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賓旸令郎見示二首 其一
盛名從昔起寒微,
逆旅蕭條未必非。
政可夜樓觀月落,
不應曉枕嘆霜飛。
妙年振鬣思千里,
他日干霄會百圍。
通介隨時有中道,
稍容衰老擅漁磯。
盛名從昔起寒微,
逆旅蕭條未必非。
政可夜樓觀月落,
不應曉枕嘆霜飛。
妙年振鬣思千里,
他日干霄會百圍。
通介隨時有中道,
稍容衰老擅漁磯。
盛大的名聲歷來都從寒微中興起,旅舍蕭條未必就不是好事。正可以在夜間樓頭觀賞月亮落下,不應在清晨枕上嘆息白發如霜。年輕時候就該像駿馬揚鬃想要奔馳千里,將來必定能成長為高入云霄的參天大樹。通達與耿介要隨時勢保持中庸之道,不妨讓我這衰老之人獨占漁磯安享晚年。
次韻:和詩時按照原詩的韻腳及用韻次序。
逆旅:旅館,此指人生旅途。
振鬣(liè):馬揚起鬃毛,比喻奮發有為。
干霄:高入云霄。
百圍:形容樹干粗大,指棟梁之材。
通介:通達與耿介(正直)。
中道:中庸之道,不偏不倚。
漁磯:漁人垂釣的石灘,代指隱逸生活。
此詩為次韻酬答賓旸之子所作。南宋文人交游中,長輩常以和詩形式對后輩寄予期望。詩中結合自身閱歷,既肯定寒微中可成大名的普遍規律,又以過來人的視角引導年輕人把握進取與守中的平衡,反映了士大夫階層注重家風傳承的文化背景。
全詩圍繞'勉勵后輩'與'自明心志'展開,前半肯定寒微奮發的價值,中間激勵青年進取,結尾以'中道'點題,強調處世智慧。語言質樸而內涵深刻,是宋代酬贈詩中兼具文學性與教育意義的佳作。
卐字光斜對啟窗,文禽相倚晝眠雙。催將玉笛淪漪動,聲糯家班水磨腔。
江氛海霧暗前村,四望秋空一白云。忽有數峰云上出,好山何故總無根。
六國雄吞似建瓴,皂斿從此任嚴刑。南巡禹穴功雖刻,東度蓬萊術不靈。持璧先知祖龍死,載車難掩鮑魚腥。驪山草木同衰朽,萬古依然自六經。
矍哉陋兒笑儒寒,微祿資身已懶干。手種園中千樹橘,黃金顆顆露漙漙。
寒幾坐空堂,疏髯似積霜。老醫迷舊疾,朽藥誤新方。晚果紅低樹,秋苔綠遍墻。慚非蔣生徑,不敢望求羊。
憐君苦有軟腳疾,愧我貧無挑藥錢。此日尺書重問訊,何時杖策與周旋。湖鄉地濕黃梅雨,舍館窗含綠艾煙。猶喜東家人好事,銀瓶長送酒如泉。
密甃疏欞翠筱中,碧天遙掛二梧桐。何時自挾蒲團至,坐領階前萬葉風。
猛虎當路坐,游魚腳下過。不學子湖老,便打劉鐵磨。
西原秋欲暮,蘿月此同明。問俗馳周道,觀兵引漢旌。古寺斜通澗,睛山巧傍城。重陽逢馬上,慚負菊華榮。
山骨棱嶒誰與篆,日風雷雨若可辨。當時西狩曾獲麟,此際光影在青蘚。
甚矣天地閉,獨放一花鮮。未論色之潔,未論香之妍。只于冰雪中,誰占生意先。萬物心自服,敢問何能然。
云間千壑瀉漓川,日下孤帆出曉煙。萬里行蹤始安嶺,九秋晴望泬寥天。江山故作殊方色,道路今酬逐客緣。風洞星巖應可到,還家嬴取故人憐。
別館新成足宴游,珊珊環佩總名流。獨推南郭為高士,共識東陵是故侯。天上鶯花三月夢,人間風雨五更愁。行藏盡付浮云外,爛醉豐年稌黍秋。
匈奴聽鏑忘劬勞,外家未必亡飛髇。如何異類待同匹,丹鳳下與梟為巢。君不見大唐公主親嫁辱,終唐老鶻來相鈔。渡河歸來話涕泣,后人猶以昏為交。
我本幽棲士,強賡彈鋏歌。俾汝為馮驩,所喪亦已多。授書不耕穫,藜羹養天和。白圭有淑質,微玷尚可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