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寄川無竭并送所撰旃檀林記二首 其一
彭門不記舊樓黃,吟社參寥未肯忘。
更著雪添雙短鬢,早驚秋隔兩重陽。
遙知剩種旃檀樹,便擬同焚艾納香。
勉為龜蚨驅兔穎,愧無雄健亢三長。
彭門不記舊樓黃,吟社參寥未肯忘。
更著雪添雙短鬢,早驚秋隔兩重陽。
遙知剩種旃檀樹,便擬同焚艾納香。
勉為龜蚨驅兔穎,愧無雄健亢三長。
已記不清彭城舊日那黃色的樓閣,詩社中像參寥一樣的友人始終難忘。如今雙鬢又添了如雪白發,早因秋意相隔過了兩個重陽。我遙想你那里定種了很多旃檀樹,便打算一同焚燒艾納香。我勉強驅使毛筆書寫,慚愧沒有雄健的文辭與三長之能相匹配。
彭門:彭城,今江蘇徐州。
參寥:北宋詩僧道潛,與蘇軾等交往密切,此處借指詩社友人。
旃檀樹:檀香樹。
艾納香:一種香料。
龜蚨:指碑座,這里借指書寫之事。兔穎:毛筆。
三長:指史才、史學、史識。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與友人曾在彭城有過詩社活動,多年后,詩人雙鬢添雪,在某個秋天想起友人,遙想友人處的情景,遂寫詩寄贈,同時表達自己創作上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和創作上的自謙。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意象運用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流和創作心態。
朝聞喜鵲噪,為報鄉關喜。鄉關久無書,相望六千里。
君看倚桂人,化作弄珠女。磯頭系釣舟,臥聽銀蟾語。
所謂十分人,須有十分真。非為能寫字,非謂能為文。非謂眉目秀,非謂衣裳新。欲行人世上,直須先了身。所謂十分人,須有十分事。事茍不十分,終是未完備。事父盡其心,事兄盡其意。事君盡其忠,事師盡其義。人壽百來年,其過豈容易。雖然瞬息間,其間多少事。號為能了事,必先能了身。身茍未能了,何暇能了人。
云山流水水中山,盡日青藜共往還。更向僧房看圖畫,不知身在畫圖間。
丹巖玉洞倚云平,十二雕欄瞰五城。閣道西來通閬苑,渭川東去入蓬瀛。釣璜人遠螭誰獲,祠寶臺湮雉自鳴。王業伯圖成底事,翛然從此學長生。
蒼狗白云無可記,當年趙李倏經過。名心已斷天涯石,別夢難為相見坡。結想華亭皆鶴唳,吹愁羌笛感羊那。嗟予正是肩隨侶,半百年光托逝波。
天臺古名郡,夙稱豪杰窟。君負邁往氣,沼視溟與渤。釋褐拜青瑣,棱棱峭風骨。每懷先事憂,徙薪喻曲突。諫垣讓豐采,儒林挹芬馞。旬宣七閩政,牙緋九重謁。一束舊時書,還攜向東越。南風吹輕舟,孤帆江上發。吾閩雖遐方,而俗匪狡訐。文公過化馀,大道昭日月。君持平生往,百行無一蹶。翹首福星臨,元勛視掀揭。
舊業山塘半,蕭蕭屋數椽。琴書總零落,風景只依然。高樹殘陽里,青山暮雨邊。歸來秋尚早,隨處嫩涼天。
早春并命拜南宮,日日承宣在掖東。奏對總稱人似玉,追趨偏感鬢如翁。考文虎觀瑤編合,賜饌龍庭綺席同。共沐恩波向三月,敢將衰朽附群公。
皇天有命,歸我大齊。受茲華玉,爰錫玄圭。奄家環海,實子蒸黎。圖開寶匣,檢封芝泥。無思不順,自東徂西。教南暨朔,罔敢或攜。比日之明,如天之大。神化之洽,率土無外。眇眇舟車,華戎畢會。祠我春秋,服我冠帶。儀協震象,樂均天籟。蹈武在庭,其容藹藹。
野屋流寒水,春星帶草堂。忘機對芳草,駐屐近薇香。農事空山里,柴門古道傍。眼前今古意,看劍引杯長。
繚繞禪關鎖翠微,游人到此便忘歸。古今不盡春風恨,一劍清泉浸落暉。
小小杯盤共話情,茲行聊爾過浮生。瘦吟學士如工部,楷法書來近率更。
壁壘參差壘海山,天兵照雪下云山。生奴八部憂懸首,死虜千秋悔入關。箕尾廓清還斗極,鶉頭送喜動天顏。枕戈席藁孤臣事,敢擬逍遙供奉班。
寒儒逢景運,報德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