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不成寐望月有感
蕉窗寂靜已更深,銀蠟燒殘玉漏沉。
萬縷清愁傳夜柝,半床幽夢碎秋砧。
聲聞寒鶴作長嘯,目送飛鴻動遠吟。
睡起懷人清不寐,一簾明月照羅衾。
蕉窗寂靜已更深,銀蠟燒殘玉漏沉。
萬縷清愁傳夜柝,半床幽夢碎秋砧。
聲聞寒鶴作長嘯,目送飛鴻動遠吟。
睡起懷人清不寐,一簾明月照羅衾。
芭蕉葉掩映的窗前寂靜無聲,夜色已深;銀燭燃盡,玉漏的水聲漸沉。千萬縷清冷的愁緒隨夜間打更聲傳來,半床幽夢被秋夜搗衣聲擊碎。聽到寒鶴發出悠長的嘯鳴,望著飛鴻遠去引發深長的嘆息。起身懷念遠方之人,清夜難以入眠,滿簾明月映照在絲被上。
蕉窗:芭蕉葉遮蔽的窗戶,常指清幽環境。
玉漏:古代計時漏壺的美稱,以玉飾之,故稱。
夜柝(tuò):夜間打更用的木梆,此處指打更聲。
秋砧(zhēn):秋日搗衣聲,古代搗衣多為制寒衣寄遠,常寓思念。
寒鶴:寒夜中的鶴,象征孤寂。
飛鴻:飛行的大雁,常喻遠游或傳遞思念。
羅衾(qīn):絲質被子,代指寢具。
此詩當創作于秋夜,詩人因思念遠方親友,輾轉難眠,望明月而感懷,借秋夜景物與聲響,抒內心孤寂與思念之緒。
全詩以秋夜為背景,通過多組意象與視聽結合的描寫,刻畫深夜難眠的狀態,最終以明月照羅衾收束,含蓄傳遞深切思念。語言凝練,意境幽遠,情感真摯動人。
岑寂東園可散愁,膠膠擾擾夢神游。萬竿苦竹旌旗卷,一部鳴蛙鼓吹休。雨后月前天欲冷,身閒心遠地常幽。杜門謝客恐生謗,且作人間鵬鴳游。
喜乘驄馬去,窮訝雁書來。憶舊存蘿薜,將春施草萊。欲酬吳地縞,翻借隴頭梅。聞有西征賦,誰當句里才。
百疊裙裾染赩霞,仙人剪作此靈葩。光凝蝙蝠千年血,丹吐芙蓉萬點砂。奇樹舊分西海種,孤根元逐漢臣槎。珊瑚不敢言烽火,枝干何如朵朵花。
風雅不可復,亦乃世代然。君看黃初語,已減河梁篇。神思透溟涬,至寶辭雕鐫。黨欲剩著語,不如寂無言。
芳林帶馀潤,滿院綠陰生。為聽流鶯囀,彌深求友情。燒燈過午夜,把酒話生平。醉向歌兒道,毋輕唱渭城。
剩水殘山夢不成,十年遭際等飄萍。零香碎粉空成綺,舊淚新灰俱化冰。樓欲暮,酒微醒,傷高倦影太凄清。故園縱有春消息,知隔江南第幾程。
蔣氏傳家秉清白,住在金陵大江側。三徑風流松菊存,別有梅花春意繁。開軒正對花林下,襟抱沖和興瀟灑。香浮丹鼎雪融初,影轉琴床月明夜。自承徵詔戴朝冠,朝朝拜謁趨金鑾。故鄉迢遙隔煙水,十年夢繞梅花寒。閒暇從容詠清句,節操從知凜貞素。嗟余同是愛梅人,何時歸賞江南春。
喚起神龍百里來,中腸一夜九縈回。天心自為民心動,多謝諸賢舉賀杯。
長風吹海月,來向玉關明。及此登樓望,應多出塞情。陣云含暈缺,戰馬傍輪鳴。莫問刀頭事,長榆更遠征。
齋心日禮上清家,王母書傳萼綠華。欲拜下風稱弟子,鍊成勾漏舊丹砂。
閱月初更甲乙年,雙親相繼入重泉。慈烏夢里音容隔,杜宇聲中血淚連。直筆至今揮此挽,荒碑何處鎖寒煙。莫嗟榮養遲三釜,已見鑾章下九天。
乍認庭前青蘚合,深疑鑒里翠鈿稠。莫嫌生處波瀾小,免得漂然逐眾流。
朝出野田游,暮向林皋宿。策杖入蓬門,溪云猶在足。霞鳥背翔,皓月江心浴。樵釣共為徒,庶幾鄭子谷。
莫以君子交,斷絕小人歡。小人蓄疑毒,君子受其患。鮫蜃豈不雄,力能排丘山。所遇無完物,齒鍔如刀镮。大造為馀種,置之溟海間。神龍不羞宅,喣沫各相安。所以太丘長,廣道以自全。惻愴東京客,達者悲其賢。
湖平秋水碧,桂棹木蘭舟。一曲菱歌晚,驚飛欲下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