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允新宅中秋燕集限韻得王字二首
圓魄臨秋半,邀歡奉桂漿。感時俱異客,卜夜共清光。兔影搖鳷鵲,鴻聲度建章。還思擬金鑒,持以奉明王。
天街秋宇凈,月露淡交光。對此懷千古,悠然覽四荒。開尊浮桂影,裁句競蘭芳。未就登樓賦,多慚姓是王。
圓魄臨秋半,邀歡奉桂漿。感時俱異客,卜夜共清光。兔影搖鳷鵲,鴻聲度建章。還思擬金鑒,持以奉明王。
天街秋宇凈,月露淡交光。對此懷千古,悠然覽四荒。開尊浮桂影,裁句競蘭芳。未就登樓賦,多慚姓是王。
中秋圓月在秋半高懸,我邀眾人歡飲桂花酒。感懷時節,大家都是異鄉客,徹夜共賞這清澈月光。玉兔的影子在鳷鵲觀上搖晃,大雁的鳴聲傳過建章宮。我還想著撰寫如《金鑒》般的諫言,進獻給圣明的君王。天街秋夜天空潔凈,月光與露水交相輝映。面對此景緬懷千古,悠然眺望四方。打開酒尊,酒中倒映著桂花月影,大家競相吟詩,文采如蘭花般芬芳。我還沒能寫出像《登樓賦》那樣的佳作,慚愧自己姓王卻無相應才華。
圓魄:指中秋圓月。
桂漿:桂花酒。
異客:異鄉客。
卜夜:徹夜。
兔影:傳說月中有玉兔,這里指月影。鳷鵲:漢代觀名。
鴻聲:大雁的鳴聲。建章:漢代宮名。
金鑒:指張九齡《千秋金鑒錄》,是對皇帝的諫言。
明王:圣明的君王。
天街:京城的街道。
浮桂影:酒中倒映著桂花月影。
裁句:寫詩。
登樓賦:王粲所作名賦。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感時俱異客”推測,可能是詩人在異鄉與友人中秋相聚時所作。當時或許社會相對穩定,詩人在宴集時有感而發,既有對自身境遇的感慨,也有對君王的期許。
這首詩以中秋宴集為背景,抒發了異鄉客的感慨、對君王的忠誠和自謙之情。詩中用典豐富,語言典雅,展現了較高的文學素養,在文人宴集唱和的詩詞中有一定代表性。
佳麗徵南國,中官錦字宣。紫宮雙鳳入,秘殿百花然。卓女方新寡,馮妃是小憐。更聞喬補闕,愁斷綠珠篇。
高高山上鷂兒飛,山下都是刺棠梨。只顧鷂飛不顧腳,踏著棠梨才得知。
中朝水部最名流,新領銅符握上游。詞客登臨同海嶠,仙人樓閣像瀛洲。城邊暫謝兒童竹,天上行參幕府籌。前席想應承召對,江南垂釣肯相求。
夜夢鈞天去不還,送車千乘出長安。醉翁亭遠名空在,會老堂深壁未乾。墓草荒涼秋日暗,松林蕭索晚風寒。北山有石誰能取,四十年名不易刊。少師盛德書生服,居士高名數歲馀。清潁歸來人事近,白云乘去夜堂虛。累朝舊籍刊成史,集古新編滿載車。聞說使星來已晚,茂陵應復進遺書。冠冕魁梧二府尊,義緣宗社不謀身。生前事業成三主,天下文章無兩人。志與經綸埋厚地,道懷正直作明神。未年七十身先退,再使人間風俗淳。
天行一息已萬里,日月違天如右旋。試問惜陰分寸者,何如息息與存存。
一段風流態,青青獨可親。沿堤看去客,融水望歸人。滴露如蟲泣,含煙似頞顰。半開還半合,窺盡滿江春。
山川依舊霸圖空,楚漢分溝一峽中。金翅鳥王分海立,卻應筦爾笑英雄。
小桃無主自開花,煙草茫茫帶曉鴉。幾處敗垣圍故井,鄉來一一是人家。
醉酒高樓此別君,袖中萱草惜斜曛。月明水上如相憶,寄取瀟湘數片云。
竹間甘露日瀼瀼,飴蜜珠璣帶細香。天閔夔民歲饑饉,雨旸時若乃嘉祥。
嘗恐還山與愿違,抉籠孤鶴縱高飛。二千馀里空平楚,四百名峰在翠微。棋敵出門誰對局,衲僧臨別索留衣。閒官未必閒于我,乘興能來興盡歸。
見上客兮心歷亂,送短詩兮懷長嘆。中人望兮蠶既饑,燮蹀暮兮思夜半。
烽火邊亭密,誅求里巷繁。掄才資保障,別利試盤根。遠徼聽輿頌,中朝得主恩。飛鳧將萬里,留滯愧同論。
十日避旗鼓,相逢未贈言。小巫良自怯,大雅更誰論。伏暑宜杯酒,秋光憶故園。共將詩作活,工拙兩堪存。
粲粲黃花意態濃,一年季候到秋風。幽坐晚涼無個事,芰荷開盡葉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