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家口占以慰內子
崎嶇歷盡又歸來,半載愁顏一笑開。
室免漂風安梓舍,天留愛日永蘭陔。
立錐豈遂真無地,避債何妨再筑臺。
自有千秋卿識否?白云深處勝蓬萊。
崎嶇歷盡又歸來,半載愁顏一笑開。
室免漂風安梓舍,天留愛日永蘭陔。
立錐豈遂真無地,避債何妨再筑臺。
自有千秋卿識否?白云深處勝蓬萊。
歷經崎嶇艱辛終于回到家中,半年來的愁容此刻綻放笑顏。家中房屋未被狂風摧毀得以安居,上天留下溫暖日光讓家庭永享溫馨。哪會真的連立錐之地都沒有?即便避債也不妨再筑新臺。你可知道這其中自有長遠的意義?白云繚繞的家中勝過蓬萊仙境。
口占:即興作詩,隨口吟誦而成。
內子:古代對妻子的稱呼。
漂風:狂風,這里指可能摧毀房屋的大風。
梓舍:故鄉的房舍,梓樹常被視為故鄉的象征。
愛日:溫暖的日子,指家庭和睦、安寧的時光。
蘭陔(gāi):原指《詩經》中歌詠孝子事親的篇章,這里代指家庭。
立錐:形容極小的容身之地,典出《史記》。
避債臺:傳說周赧王因負債筑臺避債,后指暫時的困境。
蓬萊:傳說中海上的仙境,代指世俗追求的極樂之地。
此詩應為作者在外經歷半年艱辛(或漂泊、困境)后歸家所作。詩中“半載愁顏”“避債”等語,暗示作者可能遭遇生活波折;“到家”“慰內子”則表明創作時正值歸鄉之際,意在安撫妻子,傳遞對未來的信心與對家庭的珍視。
全詩圍繞“歸家慰妻”展開,前半寫歸鄉之喜與家宅安寧,后半以“立錐”“避債”自解,以“白云勝蓬萊”作結,既抒艱辛后的釋然,又展樂觀豁達的生活態度,體現了平凡生活中夫妻相攜的溫暖與智慧。
命駕故人遠,論心國士偏。水亭寒欲雨,村樹澹生煙。解榻因徐稚,留刀為呂虔。青山連建業,王氣酒杯前。
官閑發興清,水遠覺空明。玉局思無限,青蘋風自生。魚荷翻暮色,蟬樹帶秋聲。云黑斜陽外,遙知雨又晴。水檻涼秋好,風林初日明。屏間青嶂合,鏡里白云生。茶試旗槍色,蛙添鼓吹聲。瘦筇聊復倚,繞水步新晴。
散發行追□所涼,映花偏似錦溪堂。緇冠遂乞青霞境,綵筆曾登紫殿廊。石室幾年收野史,詩壇何地著清狂。欲知浩興還多少,試與辰江約短長。
云樹巖泉景盡奇,登臨深恨訪尋遲。長樓未得于何記,猶有君能雅和詩。
梧桐入戶凈琴張,玉軫輕移已葉商。一曲還應神女聽,無人知道楚明光。
白馬寺前冠蓋盛,送行賓友盡英豪。耿丞血染邊場草,留得聲名日月高。
殘月微微散曉星,窗風吹動畫幡鈴。衣中珠珞千條重,定后爐煙一縷青。鸚鵡教來持口戒,蓮華繡去裹心經。梵音唱徹聲清遠,臥閣何人夢不醒。
袈娑不掩傷時淚,每對中流發浩歌。衡岳聳對驚夏雨,湘江風起皺春波。增從八桂瞻文范,且喜三車蘊太和。酬答未能還奉約,山花爭發可相過。
郭外逃禪地,林中避暑杯。風多紅槿落,潮上綠荷開。賭墅東山望,題名漢殿才。郊原膏雨在,佳節過黃梅。
儒衣寬博與懷開,只此斑斕便老萊。自愛日長如歲在,不知氈冷有官來。奇觀具眼東溟是,閒夢何心北闕回。右手承歡須捧檄,何妨更舞左持杯。
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復落。人死一去何時歸。
開席來金馬,濡毫注玉蟾。蕭晨紆勝引,逸興角精嚴。淅淅風生座,依依日轉檐。曲中芳樹凈,天外綺云纖。老干偏宜石,奇姿不避炎。裳蕤黃競艷,?葉翠交尖。鰲闕高霞映,鹓池細雨沾。香通縹玉液,清奪水晶鹽。紉佩哀湘屈,餐英效晉潛。只今營斗粟,徒自擁帷襜。世事燈前劍,心期架上簽。牖開懷斧扆,隅泣軫閭閻。荊璞難為韞,吳刀未試铦。鯨魚終碧海,鸚鵡亦紅甜。抱拙蘄天遇,耽幽任俗嫌。空群憐逐驥,知己愿成鶼。霜吹俄欺袂,珠光漸近簾。相逢須適意,吾敢賦厭厭。
半世辛勤守黃卷,白頭容易過青春。枕前亦覺春晴否,試問東鄰晚起人。
除書重召入鹓班,一夕春風黃木灣。不羨荔枝消宦況,愛看楊柳傍溪攀。忙催舟子開青舫,笑聽人言買碧山。自是恩深閒未得,又隨阿扈鳳凰還。
菜市商場共比鄰,一枝聊足寄吾身。夢回忽憶椿萱遠,別后愈憐骨肉親。懷舊自吟聞笛賦,當今誰是補天人?春深卻怕登樓去,辜負年年柳色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