探討政治格局的變革與發展。其突出特點是借古喻今,通過對前代典章的提及和對新政治空間的設問,反映出詩人的政治理想。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龔自珍關心時政、渴望變革的思想。
君子食即食,何必在珍華。
小人食不食,縱食如泥沙。
清歌且莫唱,妙舞亦休夸。
爾非鳳灸麒麟肉,焉能一掛于齒牙。
去來去來歸去來,紅泉正灑芙蓉霞。
落日車遙遙,客心在歸路。
細草暗回塘,春泉縈古渡。
遺蹤嘆蕪沒,遠道悲去住。
寂寞荻花空,行人別無數。
百萬逐呼韓,頻年不解鞍。
兵屯絕漠暗,馬飲濁河干。
破虜功未錄,勞師力已殫。
須防肘腋下,飛禍出無端。
二子依公子,雞鳴狗盜徒。
青云十上苦,白發一莖無。
風澀潮聲惡,天寒角韻孤。
別離千萬里,何以慰榮枯。
水香塘黑蒲森森,鴛鴦???如家禽。
前村后壟桑柘深,東鄰西舍無相侵。
蠶娘洗繭前溪淥,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晦夜不生月,琴軒猶為開。
墻東隱者在,淇上逸僧來。
茗愛傳花飲,詩看卷素裁。
風流高此會,曉景屢裴回。
浮云浮云,集于高舂。
高舂蒙蒙,日夕之容。
匪日之夕,浮云之積。
嗟我懷人,憂心如[惄]。
曾看顏氏傳,多記晉時仙。
卻憶桐君老,俱還桂父年。
青春留鬢發,白日向云煙。
遠別賷遺簡,囊中有幾篇。
飛將下天來,奇謀閫外裁。
水心龍劒動,地肺鴈山開。
望氣燕師銳,當鋒虜陣摧。
從今射雕騎,不敢過云堆。
君不見金陵風臺月榭煙霞光,如今五里十里野火燒茫茫。
君不見西施綠珠顏色可傾國,樂極悲來留不得。
君不見漢王力盡得乾坤,如何秋雨灑廟門。
銅臺老樹作精魅,金谷野狐多子孫。
幾許繁華幾更改,唯有堯舜周召丘軻似長在。
坐看樓閣成丘墟,莫話桑田變成海。
吾有清涼雪山雪,天上人間常皎潔。
茫茫欲火欲燒人,惆悵無因為君說。
江蘺生古砌,花每落禪床。
嘉客未采掇,空門自馨香。
名因詩目見,色對道心忘。
不遇陸內史,誰知殊眾芳。
黃紙君王詔,青泥校尉書。
誓師張虎落,選將擐犀渠。
霧暗津蒲失,天寒塞柳疎。
橫行十萬騎,欲掃虜塵余。
小一頭應白,孤高住歙城。
不知安樂否,何以近無生。
燒逼鴻行側,風干雪朕清。
途中逢此信,珍重未精誠。
為依爐峰住,境勝增道情。
涼日暑不變,空門風自清。
坐援香實近,轉愛綠蕪生。
宗炳青霞士,如何知我名。
吾觀談天客,工言喪其精。
萬物資廣庇,此中何有情。
若為昧顏跖,修短怨太清。
高論讓鄒子,放詞征屈生。
請從象外推,至論尤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