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舊 其二
江陵千樹橘,成都八百桑。
我來值凋喪,南山田已荒。
慷慨進言激,導君君未遑。
白日忽已中,夏綠殞其黃。
泉臺不相隨,大義凜若霜。
古言立孤難,赤手肩綱常。
江陵千樹橘,成都八百桑。
我來值凋喪,南山田已荒。
慷慨進言激,導君君未遑。
白日忽已中,夏綠殞其黃。
泉臺不相隨,大義凜若霜。
古言立孤難,赤手肩綱常。
江陵曾有千棵橘樹成林,成都也曾有八百株桑樹繁茂。我到來時卻正值衰敗之世,南山的田地已一片荒蕪。我曾慷慨激昂地進言勸諫,想要引導君主卻未被重視。白日匆匆已到正午,盛夏的綠葉也開始枯黃凋零。我不愿隨逝者共赴黃泉,堅守的大義如霜雪般嚴正。古語說扶持遺孤艱難,我空手也要扛起綱常倫理。
江陵:今湖北荊州一帶,自古以產橘聞名。
凋喪:衰敗,指時世動蕩、經濟蕭條。
未遑(huáng):無暇顧及,沒有空閑。
殞(yǔn):墜落、凋零。
泉臺:指陰間、墳墓。
赤手:空手,比喻沒有外力輔助。
綱常:三綱五常,封建倫理道德的核心準則。
此詩當創作于作者親歷社會動蕩之際。詩中“值凋喪”“田已荒”反映時世衰敗,“導君君未遑”暗示作者曾積極建言卻未被重視,結合“立孤”“肩綱常”等表述,推測可能作于朝代更迭或家族危難時期,作者以詩明志,表達力挽頹局、堅守倫理的決心。
全詩通過今昔對比,由景及情,先寫昔日繁榮與今日荒蕪的落差,再述進言無果的遺憾,最終以“赤手肩綱常”收束,凸顯士人在亂世中堅守大義的擔當。語言質樸,情感沉郁,是一首兼具歷史感慨與精神力量的詠懷之作。
渺渺煙波一葉舟,西風落木五湖秋。 盟鷗鷺,傲王侯,管甚鱸魚不上鉤。
潮生潮落何時了?斷送行人老。消沉萬古意無窮,盡在長空澹澹鳥飛中。 海門幾點青山小,望極煙波渺。何當駕我以長風?便欲乘桴浮到日華東。
儂是江南游冶子,烏帽青鞋,行樂東風里。落盡楊花春滿地,萋萋芳草愁千里。 扶上蘭舟人欲醉,日暮青山,相映雙蛾翠。萬頃湖光歌扇底,一聲吹下相思淚。
儂住東吳震澤州,煙波日日釣魚舟。 山似翠,酒如油,醉眼看山百自由。
清溪一葉舟,芙蓉兩岸秋。采菱誰家女,歌聲起暮鷗。亂云愁,滿頭風雨,戴荷葉歸去休。
靜室焚香盤膝坐,長廊看畫散衣行。
淮源距襄陽,亭候逾十舍。 征鞍背繡幃,云雨虛四夜。 雙艷盡傾城,一姝偏擅價。 獨怒蕙心輕,誤許商人嫁。
春草凄以碧,春花無限紅。一江歸夢里,雙鬢客愁中。
近輩文章少,吾曹身世同。蓬山應可到,且莫去匆匆。
四十二人會,江亭修禊時。不期今握手,始得讀君詩。
仙骨自然好,古情良足悲。瓊樓最高處,試把鐵簫吹。
一生知己是梅花,魂夢相依萼綠華。 別有閑情逸韻在,水窗煙月影橫斜。
平生最薄封侯愿, 愿與梅花過一生。 唯有玉人心似鐵, 始終不負歲寒盟。
傷心闊別隔人天,已杳音容卅七年。一夜相逢清夢好,依然歡笑若生前。
皖水分襟十二年,瀟湘重聚晚春天。徒留四載刀環約,未遂三生鏡匣緣。
惜別惺惺情繾綣,關懷事事意纏綿。撫今思昔增悲哽,無限心傷聽杜鵑。
隴頭梅半吐。江南歲將暮。閑窗盡日將愁度。黃昏愁更苦。 歸期望斷,雙魚尺素。念嘶騎、今到何處。殘燈背壁三更鼓。斜風吹細雨。
牛郎織女,因緣不斷,結下生生世世。人言恩愛久長難,又不道、如今幾歲。 眼穿腸斷,一年今夜,且做不期而會。三杯酒罷閉云房,管上得、床兒仝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