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雜詩 其六十六
我行偏歷三天下,
松寥一閣天下奇。
兩鼎蟠螭碑《瘞鶴》,
還有椒山手寫詩。
我行偏歷三天下,
松寥一閣天下奇。
兩鼎蟠螭碑《瘞鶴》,
還有椒山手寫詩。
我遍行大江南北多地,松寥閣堪稱天下奇觀。閣中有刻著蟠螭紋的古鼎,還有《瘞鶴銘》碑刻,更有楊椒山親筆書寫的詩作。
三天下:泛指多地,極言游歷之廣。
松寥:指松寥閣,位于江蘇鎮江焦山附近,以奇絕著稱。
蟠螭(pán chī):傳說中無角的龍,此處指鼎上雕刻的龍形紋飾。
《瘞鶴》:即《瘞鶴銘》,南朝著名摩崖石刻,記錄葬鶴之事,書法價值極高。
椒山:明代忠臣楊繼盛的號,其詩文、手跡因剛正品格備受推崇。
此詩為龔自珍1839年(己亥年)辭官南歸途中所作《己亥雜詩》組詩之一。詩人一路游歷,記錄見聞與感慨,此篇聚焦松寥閣的古跡,反映其對文化遺產的關注。
詩中以“天下奇”總領松寥閣之景,通過鼎、碑、手跡等具體物象,展現歷史文化的厚重。既贊自然景觀之奇,更頌人文積淀之深,體現詩人對文化傳承的重視。
仙馭曾留桂樹叢,冠裳肅穆儼升中。地盤五嶺朝衡岳,城闕雙流繞閟宮。蘋藻馨香猶楚俗,山川淳樸有虞風。嚴趨正憶群龍會,王氣燕臺倍郁蔥。
劇暑悲難度,清秋喜卻回。病隨庚伏盡,尊向晚涼開。臨水看云去,鉤簾待月來。勝游驚昨夢,曾上郁蕭臺。絕境人難到,唯堪樂此身。泉吟青玉峽,風度白綸巾。獨往寧無意,長閑未有因。云山天賜履,吾道豈全貧。
吳門又是經年別,楊柳花飛兩度春。君去定應歸舊隱,我今仍復走紅塵。天涯戰血流荒草,江上秋風起白蘋。日暮凄涼對城郭,相思獨立轉傷神。
石晉地形今日眼,幾人亭榭幾人詩。數州山水有窮處,萬古風煙無盡時。天逐南帆秋雁遠,峰遮西望夕陽遲。客來欲問忘歸意,掛起僧軒君自知。
白雁來何暮,赤烏飛上天。涼飆不到處,炎勢尚依然。倒影穿云薄,流黃濯錦鮮。秋光分一半,留作月輪圓。
笑汝心如鐵。最堪憐、好春猶自,閉門韜舌。獨夜書空還驚怕,那敢對人彈鋏。渾不管、此間風月。見說江干如云女,待盈盈、一水波千疊。思為汝,備輕楫。聞之搔首應愁絕。只妨他、林花隔岸,望中難折。更恐龍門西浮處,不見長楸陵闕。每念此、壯心都滅。孤抱悠悠何須問,況蘭凋蕙老無人悅。千萬意,未能決。
公作皇華使,予乘郡守轓。江湖吳芮國,襟抱杜陵尊。翰墨頻揮染,詩文細討論。新編刊未就,楚些已招魂。
新年紛雨雪,梅蕊凍難開。此日流鷺好,送君春酒來。新詩多麗則,勝地有樓臺。早晚行歌罷,書還著玉杯。
沙場大黃弩,將軍在時射。賊人得之驚,一挽一百石。
浚哲維商,長發其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外大國是疆,幅隕既長。有娀方將,帝立子生商。玄王桓撥,受小國是達,受大國是達。率履不越,遂視既發。相土烈烈,海外有截。帝命不違,至于湯齊。湯降不遲,圣敬日躋。昭假遲遲,上帝是祗。帝命式于九圍。受小球大球,為下國綴旒。何天之休,不競不絿,不剛不柔。敷政優優,百祿是遒。受小共大共,為下國駿厖。何天之龍,敷奏其勇,不震不動,不戁不竦。百祿是總。武王載旆,有虔秉鉞,如火烈烈,則莫我敢曷。苞有三蘗,莫遂莫達。九有有截,韋顧既伐,昆吾夏桀。昔在中葉,有震且業。允也天子,降予卿士。實維阿衡,實左右商王。
有客豐神照秋水,胸中磊落談名理。仙隱如傳仙尉家,吳趨大類吳門市。自言負俗寡所諧,難遣風云入壯懷。世上齷齪何足數,客中情緒苦無佳。床頭卻有書連屋,展向風檐時玩讀。雅意難忘對圣賢,此身未肯混流俗。躡屩行游到秣陵,彩筆還能賦二京。名刺懷來字半滅,塵劍拂時鋏自鳴。神交海內誰知己,雄文欲學黃初語。贈我空慚寡和篇,爭比龍門得御李。
一枝懸笠處,三月聚糧時。日出人初醒,春深燕不知。細風梳石發,新水扈江籬。未入空王室,冥然尚有疑。
禾川何似成均逸,又似陵湖枕上無。驟雨驚回幾場夢,羅浮無夢到皇都。
指榮河峻岳,鎖胡塵、幾經秋。嘆故苑花空,春游夢冷,萬斛堆愁。簪纓散、關塞阻,恨難尋杏館覓瓜疇。凄慘年來歲往,斷鴻去燕悠悠。拘幽。化碧海西頭。劍履問誰收。但易水歌傳,子山賦在,青史名留。吾曹鏡中看取,且狂歌載酒古揚州。休把霜髯老眼,等閑清淚空流。
騎馬歸來景色迷,蕭條門巷氣凄凄。書聲此夜人何處,酒醒三更鳥正啼。久寫奇方思服食,市來仙藥尚封題。年年欲作長生計,豈料途窮日又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