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曉行二首 其二
筍輿咿軋水云間,
慚愧忙身得暫閑。
堪笑風中一黃葉,
知看天外幾青山。
筍輿咿軋水云間,
慚愧忙身得暫閑。
堪笑風中一黃葉,
知看天外幾青山。
竹轎在水云之間咿咿呀呀地前行,我這忙碌的身軀能暫時得閑,實在有些慚愧。可笑那風中的一片黃葉,不知已看過了天外多少座青山。
筍輿:竹轎。
咿軋:象聲詞,形容竹轎行進時發出的聲音。
慚愧:這里有慶幸、感恩之意。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忙碌奔波的生活狀態,在一次曉行途中,于自然中暫時擺脫忙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對閑適自然的向往和對忙碌生活的感慨。其特點是借景抒情,以黃葉自喻,生動形象。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的感悟。
昨憶秦山初見時。十分嬌瘦十分癡。席邊款款吳儂語,筆底纖纖稚子詩。交尚淺,意先移。平生心緒訴君知。飛花逝水初無意,可奈衷情不自持。
日夕水煙起,細雨漁舟出。草閣生微寒,主人方抱膝。
琴衣書幔未全乾,試學神仙夜爇檀。盡日無言對芳草,南山蘭似北山蘭。
穿行云海里,恍若夢中游。澗肅諸天靜,風高萬壑秋。吟懷何寂寂,鳴鳥自幽幽?;厥紫邵欒?,丹砂莫浪求。
苕水穿階草滿除,蕭然都似子云居。十年鉛槧頭堪白,又乞那家未校書。
自古江南地,林泉勝槩多。扁舟波瀲滟,羸馬路陂陀。異服人爭笑,吳鄉語漸訛。茲游諒奇絕,奈得倚門何。
韓干畫馬天下聞,筆力遠到曹將軍。忽從座右見神駿,落日蕭蕭愁暮云。雄姿利氣閒且逸,霧鬣風鬉十三匹。神龍變化未可知,天駟光芒有時失。去年刷馬喧都鄙,紛紛殺馬輸馬耳。騏驥遙依沙漠寒,駑駘盡向風塵死。江南近來一匹無,君家乃得存此圖。便當持獻穆天子,上下八駿同馳驅。
雨笠風蓑日往回,桃花流水碧山隈。潭中漁釣何能盡,收卻綸竿歸去來。
山花幽草自成春,深入仙源欲避秦。地僻不知南北事,相逢盡是種桃人。
幾回惜別幾相逢,青鳥殷勤不斷蹤。一自夜臺悲寂寞,單情拾句更無悰。
達士豈嫌祠灶請,虞人安可以旌招。由來不戀五斗粟,自是叩門勝折腰。
行道要心堅。密護丹田。調和真息永綿綿。十二時中常若見。休要塵牽。訣要避喧嘩,靜處安然。須通語、默默言傳。神秀丹成行滿。得去朝元。
雨馀秋水繞清軒,心跡雙清好莫言。松寺尋僧陪鶴侶,茆檐對客數雞孫。年光荏苒驚殘夢,生事蕭條憶故園。兵后故人知好在,那堪白首臥衡門。雨送微涼入小軒,日高深樹聽禽言。松崖花落蜂成蜜,芝圃苗肥鶴引孫。黃卷暗銷閒歲月,青山宜問好田園。疏檐清簟琴觴靜,時有高人訪蓽門。
積雪凝冬瑞,群情兆歲登。洞門淪徑隧,宮瓦失觚棱。煙火江村獵,寒澌野水罾。殊方兼久病,高臥竟何能。
梅雨呈新霽,祥云繞帝基。節臨端午日,世際太平時。閶闔開金殿,鸞輿出玉墀。龍顏親閱武,虎士競奔馳。月杖挑花露,星毬映綵旗。彎弓驅霧鬣,飛鏃剪楊枝。得巧摐金捷,爭剽伐鼓遲。人誇周道盛,班列漢宮儀。補報慚無術,觀瞻頌有詩。文脩兼武備,四海樂雍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