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進士使淮便省
長安三月共鳴珂,又見輶軒向潞河。草色千村梅雨暗,蟬聲兩岸麥風和。
倚門正愜清秋望,負弩重看故里過。聞道江淮多赤地,憑君一問歲如何。
曉日都門送客行,燕山秦樹總關情。三春故國懸歸夢,六月長淮下使旌。
燕子飛飛山雨急,稻花細細五風清。白云南望堪回首,非羨相如入蜀榮。
長安三月共鳴珂,又見輶軒向潞河。草色千村梅雨暗,蟬聲兩岸麥風和。
倚門正愜清秋望,負弩重看故里過。聞道江淮多赤地,憑君一問歲如何。
曉日都門送客行,燕山秦樹總關情。三春故國懸歸夢,六月長淮下使旌。
燕子飛飛山雨急,稻花細細五風清。白云南望堪回首,非羨相如入蜀榮。
三月的長安,官員們佩玉鳴珂,如今又看見使者的輕車駛向潞河。千村的草色在梅雨籠罩下顯得昏暗,兩岸蟬聲伴著麥風。家中長輩正愜意地在清秋時節(jié)盼望著,使者帶著弩再次回到故鄉(xiāng)。聽說江淮地區(qū)多是荒旱之地,希望你去問問年景如何。清晨在京城門外送你出行,燕山和秦地的樹木都牽動著離情。春日里故鄉(xiāng)就縈繞在歸夢之中,六月使者的旌旗駛向長淮。燕子飛舞,山雨急驟,稻花細密,和風清爽。遙望南方白云處令人回首,并非羨慕司馬相如入蜀的榮耀。
鳴珂:顯貴者所乘的馬以玉為飾,行則作響,因名。
輶軒:古代一種輕便的車,多作使者乘車。
潞河:即白河,在今北京市通州區(qū)。
倚門:指父母盼望子女歸來。
負弩:背負弓箭,古代迎接貴賓的禮節(jié)。
赤地:因旱災或蟲災造成大量土地荒蕪。
歲:年景。
都門:京城城門。
三春:春季三個月,這里指春天。
使旌:使者的旌旗。
相如入蜀榮:指司馬相如出使蜀地,受到當地百姓的歡迎,十分榮耀。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地點不詳。當時可能江淮地區(qū)遭遇災荒,詩人友人周進士要出使江淮順便回鄉(xiāng)省親,詩人寫下此詩送別,表達對友人的關切和對江淮百姓的擔憂。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將送別之情與對民生的關懷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xiàn)了詩人的情感和社會責任感。
碧天翹首暮云流,笑揖雙龍問斗牛。賦就轉深司馬渴,詩成不散杜陵愁。千春海岱留高跡,萬事乾坤托遠游。大白滿斟花滿座,姮娥今夜宿南樓。
三日諸郎儤直閒,繞城騎馬借花看。晚來金水河邊路,柳絮紛紛撲繡鞍。
微雨似煙霜葉稀,空山寂寂鳥清啼。曾經踏雪長亭路,手折梅花第一枝。
太湖三萬六千頃,七十二峰煙雨中。萬壑奔流秋野闊,孤松倒掛寒潭空?;幸伸`境與凡隔,豈謂人寰有路通。畫船五宿澄波里,千古風流始屬公。
無財有至樂,豈不在讀書。朝夕坐展卷,何必論三余。無位有大權,豈不在作史。上下古今間,褒貶由一己。左氏本彬彬,馬班亦繼起。文采燁以光,直筆垂千紀。云胡魏晉來,祗以飾怒喜。所惡西施?,所好無鹽美。鑒別昧人倫,傳聞憑口耳。掘井得一人,渡河乃三豕。編簡雖浩繁,君子意所鄙。
閑事閑談不著哀,撥殘爐火覆余杯。天涯夢醒孤衾冷,窗外風呼大雪來。
秋茂喜禾壯,官河帶野橋。水光欺日白,寒氣得風饒。覓火鄰船并,沽醪市店遙。傳聞征稅急,不忍見漁樵。
我送允恭出獄墻,徘徊別意各凄愴。來逢易水波浪險,去見燕山草木黃。子之故人周給舍,同于幽難久備嘗。迪已不肯甘流俗,論治必欲尚先王。明哲保身雖未得,懷此赤心良可傷。子實聰明心好古,聞其論說輒彷徨。我抱困病足如皸,眷念時來類臥傍。黯然別去消息杳,窘迫相與永難忘。三尺禁網脫身去,一片袯襫到長江。有手但執(zhí)瓦缶物,有足莫走聲利場。世間棼麗一染著,能令耳目充無光。丁寧告爾復丁寧,此真全身全性之周行。吁嗟允恭既去矣,送子行行復行行?;乜词拦士偯C#粲杪独滹L涼夜?jié)u長。
混魚龍人海,快一夕,起鹍鵬。駕萬里長風,高掀北海,直入南溟。生平許身報國,等人閒、生死一毫輕。落日旌旗萬馬,秋風鼓角連營。炎方灰冷已如冰,馀燼淡孤星。愛銅柱新功,玉關奇節(jié),特請高纓。胸中泠然冰雪,任蠻煙瘴霧不須驚。整頓乾坤事了,歸來虎拜龍庭。
大風西北起,江漢云飛揚。相知拓南土,展此萬里疆。飄飄赤羽旗,矯如飛龍翔。前軍屯細柳,六師后張皇。被服華袞裘,雜以明月珰。金相玉其體,文彩自成章。桓桓虎賁士,左右羅干將。良馬亦既閑,翩翩驪與黃。彤弓盧矢倍,受言宜允臧。一舉清吳越,再欣漢道昌。恩澤沛若霖,閩海俱懷康。謳歌頌明德,樂矣華山陽。
一日驅車三百里,恍然廿四史中行。秦川遍是君王冢,只看昭陵與茂陵。
共說門庭王謝盛,誰知骨相島郊窮。躬行自得前賢法,家禮猶還三代風。腳跡肯隨權要出,頭銜寧與濁流同。湖山寒食多新鬼,地下何顏見此翁。國亡何忍家偏活,百鬼欺淩任所遭。老大伊川七分易,飄零正則九章騷。修持慣習甘辛苦,俯仰難容譽處高。日月時同來去異,云間應嘆眾生勞。嘗憶東華裹飯時,五千字挾海潮飛。臣愚敢避權奸忤,主弱寧知國事非。相馬有奇堪下拜,屠龍無用只空歸。江南文物侵尋盡,灑淚單傳第一衣。
禹廟登高人盡回,儒宮下馬盡殘杯。奔陳孔甲元孤憤,去趙虞卿且未哀。高葉下風還抱石,片云拖雨故臨臺。酒闌卻憶十年事,半醉呼鷹向此來。
臺垣星并法星光,劍履應曾賜上方。定鼎自推周太尉,著書誰擬杜當陽。南中奉使元稱陸,天上文昌舊姓張。入掌內臺嚴禁地,新開幕府鎮(zhèn)蠻荒。尊傾北海人如玉,宴罷南樓月帶霜。錯繡地形看百粵,牂牁流水接三湘。椎牛每出材官饗,排雁皆成陣勢翔。共睹鯨鯢勞筑觀,不煩浪泊送飛航。諸生欲上輿人頌,部曲猶歌鐃吹章。紀盛尚留彤管在,七星巖畔勒旂常。
黃鶴樓東賣酒家,王孫清曉駐游車。寶釵換得葡萄去,今日城東看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