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陰 端午飲清溪閣上
誰拯靈均湘水上。節物多惆悵。痛飲讀離騷,杜若江離,總是凄然況。
姊歸曾整行春仗。俯仰千秋壯。今日擬招魂,酒侶詩朋,醉弄清溪漲。
歲暮凄然風雨夜。小鼎微蘭麝。窗紙印瓶梅,舊事心頭,輾轉渾無藉。
熒熒燈火蝸牛舍。金粟開還謝。寒漏促銅壺,被燼薰篝,好夢憑誰借。
誰拯靈均湘水上。節物多惆悵。痛飲讀離騷,杜若江離,總是凄然況。
姊歸曾整行春仗。俯仰千秋壯。今日擬招魂,酒侶詩朋,醉弄清溪漲。
歲暮凄然風雨夜。小鼎微蘭麝。窗紙印瓶梅,舊事心頭,輾轉渾無藉。
熒熒燈火蝸牛舍。金粟開還謝。寒漏促銅壺,被燼薰篝,好夢憑誰借。
是誰在湘江上拯救了屈原呢?節日的景物讓人多有惆悵之感。痛飲美酒誦讀《離騷》,看到杜若、江離這些香草,總是讓人感到凄涼。姐姐曾整頓出行春游的儀仗,俯仰之間有千秋的壯闊。如今想要為屈原招魂,和酒友詩朋一起,在清溪漲水時醉飲游樂。年末風雨交加的凄涼夜晚,小鼎中微微散發著蘭麝的香氣。窗紙上印著瓶中梅花的影子,過去的事情涌上心頭,輾轉反側毫無慰藉。昏暗的燈火照著像蝸牛殼一樣狹小的屋子,桂花開放又凋謝。寒夜的更漏催促著銅壺計時,被子燒盡了薰籠里的香,好夢又能向誰去借呢。
靈均:屈原的字。
節物:節日的景物。
杜若、江離:都是香草名。
姊歸:此處可能有誤,推測為相關出行等含義,具體需結合更多背景。行春仗:出行春游的儀仗。
金粟:桂花的別稱。
此詞創作可能與端午節有關,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節日。作者或許在端午時于清溪閣上,聯想到屈原的遭遇,結合歲暮時的自身處境,有感而發創作此詞。可能當時社會有一些不如意之事,作者借緬懷屈原來抒發內心的感慨。
這首詞主旨是借端午紀念屈原表達自身情感。特點是將對古人的追思與自身歲暮的凄涼結合,情感深沉。在文學上展現了作者借景抒情、用典等創作手法,豐富了詞作內涵。
誰將醉里春風面,換卻平生玉雪身。賴得月明留瘦影,芳心香骨見天真。
冥冥眾樹昏,浩浩一江渾。急有回風韻,輕無入霧痕。鳥啼叢竹嶺,人臥落花村。門巷春泥滑,誰來共酒尊。
自歸林藪就耕耘,喜免朝朝誦圣文。公課己完馀小暇,私心尚欲趁斜曛。死書過目了無味,生事逼人胡不勤。力辟畦田栽薯蕷,從茲弗識舜堯君。
秋思堪悲處,江城雁到初。先聲落羈旅,寒陣過空虛。淅淅黃蘆際,茫茫碧水馀。愁人在沙漠,可有寄來書。
憶過吳門趨拜日,秀眉盈寸烱雙瞳。承恩已帶冰銜貴,愛客頻催玉觶空。千里書來驚伏枕,一朝仙去訝乘風。天平山畔人多少,細挹甘泉思不窮。
亂木孤城,可憐一片銷魂土。江山無主,佳愁風雨。煙水池臺,風景還如故。傷心處,荒村客路,不見斜陽渡。
文采風流果謫仙,乾坤汗漫興飄然。銀章朱紱承殊渥,檜楫蘭舟濟巨川。兄弟喜看三薛在,古今誰似二疏賢。朋游散落曾無幾,童稚情親到莫年。
匡廬萬仞高,松聲千里濤。竹影空中嘯,危樓云半幬。消沮終入室,契闊莫相遭。明明知是湩,絕哺又長號。
我家草堂南澗濱,門前不識車馬塵。白云相隨過山去,天地別有人間春。
傲吏當年罷節旄,西風臥病廣陵濤。空亭獨對開名酒,落日相看贈佩刀。彭澤千秋樵徑在,匡廬昨夜客星高。爾家最近瀟湘渚,莫為時人著楚騷。
別后渺愁予,秋來得報書。未過衡渚雁,早下武昌魚。天地方多難,江湖有索居。間蹤休更問,頭白侶樵漁。
壯游回首各成翁,猶憶當年共際逢。二老往來看鶴發,十年先后對鰲峰。由來元白名相并,歸去疏楊跡更重。莫道山林足忘世,只今海內仰儒宗。
天地不秘寶,芙蓉擘空青。借問此何居,仙人敞云扃。翩然招玉童,導我探窅冥。高歌振逸響,側足履落星。下有古靈湫,天光泛清泠。酌之不可死,閱世齊冥靈。
身世浮沉莫恐惶,杞憂徒惱最宜忘。皮囊終碾微塵碎,小德踰閑亦不妨。
年少擅詞華,曾看手八叉。晨裝歸路雨,春酒別筵花。馬帶云過嶺,人同燕到家。罷官趨覲好,不是謫長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