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陶靖節桃源詩后
寄奴談笑取秦燕
愚智皆知晉鼎遷
獨為桃源人作傳
固應不仕義熙年
寄奴談笑取秦燕
愚智皆知晉鼎遷
獨為桃源人作傳
固應不仕義熙年
劉裕輕松談笑間攻取了后秦和后燕,無論愚笨還是聰明的人都知道晉朝的政權已經轉移。只有陶淵明為桃花源中的人作傳,他本就應當不在義熙年間出仕。
寄奴:南朝宋武帝劉裕的小名,劉裕代晉建宋,為劉宋開國皇帝。
秦燕:指十六國時期的后秦(姚氏)和南燕(慕容氏),均為劉裕北伐所滅。
晉鼎遷:指晉朝政權轉移,即劉裕代晉自立。鼎,古代象征國家政權的重器。
桃源人作傳:指陶淵明創作《桃花源記》,描繪理想中的桃源世界。
義熙年:東晉安帝年號(405-418),劉裕在此期間掌握實權,后廢晉建宋。
此詩為作者閱讀陶淵明《桃花源記》后所作題跋。劉裕于東晉末期掌握實權,最終代晉建宋。陶淵明生活于晉宋易代之際,《桃花源記》約作于義熙年間,此時劉裕已掌控東晉朝政,作者借此探討陶創作與不仕新朝的關聯。
詩通過劉裕代晉的歷史背景,指出陶淵明作《桃花源記》是表達對現實的超脫與理想追求,故不仕義熙新朝。以史論詩,簡潔有力,揭示陶隱逸思想的時代根源,體現對其品格的深刻理解。
長亭無數,羈客將歸,故園換葉。乳鴨隨波,輕蘋滿渚時共唼。接眼春色何窮,更櫓聲伊軋。思憶前歡,未言心已愁怯。
欺鬢吳霜。恨星星、又還盈鑷。錦紋魚素,那堪重翻再閱。粉指香痕依舊,在繡裳鴛篋。多少相思,皺成眉上千疊。
山又水。行盡吳頭楚尾。
兄弟燈前家萬里。相看如夢寐。
君似成蹊桃李。入我草堂松桂。
莫厭歲寒無氣味。馀生今已矣。
長空淡碧,素魄凝輝,星斗寒相射。鳳樓鴛瓦。天風動,冉冉佩環高下。歌清韻雅。對好景、芳樽滿把。花霧濃,燈火熒煌,笑語烘蘭麝。
千斛明珠照夜。況人如圖畫,明艷容冶。繡巾香帕。歸來路,緩逐杏韉驕馬。笙歌散也。愁萬炬、絳蓮分謝。更樓殘,驚聽西樓,吹小梅初罷。
錦鱗繡羽。難傳愁態顰嫵。岸草際天,云影垂絮。人何許。謾并欄倚柱。
煙光暮。悵榆錢滿路。送春??酒。歡期幽會希遇。
彩簫鳳侶。回首分攜處。雙臉吹愁雨。無限語。再見時記否。
誰能留得年華住。韶華今在何處。萬林飛盡,但驚天篆,半空無數。
望消息、霜催雁過,佳人愁起云垂暮。就繡幕、紅爐去。金鴨時飄異香,柳腰人舞。
休道行且分飛,共樂還一歲,見景長是歡聚。大來芳意,既與名園,是花為主。
翠娥說、尊前笑語,來年管取人如故。向寂寞,中先喜,俄頃飛瓊,化成寰宇。
暮色聞津鼓。煙波碧、數行征雁時度。輕榔聚網,長歌和楫,水村漁戶。
行人又落天涯,但悵望、高陽伴侶。記舊日、酒卸宮袍,馬酬少妾詞賦。
如今鬢影蕭然,相逢似雪,徒話愁苦。芳塵暗陌。殘花遍野,歲華空去。
垂陽翠拂門徑,尚夢想、當時住處。縱早歸、綠漸成陰,青娥在否。
晚煙直。池沼波痕皺碧。年芳為、花態柳情,采粉揉藍釀春色。繁華記上國。曾識。傾城幼客。風流是、聯句送鉤,箋綠綃紅遞書尺。
行云去無跡。念暖響歌臺,香霧瑤席。當時誰信盟言食。知一歲離聚,幾多間阻,人生如夢寄堠驛。況分散南北。
悲惻。萬愁積。奈鸞鳳歡疏,魚雁音寂。天涯何處相思極。但目斷芳草,恨隨塞笛。那堪庭院,更聽得,夜雨滴。
照人明艷,肌雪消繁燠。嬌云慢垂柔領,紺發濃于沐。微暈紅潮一線,拂拂桃腮熟。群芳難逐。天香國艷,試比春蘭共秋菊。
當時相見恨晚,彼此縈心目。別后空憶仙姿,路隔吹簫玉。何處欄干十二,縹緲陽臺曲。佳期重卜。都將離恨,拼與尊前細留囑。
山色澄秋,水光融日,浮萍飄碎還圓。數行征雁,分破白鷗煙,高下回塘暗谷,寫幽思、終日濺濺。閑凝望,殘霞暝靄,何處一漁船。
江南,思舊隱,筠軒野徑,茅舍疏椽。慣攜壺花下,敧帽風前。想像淵明舊節,琴中趣、何必疏弦。歸歟計,不將五斗,輸與北窗眠。
花驄縱策,制淚掩斜扉。玉爐細裊,鴛被半閑,蕭瑟羅幃。銀漏聲,那更雜、疏疏雨里,此時懷抱誰知。
恨凄其。西窗自剪寒花,沈吟暗數歸期。
最愛深情密意,無限當年,往復詩辭。千萬紙。甚近日、人來字漸稀。
盡日、任梧桐自飛,翠階慵掃。閑云散縞。秋容瑩、暮天清窈。
斜陽到地,樓閣參差簾櫳悄。嫩袖舞涼飔,拂拂生林表。
蕩塵襟,寫名醥。攜手故國,勝事尋蹤,松篁幽徑窎。
曲沼瞰靜綠,蔭檐影、龜魚小。信倦跡、歸來好。
倩叮嚀、長安游子道。任鬢發霜侵,莫待菱花照。醉鄉深處老。
垂楊煙濕嫩葆。別嶼環清窈。紺影浮新漲,夷猶終日魚鳥,花妥庭下草。鳴蟬鬧。暗綠藏臺沼。野軒小。
敧眠斷夢,閑書風葉顛倒。詩懷酒思,悔費十年昏曉。投老紅塵倦再到。愁覺。悠然心寄天表。
碧紗窗外黃鸝語,聲聲似愁春晚。岸柳飄綿,庭花墮雪,惟有平蕪如剪。重門尚掩。看風動疏簾,浪鋪湘簟。暗想前歡,舊游心事寄詩卷。
鱗鴻音信未睹,夢魂尋訪后,關山又隔無限。客館愁思,天涯倦跡,幾許良宵展轉。閑情意遠。記密閣深閨,繡衾羅薦。睡起無人,料應眉黛斂。
正夕陽閑,秋光淡,鴛瓦參差華屋。高低簾幕迥,但風搖環佩,細聲頻觸。
瘦怯單衣,涼生兩袖,零亂庭梧窗竹。相思誰能會,是歸程客夢,路諳心熟。
況時節黃昏,閑門人靜,憑欄身獨。歡情何太速。歲華似、飛馬馳輕轂。
謾自嘆、河陽青鬢,苒苒如霜,把菱花、悵然凝目。老去疏狂減,思墮策、小坊幽曲。
趁游樂、繁華國。回首無緒,清淚紛于紅菽。話愁更堪剪燭。
生與真妃姓氏同。家隨西子苧蘿東。誰道玉肌寒起粟,酒能紅。
火齊燒空來上苑,冰漿凝露在西宮。不似荔枝生處遠,恨薰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