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岳市三首 其三
昔者監香火
今焉裂芰荷
祝融應冷笑
還肯再來么
昔者監香火
今焉裂芰荷
祝融應冷笑
還肯再來么
過去我曾管理神廟香火,如今卻要撕裂芰荷(離開神職)。祝融大神應該會冷笑吧,還肯再讓我來嗎?
監香火:管理寺廟或神祠的香火事務,代指與神職相關的事務。
裂芰荷:芰(jì),菱角;芰荷指菱葉與荷葉,此處或比喻脫離與神靈相關的身份或事務。
祝融:傳說中南方火神,后被奉為衡山之神,此處代指衡山神靈。
此詩為南宋詩人趙蕃《發岳市三首》組詩之一。岳市指衡山腳下的市鎮,詩人離開此地時,回顧往昔或曾與衡山神廟有過關聯(如管理香火),如今因故離開,故借與祝融神的'對話',表達對這段經歷的復雜心緒。
詩以今昔對比開篇,借祝融神的'冷笑'設問,含蓄傳遞離開時的不舍與自嘲。語言淺近而意趣盎然,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細節的敏銳捕捉與幽默表達。
上樓迎得春歸,暗黃著柳依依。弄野輕寒似水,錦床鴛被,夢回初日遲遲。
西風蕭蕭吹客衣,黃溪道上行人歸。一聲長笛起天外,白云滿山霜葉飛。
苦暑欲露頂,不謹見客恧。輕巾思緝騣,求工適良俶。沈慮揆之久,載難遜未熟。豈以庶帽儗,角屋系有幅。重謂高士飭,方作手三沐。引縷針肖梭,轉指往來續。一轉一成締,玲瓏萬目屬。勻勻布煙華,眇眇絢霧縠。工云費心思,微酒不能贖。積功月尚半,使我百鴟覆。著之若無巾,了了頂顱禿。塵漏風飔入,涼得敬亦足。珍收戒童奴,常畏爪沈觸。未效郭漫墊,敢就陶褻漉。傍詫長仙標,孤坐映修竹。
寂寂垂簾紋似水,簾底人憔悴。庭院悄成秋,折得黃花,花在西風里。詞壇千古真何事,莫慰當年意。小唱太銷魂,寫罷容華,擲筆愴然起。
桃花好是未全開,人世花開醉幾回?一片嬌隨歌扇去,滿園紅待使君來。尊罍有興皆清事,風雨明朝又綠苔。誰見朔兒千歲實,銜巾青鳥莫相猜。
郁郁齋畔松,謖謖松下風。儂如陶弘景,日坐松風中。
群陰剝盡,一陽來復。拄杖子隨鄉入俗,六六不成三十六。
松竹隱君子,別來安穩不。音書遲寄雁,風雨又驚秋。金井葉黃落,青燈人白頭。客懷難著語,誰共賦牢愁。
漢廷寥落滯雄文,燕市悲歌忽送君。調里寒光回夜雪,行邊真氣動秋云。巨源交態疑中散,山令才名視右軍。江閣梅花應好在,可能吟向鳳城聞。
庸庸襪線愧才疏,多口曾招禍有馀。去就已如巢幕燕,功名渾類上竿魚。昨非今是無多遠,覆雨翻云一任渠。萬事從今都撥置,荷鋤歸去理殘書。
門掩春壺安樂窩,紛紛俗事奈人何。須憑歡伯攻愁陣,自有桐孫伏鬼魔。遣興色絲何擺落,塵懷黃奶解消磨。拍闌一笑遙天碧,付與兒童學揣摩。
錦繡堆床已不宜,芬芳淑郁又成癡。心知此被無他巧,能與山翁換好詩。
久聞紅山秀,尋跡過江東。攀登千仞佳處,足底蕩蔥蘢。指點東南形勝,更看連山澤國,遠處矗群峰。眉宇含清興,襟抱攬長風。關山情,青春志,丈夫衷。雄心未合閑置,射鯨引長弓。怎忍禽音空好,徒慕龍門聲價,何日縱青驄?天地其悠遠,流水自匆匆。
雙丸飛躍,念旗亭畫壁,風流早易。手澤不教留劫火,負負徒呼已矣。白發余閑,青氈兀坐,追憶苦吟比。難謀棗栗,羞探阮囊無幾。最難情重元方,書鈔伯玉,擊節揮如意。況是高標懷老輩,不數角巾錦里。自愧趨庭,人歆捧杖,詩禮聞無異。從今展卷,永好敢忘投李。
屬鏤夜啼光屬地,將軍一出欃槍死。行塵不動人歸市,帶甲如云自天至。取君甲兵為君洗,分明袖有銀河水。手中遺下泥一丸,不封函谷封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