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郊祀前朝享太廟三十首 其十七 徽宗室用《承元》。御制。
于皇烈考,道化圣神。
堯聰舜孝,文恬武忻。
命子出震,遺駿上賓。
罔極之哀,有古莫倫。
于皇烈考,道化圣神。
堯聰舜孝,文恬武忻。
命子出震,遺駿上賓。
罔極之哀,有古莫倫。
偉大而顯赫的先父,道德教化神圣非凡。具備堯的聰慧、舜的孝德,文臣安適、武將歡悅。傳位給兒子繼承大統,卻如仙駕般離世而去。無窮無盡的哀痛,自古至今無人能比。
于皇:感嘆詞,表贊美。
烈考:對已故父親的尊稱,此處指宋徽宗。
道化:道德教化。
堯聰舜孝:以堯舜的聰慧與孝德比喻徽宗的美德。
文恬武忻:文臣安適,武將喜悅。
出震:《易·說卦》載“震,東方也”,代指繼承君位。
遺駿上賓:指帝王去世,“上賓”為婉辭。
罔極:無窮盡。
莫倫:沒有能相比的。
此為南宋高宗趙構在郊祀前祭祀太廟時,用于徽宗廟室的樂章(《承元》為樂章名)。創作背景與南宋初期恢復祭祀禮儀相關,旨在通過樂歌追頌徽宗的圣德,表達對先帝的追思,強化皇權傳承的合法性。
全詩為祭祀徽宗的樂章,通過贊頌其道德教化、治世功績及傳位之舉,結合喪親之痛的抒發,既彰顯徽宗的圣君形象,又體現皇家祭祀的莊重,是南宋初期禮儀文化與政治需求的體現。
日月馀光照海城,翩然林壑見蜚英。龐公素有遺安業,孺子初無近祿情。共許良心超族黨,旋聞高誼動公卿。承家自少能知節,居富于今善處盈。金散不移東老志,官閒何負北山盟。也知豺獺懷酬報,為竭涓埃答治平。宅里旌添華屋潤,冠裳榮耀素袍明。千倉萬鎰空如許,贏得人稱長者名。
木蘭為楫,文梓為船。青荷為蓋衣紅蓮,宮娃側坐揮繁弦。凄風裊裊飄素秋,飛花委葉承波流,霜露夜下不可留。
乞食何窮,為農已老,鴻鵠高飛千里。盈掬黃花,一尊淥酒,爛醉南山畫里。樂天知命,乘化逍遙,那論賢愚五子。自歸來,謝卻征書,恥作安劉園綺。憶前人、百甓宜勞,八州建節,身傍潯陽開士。細詠荊軻,長懷易水,此豈山林步履。典午遺墟,中原沉陸,歌哭心迷悲喜。托閑情,一賦非瑕,我有所思而已。
秀出城南號寶華,翠微深處衲僧家。百年臺殿歸煨燼,一徑蒼苔落晚花。
未見攀花宿,才聞隔葉歌。可憐毛羽細,莫怪語言多。匹馬春風路,輕舟夜月波。數聲來入耳,最奈客愁何。
青山環古剎,彷佛畫圖開。禪榻留云宿,僧齋喚鶴陪。聽泉忘久坐,刻竹記曾來。老衲渾無事,關門護綠苔。
行歷茶岡到藥園,卻從釣瀨入樵村。半衰半健意蕭散,不雨不晴天晏溫。薯蕷傍籬寒引蔓,菖蒲絡石瘦生根。參差燈火茆檐晚,童稚相呼正候門。被發行歌雪滿膺,夕陽顧影亂鬅鬙。乞漿得酒人情好,賣劍買牛農事興。社鼓賽秋聞坎坎,塔燈照夜望層層。歸來閑指烏藤說,個是人間耐久朋。
茜鏞紗輕,碧欞紙脆,不宜冬晚。為翻新樣,添換琉璃片片。任信風、吹過重翻,總疑遮煮一層絹。只書墻暖日,玲瓏透影,硯冰能泮。爛漫。供清玩。似云母畫屏,花濃目眩。燕寢凝香,最便消寒瓊宴。縱周遭、掩映如云,仍朗朗隔窗易辨。到春時、窗外桃開,好覷春人面。
文章落落昌黎老,風物蕭蕭李謫仙。二子本來為獨擅,使君才力已雙全。
君應怪我留連久,我欲與君辭別難。白頭徒侶漸稀少,明日恐君無此歡。
街西三寺無一存,慈仁獨以松留痕。雙松成三久代嬗,望古銷盡漁洋魂。山光滿鏡昔登閣,戒公息叟遺孤墩。顧閻龕火接涼翠,中有梵籟無塵喧。詎知轉眼便泡影,窯像指畫同泥洹。三松倔強天所赦,物外不動寧非尊?人間何世獨也正,后秀足可追金元。欲知未來視過去,詩成圖就吾何言!
五日糟糠妾別夫,百年心事可曾孤。黃金買嘆桑陰下,不記堂前有阿姑。
片石崚嶒一鑒中,古祠猶為昔賢封。人間白鶴何年到,海上青騾有路通。修禊薦蘋仍越俗,登壇揮翰已齊風。韋玄世業丹霄近,翹望關門氣郁蔥。
白蓮亭下柳垂絲,正是春波涮馬時。宮女隔花相倚看,如龍步驟出漣漪。
重修山下舊時溪,桃柳千株補種齊。寄語游人莫攀折,好留濃蔭罩長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