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河決題畫竹
瓠子尚未塞,
淇園已全伐。
圖中寫此數竿秋,
留向海天掃寒月。
瓠子尚未塞,
淇園已全伐。
圖中寫此數竿秋,
留向海天掃寒月。
瓠子口的黃河決口還未堵塞,淇園的竹子已被全部砍伐。畫中畫出這幾竿秋竹,留待在海天之間掃去寒月的清輝。
瓠子:即瓠子口,漢代黃河決口處,在今河南濮陽西南。
塞:堵塞,指堵塞黃河決口。
淇園:古代衛國竹園,在今河南淇縣西北,以產竹聞名,漢代曾伐竹用于堵河。
伐:砍伐。
數竿秋:指畫中幾竿秋竹。
掃寒月:形容竹枝在風中擺動,似要掃去寒月的清冷,暗含堅韌之意。
詩中提及的“瓠子”決口為漢代黃河重大水患事件(公元前132年決口,二十余年未堵),“淇園伐竹”源自漢代堵河時“下淇園之竹以為楗”的史實。作者聽聞河決災情,見畫中秋竹而作此詩,或借竹的意象關聯治河現實,暗含對民生與治河的關注。
全詩以河決未堵、竹盡園空的現實為引,轉以畫竹掃月收束,既反映對河患的關切,又借竹的堅韌傳遞精神力量。語言簡練,意象交融,是現實與藝術結合的小篇佳作。
我昔登南鎮,山陰一水東。禹功思玉帛,秦刻臥魚蟲。古有神仙宅,今傳王謝風。獨懷詞賦悔,白發老楊雄。
惆悵一年別,慇勤百里來。冰霜苦節在,宇宙壯懷開。白雪傳新卷,青春遞客杯。紛紛楓葉下,獨伴野人回。
托跡不辭巖谷深,異于蕭艾亦何心。清風披拂自多事,斜日淡云香滿林。
風帆朝別七星岡,路自羚羊向五羊。二水合為三水大,西江流比北江長。木棉樹樹如烽火,山雉飛飛過石梁。采得紫云東洞石,歸來書案有輝光。萬里江飛匹練過,小湘大路峽嵯峨。煙波疍女鳴榔少,風俗龍須織席多。翡翠墟邊叢水帶,芭蕉林外盡山螺。歸舟此度歡無極,采得青花自爛柯。
經月紅塵共小樓,西風吹夢繞湖流。文場兩地還趨走,客路他鄉有去留。壯日功名看輦路,老年心緒喜滄洲。北關門外一杯酒,潮水廟山灘上舟。
愧無長物祝華年,素手惟持一幅箋。白首共夸齊舉案,斑衣獨羨舞當筵。斟來壽酒心多歉,和到陽春句亦妍。他日芳騰蘭桂馥,上林花映錦袍鮮。
循良南海澤猶新。試政何期躡后塵。轉餉諸邊閒白羽,參藩三楚擁朱輪。披襟風起蘭臺上,露冕春回郢水濱。自笑陸沈空歲月,酬知惜別不堪陳。
石骨插天秀,煙花對人好。細草春復秋,壁立乾坤老。
今人游處古人游,萬古清溪只自流。溪月曾經照太白,太白不見令人愁。
夜堂風露清于水,驚心又逢秋令。蒲柳凋零,蛩螀怨抑,寫出無邊凄緊。蓮更漸永。喜書味重親,小窗燈影。寂歷松陰,滿庭涼思鶴初警。秋心無限感觸,倚雕欄靜對,明月孤炯。莽莽驚莎,蕭蕭落木,千里關河路迥。風霜送冷,最念取無衣,萬家凄哽。悄不成暝。暗催宵夢醒。
秋胡子。娶婦三日。會行仕宦。既享顯爵。保茲德音。以祿頤親。韞此黃金。睹一好婦。采桑路傍。遂下黃金。誘以逢卿。玉磨逾潔。蘭動彌馨。源流潔清。水無濁波。奈何秋胡。中道懷邪。美此節婦。高行巍峨。哀哉可憫。自投長河。
西溪溪水深不流,溪南更筑林堂幽。會心自有濠濮想,乘興不數山陰舟。一簾暮雨足吟眺,萬疊春山供臥游。主人方有蒼生寄,惟馀清夢狎輕鷗。
君自才高與世疏,我頑能使此溪愚。醫師久已肱三折,賦客枵然屋四隅。莫道十年同好惡,相過一笑間憂虞。胸中圭角今馀幾,詩膽由來已破觚。笑攜佳句又沖寒,政用消憂觴詠間。酒賤粗能留子醉,食貧未暇慘予顏。搜詩杜老方須藥,強項蕭生且抱關。舊約偶耕猶念否,霜林雪竹正斕斑。
嶄嶄巖石,蔚蔚松蘿。左枝右蔓,橫牽豎惹,滿地交羅。幾人遭絆倒,反怪葛藤多。阿呵呵,跳不出時爭柰何。
危哉鴻門會,沛公幾不還。輕裝入人軍,投身湯火間。兩雄不俱立,亞父見此權。項莊奮劍起,白刃何翩翩。伯身雖為蔽,事促不及旋。張良懾坐側,高祖變龍顏。賴得樊將軍,虎叱項王前。嗔目駭三軍,磨牙咀豚肩。空卮讓霸主,臨急吐奇言。威凌萬乘主,指顧回泰山。神龍困鼎鑊,非噲豈得全。狗屠登上將,功業信不原。健兒實可慕,腐儒安足嘆。